漏电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748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漏电报警装置;包括磁铁底座、电源、壳体;磁铁底座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部,在壳体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电路板和电源,在壳体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和警示装置,电源与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与磁铁底座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电路板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报警装置和警示装置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磁铁底座、电源、壳体、报警装置和警示装置的配合使用,实现对家用电器和生产移动类设备进行实时漏电检测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携带和安装方便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杜绝了电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人员触电的危险和生产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电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是一种漏电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生活中,家用电器、生产设备在工作时处于带电状态,尤其是生产类移动设备如电焊机、空压机、振动筛等,运行时间过长易发生漏电现象,而家用电器和这些生产类移动设备大多没有漏电保护装置,漏电时不易被人觉察,同时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且这些设备大部分是金属外壳,长期漏电会造成电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因漏电而没有跳闸,易发生人员触电伤亡的安全隐患,同时易发生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漏电报警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家用电器和生产类移动设备运行时间过长易发生漏电现象,不但会造成电资源的浪费,还会发生人员触电伤亡的安全隐患,同时易发生生产事故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漏电报警装置,包括磁铁底座、电源、壳体、报警装置和警示装置;磁铁底座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部,在壳体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电路板和电源,在壳体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和警示装置,电源与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与磁铁底座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电路板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报警装置和警示装置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在壳体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上述在壳体上设有开口,在壳体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指示灯,指示灯和电源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上述在壳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U形电源盒,电源安装在U形电源盒内。上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警示装置为警示灯。上述电源为干电池或纽扣电池;在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绝缘底座,电路板固定安装在绝缘底座上。上述在壳体上设置有检修口,在壳体的检修口上铰接有检修门。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磁铁底座、电源、壳体、报警装置和警示装置的配合使用,实现对家用电器和生产移动类设备进行实时漏电检测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携带和安装方便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杜绝了电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人员触电的危险和生产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磁铁底座,2为电源,3为壳体,4为报警装置,5为警示装置,6为电路板,7为导线,8为连接板,9为连接孔,10为指示灯,11为U形电源盒,12为绝缘底座,13为检修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该漏电报警装置4包括磁铁底座1、电源2、壳体3、报警装置4和警示装置5;磁铁底座1固定安装在壳体3的底部,在壳体3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电路板6和电源2,在壳体3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4和警示装置5,电源2与电路板6通过导线7连接在一起,电路板6的信号输入端与磁铁底座1通过导线7连接在一起,电路板6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报警装置4和警示装置5通过导线7连接在一起。报警装置4、警示装置5和电路板6均为现有公知公用,电路板6可为漏电检测电路板;通过磁铁底座1、电源2、壳体3、报警装置4和警示装置5的配合使用,实现对家用电器和生产移动类设备进行实时漏电检测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携带和安装方便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杜绝了电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人员触电的危险和生产事故的发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漏电报警装置4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在壳体3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在连接板8上设有连接孔9。这样,连接板8便于通过连接孔9固定安装在家用电器和这些生产类移动设备上。如附图1所示,在壳体3上设有开口,在壳体3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指示灯10,指示灯10和电源2通过导线7连接在一起。这样,指示灯10亮说明电源2有电。如附图1所示,在壳体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U形电源盒11,电源2安装在U形电源盒11内。这样,便于将电源2安装在U形电源盒11内。如附图1所示,报警装置4为蜂鸣器;警示装置5为警示灯。这样,当设备漏电时,警示灯亮同时蜂鸣器响,在漏电时第一时间告诉操作人员设备漏电。如附图1所示,电源2为干电池或纽扣电池;在壳体3内固定安装有绝缘底座12,电路板6固定安装在绝缘底座12上。这样,干电池或纽扣电池便于安装,同时本技术较省电。如附图1所示,在壳体3上设置有检修口,在壳体3的检修口上铰接有检修门13。这样,通过检修门13可更换电源2或维修。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工作时,将本技术通过磁铁底座1吸附在家用电器和生产类移动设备上,或将本技术通过连接板8上的检修门固定安装在家用电器和生产类移动设备上,当家用电器和生产类移动设备发生漏电时,电路板6就处于通路状态,警示灯亮同时蜂鸣器响,在漏电时第一时间告诉操作人员设备漏电,及时排查和维修,杜绝了因长期漏电而造成电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人员触电的危险和生产事故的发生。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铁底座、电源、壳体、报警装置和警示装置;磁铁底座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部,在壳体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电路板和电源,在壳体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和警示装置,电源与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与磁铁底座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电路板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报警装置和警示装置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铁底座、电源、壳体、报警装置和警示装置;磁铁底座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部,在壳体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电路板和电源,在壳体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和警示装置,电源与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与磁铁底座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电路板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报警装置和警示装置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有开口,在壳体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指示灯,指示灯和电源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U形电源盒,电源安装在U形电源盒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磊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红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