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36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包括底座和固定尺规,固定尺规通过使用螺钉与底座固定在一起,固定尺规内侧设置有多个台阶A,固定尺规外侧设置有多个台阶B,任意一个台阶A或台阶B的周侧面均可作为测量面。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对于同一种类的零部件具有相似形状的形状要素尺寸进行检测,大大方便了操作者检测工作的需要,有利于节省通规和止规制作材料费用,还通过设置多个活动尺规,进一步扩大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检测范围,另外,还通过设置支承台支承底座,方便了用户在检测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操作姿势和操作手法,为提升检测精度奠定了基础,并使被检测部分能够面朝操作者,方便操作者读取正确的测量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件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检测机械结构零件关键形状要素尺寸正确,则需要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检测,通规和止规是常勇的量具,在实际生产中大批量的产品若采取用游标卡尺,千分表等有刻度的计量量具对产品逐个测量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时间,通规和止规的概念即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通规,即孔径允许偏差的下限,若不能通过,则说明孔径小了,不合格;止规,即孔径允许偏差的上限,若止规能通过,说明孔径大了,也不合格,总之,通规过止规不过才为合格。然而,现有的通规和止规一般仅能对小型零部件进行检测,对大型零部件测量则很不方便,此外,一套通规和止规一般仅能针对一种部件上的一个形状要素进行测量,测量范围有限,检测工作结束后,通规和止规则随意丢弃,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包括底座和固定尺规,所述固定尺规通过使用螺钉与所述底座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尺规内侧设置有多个台阶A,所述固定尺规外侧设置有多个台阶B,任意一个台阶A或台阶B的周侧面均可作为测量面。所述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还包括多个活动尺规,每个活动尺规能够与至少一个台阶A或台阶B的周侧面相互套合,每个活动尺规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C,台阶C的周侧面可作为所述测量面。所述测量面是用于检测零件内孔或外径的通端面或止端面。所述活动尺规整体为圆环形状。所述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还包括支承台,支承台中心与所述底座中心通过定位销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承台中心与所述底座中心同轴度小于φ0.1mm。所述底座整体为圆盘形状。所述支承台整体为圆柱体形状。所述固定尺规整体为圆环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定尺规上设置多个台阶,能够对于同一种类的零部件具有相似形状的形状要素尺寸进行检测,大大方便了操作者检测工作的需要,提升了本技术的适用性,有利于节省通规和止规制作材料费用,还通过设置多个活动尺规,活动尺规上也设置有多个台阶,进一步扩大了本技术的检测范围,另外,还通过设置支承台支承底座,使底座能够相对于其中心轴线转动,方便了用户在检测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操作姿势和操作手法,为提升检测精度奠定了基础,并使被检测部分能够面朝操作者,方便操作者读取正确的测量结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固定尺规,3-活动尺规,4-支承台,5-定位销,21-台阶A,22-台阶B,31-台阶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包括底座1和固定尺规2,固定尺规2通过使用螺钉与底座1固定在一起,固定尺规2内侧设置有多个台阶A21,固定尺规2外侧设置有多个台阶B22,任意一个台阶A21或台阶B22的周侧面均可作为测量面。另外,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还包括多个活动尺规3,每个活动尺规3能够与至少一个台阶A21或台阶B22的周侧面相互套合,每个活动尺规3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C31,台阶C31的周侧面可作为测量面。进一步地,测量面是用于检测零件内孔或外径的通端面或止端面。活动尺规3整体为圆环形状。此外,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还包括支承台4,支承台4中心与底座1中心通过定位销5连接在一起。支承台4中心与底座1中心同轴度小于φ0.1mm。底座1整体为圆盘形状。支承台4整体为圆柱体形状。固定尺规2整体为圆环形状。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定尺规上设置多个台阶,能够对于同一种类的零部件具有相似形状的形状要素尺寸进行检测,大大方便了操作者检测工作的需要,提升了本技术的适用性,有利于节省通规和止规制作材料费用,还通过设置多个活动尺规,活动尺规上也设置有多个台阶,进一步扩大了本技术的检测范围,另外,还通过设置支承台支承底座,使底座能够相对于其中心轴线转动,方便了用户在检测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操作姿势和操作手法,为提升检测精度奠定了基础,并使被检测部分能够面朝操作者,方便操作者读取正确的测量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固定尺规(2),所述固定尺规(2)通过使用螺钉与所述底座(1)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尺规(2)内侧设置有多个台阶A(21),所述固定尺规(2)外侧设置有多个台阶B(22),任意一个台阶A(21)或台阶B(22)的周侧面均可作为测量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固定尺规(2),所述固定尺规(2)通过使用螺钉与所述底座(1)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尺规(2)内侧设置有多个台阶A(21),所述固定尺规(2)外侧设置有多个台阶B(22),任意一个台阶A(21)或台阶B(22)的周侧面均可作为测量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还包括多个活动尺规(3),每个活动尺规(3)能够与至少一个台阶A(21)或台阶B(22)的周侧面相互套合,每个活动尺规(3)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C(31),台阶C(31)的周侧面可作为所述测量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零件内孔或外径检测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面是用于检测零件内孔或外径的通端面或止端面。


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冬杨韬晏超超刘泽孟前王彪蔡怀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黎阳国际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