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31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支架、空气热源泵和控制面板,所述壳体支架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空气热源泵,所述壳体支架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控制面板,该空气热源泵实现了两组热源泵的单独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一组热源泵工作或者两组热源泵同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节约能源,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每组热源泵单独的控制,并且能够根据每日太阳角度不同,造成的温度不同,自动调整每组热源泵的太阳能面板的角度,更好的接收太阳光产生更充足的热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
,具体为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
技术介绍
空气热源泵热水器是由电动机驱动的,利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工作原理,以环境空气为热源制取热水的设备,主要零部件包括热侧换设备、热源侧换热设备及压缩机等。空气热源泵热水器利用空气中的热量作为低温热源,经过传统空调器中的冷凝器或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循环系统,提取或释放热能,利用机组循环系统将能量转移到建筑物内,满足用户对生活热水需求。但是,冬季空气热能低,热水加热时间过长,存在热量补充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具备根据温度自行调节加热效率的优点,解决了冬季日照时间短,热能不足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包括壳体支架、空气热源泵和控制面板,所述壳体支架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空气热源泵,所述壳体支架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控制面板;所述壳体支架包括侧面板、顶面板和通风罩,所述侧面板安装在所述壳体支架的侧面,所述顶面板安装在所述壳体支架的顶部,在顶面板的外表面上还安装有所述通风罩;所述空气热源泵包括两组热泵,为第一热泵和第二热泵,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分别连接第一热泵和第二热泵的侧面底部,所述出水管分别连接第一热泵和第二热泵的侧面顶部;所述第一热泵包括太阳能板、热交换室、转轴、轴承、转向器、输入轴、变速器、输出轴和连接盘,所述太阳能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热泵的外表面,并凸出于所述壳体支架的侧面,所述热交换室设置在所述太阳能板的背部,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室的外侧的上下表面,上侧转轴安装在顶部的轴承中,下部的转轴通过连接盘与变速器的输出轴连接,变速器通过输入轴与所述转向器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上有设置模块,可对进水流速、出水流速、热交换温度、热源泵角度、通风扇进行控制。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罩为圆柱形罩体,其侧面由薄铁皮围成,顶部安装有网格盖子,在通风罩内部安装有通风扇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泵和所述第二热泵的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包括进水主管、前进支管和后进支管,所述前进支管一端通过三通与进水主管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热泵侧面底部连接,所述后进支管一端通过弯管与进水主管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热泵侧面底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包括出水主管、前出支管和后出支管,所述前出支管一端通过三通与出水主管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热泵侧面顶部连接,所述后出支管一端通过弯管与出水主管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热泵侧面顶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板的数量为多个,沿纵向密接排列在所述第一热泵的外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泵可沿转轴向壳体支架侧面法线方向左右旋转30°。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热泵、第二热泵、进水管和出水管构成的空气热源泵实现了两组热源泵的单独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一组热源泵工作或者两组热源泵同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节约能源,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太阳能板、热交换室、转轴、轴承、转向器、输入轴、变速器、输出轴和连接盘构成的热泵实现了每组热源泵单独的控制,并且能够根据每日太阳角度不同,造成的温度不同,自动调整每组热源泵的太阳能面板的角度,更好的接收太阳光产生更充足的热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图中:1-壳体支架,101-侧面板,102-顶面板,103-通风罩,2-空气热源泵,201-第一热泵,2011-太阳能板,2012-热交换室,2013-转轴,2014-轴承,2015-转向器,2016-输入轴,2017-变速器,2018-输出轴,2019-连接盘,202-第二热泵,203-进水管,2031-进水主管,2032-前进支管,2033-后进支管,204-出水管,2041-出水主管,2042-前出支管,2043-后出支管,3-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包括壳体支架1、空气热源泵2和控制面板3,壳体支架1的内部安装有空气热源泵2,壳体支架1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3;壳体支架1包括侧面板101、顶面板102和通风罩103,侧面板101安装在壳体支架1的侧面,顶面板102安装在壳体支架1的顶部,在顶面板102的外表面上还安装有通风罩103;空气热源泵2包括两组热泵,为第一热泵201和第二热泵202,还包括进水管203和出水管204,进水管203分别连接第一热泵201和第二热泵202的侧面底部,出水管204分别连接第一热泵201和第二热泵202的侧面顶部;第一热泵201包括太阳能板2011、热交换室2012、转轴2013、轴承2014、转向器2015、输入轴2016、变速器2017、输出轴2018和连接盘2019,太阳能板2011安装在第一热泵201的外表面,并凸出于壳体支架1的侧面,热交换室2012设置在太阳能板2011的背部,转轴2013安装在热交换室2012的外侧的上下表面,上侧转轴2013安装在顶部的轴承2014中,下部的转轴2013通过连接盘2019与变速器2017的输出轴2018连接,变速器2017通过输入轴2016与转向器2015连接;控制面板3上有设置模块,可对进水流速、出水流速、热交换温度、热源泵角度、通风扇进行控制。通风罩103为圆柱形罩体,其侧面由薄铁皮围成,顶部安装有网格盖子,在通风罩103内部安装有通风扇叶。第一热泵201和第二热泵202的结构相同。进水管203包括进水主管2031、前进支管2032和后进支管2033,前进支管2032一端通过三通与进水主管203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热泵201侧面底部连接,后进支管2033一端通过弯管与进水主管203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热泵201侧面底部连接。出水管204包括出水主管2041、前出支管2042和后出支管2043,前出支管2042一端通过三通与出水主管204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热泵201侧面顶部连接,后出支管2043一端通过弯管与出水主管204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热泵201侧面顶部连接。太阳能板2011的数量为多个,沿纵向密接排列在第一热泵201的外表面。通过第一热泵201、第二热泵202、进水管203和出水管204构成的空气热源泵2实现了两组热源泵的单独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一组热源泵工作或者两组热源泵同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节约能源,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太阳能板2011、热交换室2012、转轴2013、轴承2014、转向器2015、输入轴2016、变速器2017、输出轴2018和连接盘2019构成的热泵实现了每组热源泵单独的控制,并且能够根据每日太阳角度不同,造成的温度不同,自动调整每组热源泵的太阳能面板2011的角度,更好的接收太阳光产生更充足的热能本技术中空气热源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包括壳体支架(1)、空气热源泵(2)和控制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支架(1)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空气热源泵(2),所述壳体支架(1)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控制面板(3);所述壳体支架(1)包括侧面板(101)、顶面板(102)和通风罩(103),所述侧面板(101)安装在所述壳体支架(1)的侧面,所述顶面板(102)安装在所述壳体支架(1)的顶部,在顶面板(102)的外表面上还安装有所述通风罩(103);所述空气热源泵(2)包括两组热泵,为第一热泵(201)和第二热泵(202),还包括进水管(203)和出水管(204),所述进水管(203)分别连接第一热泵(201)和第二热泵(202)的侧面底部,所述出水管(204)分别连接第一热泵(201)和第二热泵(202)的侧面顶部;所述第一热泵(201)包括太阳能板(2011)、热交换室(2012)、转轴(2013)、轴承(2014)、转向器(2015)、输入轴(2016)、变速器(2017)、输出轴(2018)和连接盘(2019),所述太阳能板(2011)安装在所述第一热泵(201)的外表面,并凸出于所述壳体支架(1)的侧面,所述热交换室(2012)设置在所述太阳能板(2011)的背部,所述转轴(2013)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室(2012)的外侧的上下表面,上侧转轴(2013)安装在顶部的轴承(2014)中,下部的转轴(2013)通过连接盘(2019)与变速器(2017)的输出轴(2018)连接,变速器(2017)通过输入轴(2016)与所述转向器(2015)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上有设置模块,可对进水流速、出水流速、热交换温度、热源泵角度、通风扇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温差变化的空气热源泵,包括壳体支架(1)、空气热源泵(2)和控制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支架(1)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空气热源泵(2),所述壳体支架(1)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控制面板(3);所述壳体支架(1)包括侧面板(101)、顶面板(102)和通风罩(103),所述侧面板(101)安装在所述壳体支架(1)的侧面,所述顶面板(102)安装在所述壳体支架(1)的顶部,在顶面板(102)的外表面上还安装有所述通风罩(103);所述空气热源泵(2)包括两组热泵,为第一热泵(201)和第二热泵(202),还包括进水管(203)和出水管(204),所述进水管(203)分别连接第一热泵(201)和第二热泵(202)的侧面底部,所述出水管(204)分别连接第一热泵(201)和第二热泵(202)的侧面顶部;所述第一热泵(201)包括太阳能板(2011)、热交换室(2012)、转轴(2013)、轴承(2014)、转向器(2015)、输入轴(2016)、变速器(2017)、输出轴(2018)和连接盘(2019),所述太阳能板(2011)安装在所述第一热泵(201)的外表面,并凸出于所述壳体支架(1)的侧面,所述热交换室(2012)设置在所述太阳能板(2011)的背部,所述转轴(2013)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室(2012)的外侧的上下表面,上侧转轴(2013)安装在顶部的轴承(2014)中,下部的转轴(2013)通过连接盘(2019)与变速器(2017)的输出轴(2018)连接,变速器(2017)通过输入轴(2016)与所述转向器(2015)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上有设置模块,可对进水流速、出水流速、热交换温度、热源泵角度、通风扇进行控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璐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物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