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式异型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17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缺口式异型密封圈,属于密封件领域。本缺口式异型密封圈,密封圈包括整体呈圆环形的本体,本体横截面整体轮廓呈圆形且内壁上开设有呈球形内凹的缺口,缺口整体为呈圆环状,密封圈还包括整体呈圆环形的顶封部,顶封部与本体之间具有连接部,依次从本体、连接部和顶封部的横截面来看,横截面先呈缩口形后呈扩口形。本缺口式异型密封圈密封性能强,适用于高强度密封环境,解决了现有密封圈无法适应于特殊密封环境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缺口式异型密封圈
本技术属于密封件领域,涉及缺口式异型密封圈。
技术介绍
密封圈是常见的一种密封件,用于密封,防止泄露,O型密封圈是较为常见的密封圈种类,其整体呈圆环形,并且横截面呈圆形,利用其变形实现密封。这是传统O型密封圈的作用原理。但在很多特殊密封环境下,传统的O型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已经略显不足,难以实现有效密封。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缺口式异型密封圈,本缺口式异型密封圈密封性能强,适用于高强度密封环境,解决了现有密封圈无法适应于特殊密封环境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缺口式异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整体呈圆环形的本体,所述本体横截面整体轮廓呈圆形且内壁上开设有呈球形内凹的缺口,所述缺口整体为呈圆环状,所述密封圈还包括整体呈圆环形的顶封部,所述顶封部与所述本体之间具有连接部,依次从所述本体、连接部和顶封部的横截面来看,横截面先呈缩口形后呈扩口形。本异型密封圈不同于传统的O型密封圈,其形状特殊,拥有本体、连接部和顶封部三处密封结构。首先,针对本体来说,是作为套设的主体,传统的O型密封圈内壁在实现密封作用前,弧形外凸内壁与被贴合物体贴合,但往往接触面积较小,是依靠O型密封圈被挤压后再实现贴合密封。对于本密封圈来说,弧形内凹内壁直接增加了后续的密封面积,当本体被挤压时,缺口内壁紧密贴合在被贴合物上,同时本体受压后,由于受力方向的改变,使缺口处能够更紧密的贴合在被贴合物上。连接部的作用是连接本体和顶封部,顶封部与本体一起实现密封作用,物体挤压在顶封部上,促使顶封部发生挤压变形,形成密封,此外,连接部除了连接作用外,也能够被物体挤压至变形形成密封,因此本密封圈通过三重密封结构设计,从内到外分别是本体、连接部和顶封部,充分有效地实现了高密封性能,且先缩口后扩口的结构能够使物体在连接部处形成分别向顶封部和本体的推动挤压力,进一步增强密封性能。上述的缺口式异型密封圈中,所述连接部为对称结构,且截面由一对弯弧一和一对弯弧二构成,所述弯弧一一端与所述本体为一体,所述弯弧一的另一端与所述弯弧二的一端为一体,所述弯弧二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封部为一体。即连接部截面每侧分别具有一根弯弧一和一根弯弧二,弯弧一实现本体向连接部的缩口结构,弯弧二实现连接部向顶封部的扩口结构。上述的缺口式异型密封圈中,所述本体、连接部和顶封部为一体结构。本密封圈一体成型。上述的缺口式异型密封圈中,所述本体、缺口、顶封部和连接部同轴对称。同轴对称结构使本密封圈在被挤压密封时受力一致,实现良好密封效果。上述的缺口式异型密封圈中,所述顶封部横截面整体呈圆形,且直径小于所述本体横截面的直径。上述的缺口式异型密封圈中,所述缺口的直径小于所述本体横截面的半径。这种结构保证了本体的面积,防止本体受挤压发生破裂。现有技术相比,本缺口式异型密封圈具有以下优点:1、本缺口式异型密封圈通过三重密封结构设计,从内到外分别是本体、连接部和顶封部,充分有效地实现了高密封性能,且先缩口后扩口的结构能够使物体在连接部处形成分别向顶封部和本体的推动挤压力,进一步增强密封性能。2、本缺口式异型密封圈中缺口的设计,直接增加了后续的密封面积,当本体被挤压时,缺口内壁紧密贴合在被贴合物上,同时本体受压后,由于受力方向的改变,使缺口处能够更紧密的贴合在被贴合物上。3、本缺口式异型密封圈通过同轴对称结构设计,使本密封圈在被挤压密封时受力一致,实现良好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缺口式异型密封圈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清单图中,1、本体;1a、缺口;2、顶封部;3、连接部;3a、弯弧一;3b、弯弧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缺口式异型密封圈,密封圈包括整体呈圆环形的本体1,本体1横截面整体轮廓呈圆形且内壁上开设有呈球形内凹的缺口1a,缺口1a整体为呈圆环状,密封圈还包括整体呈圆环形的顶封部2,顶封部2与本体1之间具有连接部3,依次从本体1、连接部3和顶封部2的横截面来看,横截面先呈缩口形后呈扩口形。本异型密封圈不同于传统的O型密封圈,其形状特殊,拥有本体1、连接部3和顶封部2三处密封结构。首先,针对本体1来说,是作为套设的主体,传统的O型密封圈内壁在实现密封作用前,弧形外凸内壁与被贴合物体贴合,但往往接触面积较小,是依靠O型密封圈被挤压后再实现贴合密封。对于本密封圈来说,弧形内凹内壁直接增加了后续的密封面积,当本体1被挤压时,缺口1a内壁紧密贴合在被贴合物上,同时本体1受压后,由于受力方向的改变,使缺口1a处能够更紧密的贴合在被贴合物上。连接部3的作用是连接本体1和顶封部2,顶封部2与本体1一起实现密封作用,物体挤压在顶封部2上,促使顶封部2发生挤压变形,形成密封,此外,连接部3除了连接作用外,也能够被物体挤压至变形形成密封,因此本密封圈通过三重密封结构设计,从内到外分别是本体1、连接部3和顶封部2,充分有效地实现了高密封性能,且先缩口后扩口的结构能够使物体在连接部3处形成分别向顶封部2和本体1的推动挤压力,进一步增强密封性能。具体来说,连接部3为对称结构,且截面由一对弯弧一3a和一对弯弧二3b构成,弯弧一3a一端与本体1为一体,弯弧一3a的另一端与弯弧二3b的一端为一体,弯弧二3b的另一端与顶封部2为一体。即连接部3截面每侧分别具有一根弯弧一3a和一根弯弧二3b,弯弧一3a实现本体1向连接部3的缩口结构,弯弧二3b实现连接部3向顶封部2的扩口结构。本体1、连接部3和顶封部2为一体结构。本密封圈一体成型。本体1、缺口1a、顶封部2和连接部3同轴对称。同轴对称结构使本密封圈在被挤压密封时受力一致,实现良好密封效果。顶封部2横截面整体呈圆形,且直径小于本体1横截面的直径。缺口1a的直径小于本体1横截面的半径。这种结构保证了本体1的面积,防止本体1受挤压发生破裂。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具体部件尺寸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缺口式异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整体呈圆环形的本体,所述本体横截面整体轮廓呈圆形且内壁上开设有呈球形内凹的缺口,所述缺口整体为呈圆环状,所述密封圈还包括整体呈圆环形的顶封部,所述顶封部与所述本体之间具有连接部,依次从所述本体、连接部和顶封部的横截面来看,横截面先呈缩口形后呈扩口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缺口式异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整体呈圆环形的本体,所述本体横截面整体轮廓呈圆形且内壁上开设有呈球形内凹的缺口,所述缺口整体为呈圆环状,所述密封圈还包括整体呈圆环形的顶封部,所述顶封部与所述本体之间具有连接部,依次从所述本体、连接部和顶封部的横截面来看,横截面先呈缩口形后呈扩口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口式异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对称结构,且截面由一对弯弧一和一对弯弧二构成,所述弯弧一一端与所述本体为一体,所述弯弧一的另一端与所述弯弧二的一端为一体,所述弯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应祥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顾德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