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换挡机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17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换挡机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子换挡机构设于车辆上。该机构包括壳体、旋转轴和传感器,旋转轴设于壳体中,并具有可自行旋转归位的初始挡位,以及分设于所述初始挡位两侧、并带有阻滞感的切换挡位。换挡按键紧固于旋转轴上,在外力拨动下,换挡按键可驱使旋转轴旋转于初始挡位和切换挡位之间;传感器,构成对旋转轴挡位切换动作的检测,并将检测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车辆的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子换挡机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子换挡机构形式,可满足驾驶人员不同的换挡操作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换挡机构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换挡机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自动挡的车辆普及率越来越高,电子换挡器被广泛应用于车辆控制中,通过对电子换挡器中换挡部件的不同挡位位置的检测,并将不同挡位的位置信号传输至车辆的控制单元,如燃油车辆的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TCU,或新能源车辆上的车身控制模块BCM和整车控制器VCU等。从而使车辆了解驾驶员的换挡意图,并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切换至驻车(P)挡位、倒车(R)挡位、空挡(N)挡位或者、前进(D)挡位等挡位运行状态。现有的电子换挡结构,大多采用拨杆、按键等形式,操作体验感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不同操作习惯和操作手感的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提供更多的电子换挡机构形式,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子换挡机构,以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子换挡机构形式,从而满足驾驶人员不同的换挡操作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换挡机构,设于车辆上,包括:壳体;旋转轴,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旋转轴具有可自行旋转归位的初始挡位,以及分设于所述初始挡位两侧、并带有阻滞感的切换挡位;换挡按键,紧固于所述旋转轴上,于外力拨动下,所述换挡按键可驱使所述旋转轴旋转于所述初始挡位和所述切换挡位之间;传感器,构成对所述旋转轴挡位切换动作的检测,并将检测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车辆的控制单元。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上基座,所述底座上构造有安装座,所述上基座上构造有上枢转销;所述旋转轴竖直插装于所述安装座上,并于所述旋转轴的顶部开设有上枢转孔所述上枢转销插装于所述上枢转孔内。进一步的,所述换挡按键呈板状,并于所述换挡按键外露于所述壳体的部分构造有便于人手拨动的拨动凹面。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设于所述壳体的中央,所述拨动凹面为以所述壳体的中心线呈对称布置的两个。进一步的,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构造有凸起,所述换挡按键固装于所述凸起上。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的下部构造有向着所述底座的侧壁延伸的摆动部,所述摆动部的端部插装有可弹性伸缩的伸缩杆;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斜面槽;因所述伸缩杆的弹性外伸,所述伸缩杆的外端可滑至所述斜面槽的底部,而可带动所述旋转轴自行归位至所述初始挡位。进一步的,于所述摆动部的端部开设有伸缩杆孔,所述伸缩杆插装于所述伸缩杆孔内;所述伸缩杆孔的底部和所述伸缩杆之间安装有伸缩弹簧。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孔的内壁和所述伸缩杆之间设有阻滞结构,所述阻滞结构与所述切换挡位相对应。进一步的,于所述斜面槽中开设有与所述切换挡位对应的停顿凹槽,所述停顿凹槽构成所述旋转轴在所述切换挡位上的阻滞感。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电子换挡机构,在壳体内设置可自由枢转的旋转轴,通过固装在旋转轴上的换挡按键来拨动旋转轴转动于各个不同的挡位之间,并利用传感器检测不同挡位的位置信号,以可获取驾驶人员的换挡意图;从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子换挡机构形式,采用按压拨动的操作形式切换挡位,并可自行归位、且具有在不同挡位上的阻滞感,可满足驾驶人员不同的换挡操作需求。(2)采用底座和上基座扣合组装的形式,便于旋转轴在壳体内的装配,在旋转轴的上下两端设置枢轴的轴销,为旋转轴在壳体内的自由枢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3)换挡按键采用板状结构,并在换挡按键的外露部分构造凹槽,在凹槽的侧壁上成型拨动凹面,可改善手指按压拨动的手感,从而提高操作舒适度。(4)设置两个对称的拨动凹面,可便于对旋转轴进行正反双向的转动操作,从而为旋转轴的不同挡位的设置提供便利的条件。(5)通过旋转轴外周面上的凸起固装换挡按键,实现换挡按键和旋转轴之间的固连,可使驱动连接稳定可靠,并便于两者之间的装配。(6)在底座的侧壁构造斜面槽,通过摆动部端部的伸缩杆与斜面槽的倾斜侧壁之间的抵压,可产生驱使伸缩杆的外端滑入斜面槽底部的力,从而很好地实现了旋转轴自动归位至初始挡位的功能,结构便于构造,且性能稳定。(7)采用伸缩弹簧实现伸缩杆在伸缩杆孔内的弹力伸缩,为伸缩杆的向外伸出提供了弹力,便于技术实现。通过在伸缩杆和伸缩杆孔之间设置阻滞结构的方式,可借助较少的阻滞结构数量,实现对旋转轴在正反两旋转方向上的不同挡位上的阻滞感。(8)在斜面槽中的斜面上开设停顿凹槽,使伸缩杆的端部在通过该槽是被阻滞停顿,同样可获得良好的阻滞感。(9)采用阻滞槽和阻滞柱相配合的形式,当阻滞柱的外端滑入阻滞槽时,旋转轴转动至对应的挡位,再行旋转离开该挡位时,旋转轴的外端需滑离阻滞槽,从而可产生阻滞感,提高了换挡的操作手感,且便于构造加工。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具有控制单元,该所述车辆采用有本技术所述的电子换挡机构,所述电子换挡机构的传感器可将所述旋转轴于各所述挡位位置上的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出的车辆具有上述电子换挡机构所具备的技术优势。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子换挡机构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换挡机构局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所示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所示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子换挡机构在各不同挡位之间的切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00-斜面槽,101-安装孔,102-装配部,103-下枢转销,2-上基座,201-卡装槽,202-上枢转销,3-盖板,4-功能按键;5-换挡按键,501-拨动凹面,502-紧固件,6-电路板,601-传感器,602-插接端子,7-旋转轴,701-上枢转孔,702-下枢转孔,703-摆动部,704-伸缩杆孔,705-第一阻滞槽,706-第二阻滞槽;8-伸缩杆,801-弹簧腔,802-伸缩弹簧,803-阻滞柱孔,804-阻滞柱,805-阻滞弹簧。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涉及到的左、右、上、下等方位名词,是为了描述方便而基于图示状态下的用语,不应理解为构成对本技术结构的限定;提到的第一、第二、第三等也均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控制单元是指燃油车辆的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TCU,或新能源车辆上的车身控制模块BCM和整车控制器VCU等。本技术的换挡机构可以使用到上述的各类车辆中。本实施例涉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换挡机构,设于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旋转轴(7),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旋转轴(7)具有可自行旋转归位的初始挡位,以及分设于所述初始挡位两侧、并带有阻滞感的切换挡位;/n换挡按键(5),紧固于所述旋转轴(7)上,于外力拨动下,所述换挡按键(5)可驱使所述旋转轴(7)旋转于所述初始挡位和所述切换挡位之间;/n传感器(601),构成对所述旋转轴(7)挡位切换动作的检测,并将检测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车辆的控制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换挡机构,设于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旋转轴(7),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旋转轴(7)具有可自行旋转归位的初始挡位,以及分设于所述初始挡位两侧、并带有阻滞感的切换挡位;
换挡按键(5),紧固于所述旋转轴(7)上,于外力拨动下,所述换挡按键(5)可驱使所述旋转轴(7)旋转于所述初始挡位和所述切换挡位之间;
传感器(601),构成对所述旋转轴(7)挡位切换动作的检测,并将检测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车辆的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和上基座(2),所述底座(1)上构造有安装座,所述上基座(2)上构造有上枢转销(202);所述旋转轴(7)竖直插装于所述安装座上,并于所述旋转轴(7)的顶部开设有上枢转孔(701)所述上枢转销(202)插装于所述上枢转孔(7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按键(5)呈板状,并于所述换挡按键(5)外露于所述壳体的部分构造有便于人手拨动的拨动凹面(5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7)设于所述壳体的中央,所述拨动凹面(501)为以所述壳体的中心线呈对称布置的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旋转轴(7)的外周面构造有凸起,所述换挡按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星邹兵刘争李玉超张慧波董海谢炳凯马家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瑞腾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