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96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放置座,放置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水箱,放置座的上表面位于水箱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板,水箱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水泵,水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水泵的输入端均固定设置有抽水管。该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通过设置支撑腿,在气缸的配合使用下,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对该喷淋降温装置进行支撑,万向轮的设置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水箱、进水管和出水管,水箱的水通过出水管和伸缩弹簧管输送至喷淋头,在喷淋头的喷洒下,便于达到了降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尘土,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喷淋设备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尘土,同时在喷淋的过程中降低了在施工作业的高温,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以,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进度。现有技术中的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在喷淋的过程中对喷淋头的高度进行调节,同时不便于对喷淋头的角度进行调节,在喷淋的过程中不便于进行移动以及无法保证喷淋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喷淋过程中的喷淋效率以及影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降尘降温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具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便于移动、方便工作人员在喷淋的过程中对喷洒头的高度以及喷淋角度进行调节以及保证了喷淋过程中稳定性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喷淋降尘降温装置使用效果一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在使用的过程中便于移动、方便工作人员在喷淋的过程中对喷洒头的高度以及喷淋角度进行调节以及保证了喷淋过程中稳定性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包括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水箱,所述放置座的上表面位于水箱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水箱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均固定设置有抽水管,两个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管,所述伸缩弹簧管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放置槽且固定设置有活动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的底部并延伸至放置槽的内部且与连接杆的一侧面固定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块,且固定块的顶端与伸缩弹簧管的下表面固定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伸缩弹簧管远离出水管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喷淋头,所述水箱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设置有位于放置槽内部的连接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放置座的底部位于万向轮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和螺纹杆,在支撑板的配合使用下,当需要对喷淋头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运动,进而带动支撑板在螺纹杆的表面进行运动,从而便于对伸缩弹簧管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喷淋头的高度调节,当需要对喷淋头的喷淋角度进行调节时,在第二驱动电机、轴承、连接杆和活动板的配合使用下,启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连接杆和活动板进行转动,进而对喷淋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喷淋头的喷淋角度的调节,进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喷淋作业,提高了喷淋效率和喷淋效果,从而便于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进行降尘。2、该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通过设置支撑腿,在气缸的配合使用下,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对该喷淋降温装置进行支撑,万向轮的设置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水箱、进水管和出水管,水箱的水通过出水管和伸缩弹簧管输送至喷淋头,在喷淋头的喷洒下,便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达到了降温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活动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腿结构示意图。图中:1、放置座;101、万向轮;102、气缸;103、支撑腿;2、水箱;21、水泵;22、抽水管;23、出水管;24、伸缩弹簧管;25、喷淋头;26、进水管;3、第一驱动电机;4、螺纹杆;5、支撑板;51、放置槽;52、轴承;6、连接座;61、第二驱动电机;62、连接杆;63、活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包括放置座1,所述放置座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水箱2,所述放置座1的上表面位于水箱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水箱2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水泵21,所述水泵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水泵21的输入端均固定设置有抽水管22,两个所述水泵21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出水管23,所述出水管23远离水泵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管24,所述伸缩弹簧管24设置在支撑板5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面开设有放置槽51,所述放置槽5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62,所述连接杆62的一端贯穿放置槽51且固定设置有活动板63。具体的,所述支撑板5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6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5的底部并延伸至放置槽51的内部且与连接杆62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所述放置槽51内壁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轴承52,所述轴承52的内圈固定设置有位于放置槽51内部的连接杆62,所述活动板63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块,且固定块的顶端与伸缩弹簧管24的下表面固定设置,两个所述伸缩弹簧管24远离出水管23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喷淋头25,所述水箱2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进水管26,且进水管26的表面设置有阀门。本实施方案中,要对建筑施工面进行降尘处理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第一驱动电机3带动螺纹杆4进行运动,进而带动支撑板5在螺纹杆4的表面进行运动,从而便于对伸缩弹簧管24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喷淋头25的高度调节,当需要对喷淋头25的喷淋角度进行调节时,在第二驱动电机61、轴承52、连接杆62和活动板63的配合使用下,启动第二驱动电机61,第二驱动电机61带动连接杆62和活动板63进行转动,进而对喷淋头25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喷淋头25的喷淋角度的调节,进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喷淋作业。具体的,所述放置座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101,所述放置座1的底部位于万向轮1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缸102,所述气缸102的输出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包括放置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水箱(2),所述放置座(1)的上表面位于水箱(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板(5);/n所述水箱(2)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水泵(21),所述水泵(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水泵(21)的输入端均固定设置有抽水管(22),两个所述水泵(21)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出水管(23),所述出水管(23)远离水泵(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管(24),所述伸缩弹簧管(24)设置在支撑板(5)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面开设有放置槽(51),所述放置槽(5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62),所述连接杆(62)的一端贯穿放置槽(51)且固定设置有活动板(6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包括放置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水箱(2),所述放置座(1)的上表面位于水箱(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板(5);
所述水箱(2)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水泵(21),所述水泵(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水泵(21)的输入端均固定设置有抽水管(22),两个所述水泵(21)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出水管(23),所述出水管(23)远离水泵(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管(24),所述伸缩弹簧管(24)设置在支撑板(5)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面开设有放置槽(51),所述放置槽(5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62),所述连接杆(62)的一端贯穿放置槽(51)且固定设置有活动板(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6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锡光刘玉梅丁桂花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能投缘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