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拓宽道路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948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拓宽道路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它包括预制悬挑横梁、内侧预制压重纵梁、外侧现浇纵梁、悬挑侧预制人行道板和底部枕梁;所述预制悬挑横梁搁置在所述底部枕梁或既有结构上;所述内侧预制压重纵梁搁置在所述预制悬挑横梁上;所述外侧现浇纵梁搭设在所述既有结构上、且与所述预制悬挑横梁连接;所述悬挑侧预制人行道板搁置在所述预制悬挑横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预制件重量轻,运输方便,现场安装简易,施工速度快,结构连接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拓宽道路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技术涉及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用于拓宽道路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具地说它是一种在无法利用地面但可以利用空间对城市道路新增人行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等拓宽路面的改造工程中应用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容易推广到更广泛使用的城市道路、公路、港口及园林升级改造等拓宽工程中。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大,城市空间日趋紧张,城市改扩建需求日益增大。由于对地面建筑物的保护、征地拆迁困难、行洪断面限制、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地形限制、施工困难等原因,城市道路、公路、港口及园林升级改造等拓宽工程存在诸多限制,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因此,现亟需开发一种拓宽道路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拓宽道路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大部分采用预制构件,并在现场进行连接,具有预制件重量轻(最大约30t),运输方便,现场安装简易,施工速度快,结构连接可靠等特点;解决了城市交通升级改造过程中由于行洪断面,土地利用空间等限制因素,河道或一些城市地面位置往往不允许设置构筑物,且无法提供足够的现场施工场地,采用通常的结构形式进行建设难以满足要求的难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拓宽道路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悬挑横梁、内侧预制压重纵梁、外侧现浇纵梁、悬挑侧预制人行道板和底部枕梁;所述预制悬挑横梁搁置在所述底部枕梁或既有结构上;所述内侧预制压重纵梁搁置在所述预制悬挑横梁上;所述外侧现浇纵梁搭设在所述既有结构上、且与所述预制悬挑横梁连接;所述悬挑侧预制人行道板搁置在所述预制悬挑横梁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侧预制压重纵梁、所述外侧现浇纵梁和所述预制悬挑横梁连接成框架体系。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制悬挑横梁有多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制悬挑横梁外侧设有外侧悬挑段;所述预制悬挑横梁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外侧悬挑段上端;所述第二凹槽布置在所述预制悬挑横梁内侧上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内凹面均呈倾斜设置;所述外侧现浇纵梁一侧端设置呈倾斜结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内凹面和所述外侧现浇纵梁一侧端的倾斜度相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侧预制压重纵梁搁置在相邻两个第二凹槽内;所述内侧预制压重纵梁有多段;多段所述内侧预制压重纵梁纵向通过第一湿接缝连接;有第一断缝设于相邻的二个所述内侧预制压重纵梁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侧现浇纵梁位于相邻二根所述两根预制悬挑横梁之间;所述外侧现浇纵梁有多段;多段所述外侧现浇纵梁与预制悬挑横梁连接;有第二断缝设于相邻的二个所述外侧现浇纵梁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悬挑侧预制人行道板两端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二个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悬挑侧预制人行道板有多根;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相邻二个所述悬挑侧预制人行道板之间通过第二湿接缝形成多跨一联体系;相邻两联所述多跨一联体系之间设有横向缝隙。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铺装层铺设在所述预制悬挑横梁和所述内侧预制压重纵梁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栏杆设置在第一凹槽两端。(1)本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预制悬挑结构,主要以预制悬挑横梁、纵梁为核心,并通过湿接缝连接成框架体系,底部设置枕梁以保证受力和变形的均匀,外侧设置预制人行道板作为行人通道;(2)本技术中的大部分构件采用预制形式,方便工厂标准化施工;(3)本技术中的预制件(为预制悬挑横梁)最大重量约30t,运输安装简单,对场地限制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方便的流程化操作可以减少施工周期,甚至可以分段安装,极大减少缩短施工时间;(4)本技术中的人行道板也可采用多跨一联以有效降低落梁风险;(5)本技术可沿道路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断缝,因此不受全段长度限制;本技术作为人行平台,方便人们眺望观景,本身也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本技术以解决现有问题(城市道路、公路、港口及园林升级改造等拓宽工程存在诸多限制)为出发点,提供一种外侧悬挑,内侧埋置于地面以下的预制结构方案,在充分利用河道、土地以上空间的同时较少占用现有的土地,具有施工场地占用少,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很好的应用于拓宽工程中,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我国近年也在大力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作为一种在工厂加工制作,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安装而成的结构,它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集中预制、现场装配、施工速度快、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等优点。随着预制装配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多,预制施工工艺、运输吊装方法、现场接缝处理工艺均比较成熟,也为本新型的创造提供了有利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平面布置图。图2为图1的T1处放大图。图3为图1的T2处放大图。图4为图1的T3处放大图图5为图1的E-E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预制悬挑横梁立面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预制悬挑横梁平面图。图8为本技术中的内侧预制压重纵梁侧面图。图9为本技术中的内侧预制压重纵梁立面图。图10为本技术中的内侧预制压重纵梁平面图。图11为本技术中的外侧现浇纵梁侧面图。图12为本技术中的外侧现浇纵梁立面图。图13为本技术中的外侧现浇纵梁平面图。图14为本技术中的底部枕梁立面图。图15为本技术中的底部枕梁平面图。图中1-预制悬挑横梁,1.1-外侧悬挑,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2-内侧预制压重纵梁,3-外侧现浇纵梁,4-悬挑侧预制人行道板,5-底部枕梁,6-铺装层,7-既有结构,8-栏杆,D1-第一断缝,D2-第二断缝,H1-第一湿接缝,H2-第二湿接缝,S-多跨一联体系,V-横向缝隙。D1为第一断缝、且为内侧预制压重纵梁之间断缝;D2为第二断缝、且为外侧现浇纵梁之间断缝;H1为第一湿接缝、且为内侧预制压重纵梁湿接缝;H2为第二湿接缝、且为悬挑侧预制人行道板湿接缝。图1中,A表示行车道侧;B表示人行道侧。图5中,A表示行车道侧;B表示人行道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一种用于拓宽道路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悬挑横梁1、内侧预制压重纵梁2、外侧现浇纵梁3、悬挑侧预制人行道板4和底部枕梁5;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搁置在所述底部枕梁5或挡墙等既有结构7上;所述内侧预制压重纵梁2作为压重结构搁置在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上、并通过湿接缝与所述预制悬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拓宽道路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悬挑横梁(1)、内侧预制压重纵梁(2)、外侧现浇纵梁(3)、悬挑侧预制人行道板(4)和底部枕梁(5);/n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搁置在所述底部枕梁(5)或既有结构(7)上;/n所述内侧预制压重纵梁(2)搁置在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上;/n所述外侧现浇纵梁(3)搭设在所述既有结构(7)上、且与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连接;/n所述悬挑侧预制人行道板(4)搁置在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拓宽道路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悬挑横梁(1)、内侧预制压重纵梁(2)、外侧现浇纵梁(3)、悬挑侧预制人行道板(4)和底部枕梁(5);
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搁置在所述底部枕梁(5)或既有结构(7)上;
所述内侧预制压重纵梁(2)搁置在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上;
所述外侧现浇纵梁(3)搭设在所述既有结构(7)上、且与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连接;
所述悬挑侧预制人行道板(4)搁置在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拓宽道路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预制压重纵梁(2)、所述外侧现浇纵梁(3)和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连接成框架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拓宽道路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有多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拓宽道路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外侧设有外侧悬挑段(1.1);
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上设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
所述第一凹槽(1.2)设置在所述外侧悬挑段(1.1)上端;
所述第二凹槽(1.3)布置在所述预制悬挑横梁(1)内侧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拓宽道路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的内凹面均呈倾斜设置;
所述外侧现浇纵梁(3)一侧端设置呈倾斜结构;
所述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的内凹面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飞龙闫海青尤岭周涛朱克兆赵胤儒尹祖超尹邦武张灿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