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饰生产用的布料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932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2
一种服饰生产用的布料染色装置,包括外壳、出料辊、导向轮、除毛结构、鼓风机、抽风管、染色结构、除水结构、固色剂水箱、烘干结构、收料辊、染料水箱、支撑柱、第一加热管、第一加热装置、第一支架、刮水板、滚轮支架、弹簧、第一转动轴、滚轮、吸水带、电机、第二转动轴、第一皮带轮、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三转动轴、扇叶、第二加热装置、第二加热管、加热腔体、第二支架和刀片;外壳内包含出料辊、染色结构、除水结构、固色剂水箱、烘干结构和收料辊;吸水带除去多余染料使得颜色更加均匀,固化剂水箱有利于颜色固定,不易褪色,第二加热管和加热腔体有利于固化剂凝固,使得在染色后快速烘干,颜色不会受时间而改变,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饰生产用的布料染色装置
本技术涉及布料染色
,尤其涉及一种服饰生产用的布料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服饰布料编制完成后,需要对布料记性整体染色的处理,传统的布料染色装置占地面积大,设计复杂,使用起来较为不便,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服装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制造企业就要针对性的生产,满足人们需求的商品,制造服装的布料一般要经过染色工艺和烘干工艺,目前,已经出现同时能够进行染色和烘干工艺的设备。现有的设备通过在染色装置内部上端加设烘干气体喷淋头,对布料表面进行烘干,从而加速制造工艺流程,但是现有的烘干喷头仅仅只能够对上端正对着喷淋头的布料进行烘干,烘干的效率较低,且现有的布料在染色时没有去除表面的灰尘线头等杂物,降低了染色质量,同时现有的染料在长时间放置后会沉淀,导致内部颜料不均匀,影响染色效果,现有的染色装置为了追求效率,布料大多直接通过浸染,不能够充分吸收染料,易掉色,降低了染色质量特别对小型成产场家很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服饰生产用的布料染色装置,本技术能够高效的对布料进行染色,能够一体化解决布料的除绒毛、染色、去水、固化、烘干等一系列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各步骤操作连贯使得布料颜色纯正不受时间影响褪色,提高了生产质量。(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服饰生产用的布料染色装置,包括外壳、支撑柱、第一加热装置、第一支架、滚轮支架、第一转动轴、滚轮、第一皮带轮、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三转动轴、第二加热装置、第二加热管、加热腔体、第二支架和刀片;外壳内包含出料辊、除毛结构、染色结构、除水结构、固色剂水箱、烘干结构和收料辊;出料辊旁设有导向轮;待染色布料从导向轮之间穿过;除毛结构与布料接触;外壳顶部设有鼓风机;鼓风机上设有抽风管;抽风管位于布料上方;外壳内设有固色剂水箱;染色结构内包含染料水箱;染料水箱底部设有第一加热管;第一加热管与第一加热装置连接;第一加热装置通过支撑柱与染料水箱连接;除水结构内包含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刮水板;刮水板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刮水板与吸水带接触;第一支架上设有滚轮支架;滚轮支架与第一支架滑动连接;滚轮支架上设有弹簧;弹簧与第一支架连接;滚轮支架上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上设有滚轮;滚轮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滚轮上设有吸水带;吸水带与布料接触;加热腔体内包含第二加热管,且加热腔体底部设有出风管;外壳顶部设有电机;电机上设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连接;外壳上设有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与外壳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上设有第二皮带轮;第三转动轴上设有扇叶;第三转动轴下方设有第二加热管;第二加热管与第二加热装置连接;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外壳顶部;除毛结构内包含第二支架和刀片;刀片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优选的,导向轮上设有防滑层。优选的,电机为伺服电机。优选的,加热腔体内壁设有隔热层。优选的,染料水箱设有防水层,染料水箱与第一加热管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圈。优选的,固色剂水箱设有防水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第一加热管能够保证染色水箱内染料的温度,有利于染料颜色鲜艳,染色度更高,吸水带除去多余染料使得颜色更加均匀,固化剂水箱有利于颜色固定,不易褪色,第二加热管和加热腔体有利于固化剂凝固,使得在染色后快速烘干,颜色不会受时间而改变,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服饰生产用的布料染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服饰生产用的布料染色装置中除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服饰生产用的布料染色装置中染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服饰生产用的布料染色装置中除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服饰生产用的布料染色装置中烘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壳;2、出料辊;3、导向轮;4、除毛结构;5、鼓风机;6、抽风管;7、染色结构;8、除水结构;9、固色剂水箱;10、烘干结构;11、收料辊;12、染料水箱;13、支撑柱;14、第一加热管;15、第一加热装置;16、第一支架;17、刮水板;18、滚轮支架;19、弹簧;20、第一转动轴;21、滚轮;22、吸水带;23、电机;24、第二转动轴;25、第一皮带轮;26、皮带;27、第二皮带轮;28、第三转动轴;29、扇叶;30、第二加热装置;31、第二加热管;32、加热腔体;33、第二支架;34、刀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服饰生产用的布料染色装置,包括外壳1、支撑柱13、第一加热装置15、第一支架16、滚轮支架18、第一转动轴20、滚轮21、第一皮带轮25、皮带26、第二皮带轮27、第三转动轴28、第二加热装置30、第二加热管31、加热腔体32、第二支架33和刀片34;外壳1内包含出料辊2、除毛结构4、染色结构7、除水结构8、固色剂水箱9、烘干结构10和收料辊11;出料辊2旁设有导向轮3;待染色布料从导向轮3之间穿过;除毛结构4与布料接触;外壳1顶部设有鼓风机5;鼓风机5上设有抽风管6;抽风管6位于布料上方;外壳1内设有固色剂水箱9;染色结构7内包含染料水箱12;染料水箱12底部设有第一加热管14;第一加热管14与第一加热装置15连接;第一加热装置15通过支撑柱13与染料水箱12连接;除水结构8内包含第一支架16;第一支架16上设有刮水板17;刮水板17与第一支架16转动连接;刮水板17与吸水带22接触;第一支架16上设有滚轮支架18;滚轮支架18与第一支架16滑动连接;滚轮支架18上设有弹簧19;弹簧19与第一支架16连接;滚轮支架18上设有第一转动轴20;第一转动轴20上设有滚轮21;滚轮21与第一转动轴20转动连接;滚轮21上设有吸水带22;吸水带22与布料接触;加热腔体32内包含第二加热管31,且加热腔体32底部设有出风管;外壳1顶部设有电机23;电机23上设有第二转动轴24;第二转动轴24上设有第一皮带轮25;第一皮带轮25通过皮带26与第二皮带轮27连接;外壳1上设有第三转动轴28;第三转动轴28与外壳1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28上设有第二皮带轮27;第三转动轴28上设有扇叶29;第三转动轴28下方设有第二加热管31;第二加热管31与第二加热装置30连接;第二加热装置30设置在外壳1顶部;除毛结构4内包含第二支架33和刀片34;刀片34与第二支架33转动连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轮3上设有防滑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饰生产用的布料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支撑柱(13)、第一加热装置(15)、第一支架(16)、滚轮支架(18)、第一转动轴(20)、滚轮(21)、第一皮带轮(25)、皮带(26)、第二皮带轮(27)、第三转动轴(28)、第二加热装置(30)、第二加热管(31)、加热腔体(32)、第二支架(33)和刀片(34);/n外壳(1)内包含出料辊(2)、除毛结构(4)、染色结构(7)、除水结构(8)、固色剂水箱(9)、烘干结构(10)和收料辊(11);出料辊(2)旁设有导向轮(3);待染色布料从导向轮(3)之间穿过;除毛结构(4)与布料接触;外壳(1)顶部设有鼓风机(5);鼓风机(5)上设有抽风管(6);抽风管(6)位于布料上方;外壳(1)内设有固色剂水箱(9);/n染色结构(7)内包含染料水箱(12);染料水箱(12)底部设有第一加热管(14);第一加热管(14)与第一加热装置(15)连接;第一加热装置(15)通过支撑柱(13)与染料水箱(12)连接;除水结构(8)内包含第一支架(16);第一支架(16)上设有刮水板(17);刮水板(17)与第一支架(16)转动连接;刮水板(17)与吸水带(22)接触;第一支架(16)上设有滚轮支架(18);滚轮支架(18)与第一支架(16)滑动连接;滚轮支架(18)上设有弹簧(19);弹簧(19)与第一支架(16)连接;滚轮支架(18)上设有第一转动轴(20);第一转动轴(20)上设有滚轮(21);滚轮(21)与第一转动轴(20)转动连接;滚轮(21)上设有吸水带(22);吸水带(22)与布料接触;/n加热腔体(32)内包含第二加热管(31),且加热腔体(32)底部设有出风管;外壳(1)顶部设有电机(23);电机(23)上设有第二转动轴(24);第二转动轴(24)上设有第一皮带轮(25);第一皮带轮(25)通过皮带(26)与第二皮带轮(27)连接;外壳(1)上设有第三转动轴(28);第三转动轴(28)与外壳(1)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28)上设有第二皮带轮(27);第三转动轴(28)上设有扇叶(29);第三转动轴(28)下方设有第二加热管(31);第二加热管(31)与第二加热装置(30)连接;第二加热装置(30)设置在外壳(1)顶部;除毛结构(4)内包含第二支架(33)和刀片(34);刀片(34)与第二支架(33)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饰生产用的布料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支撑柱(13)、第一加热装置(15)、第一支架(16)、滚轮支架(18)、第一转动轴(20)、滚轮(21)、第一皮带轮(25)、皮带(26)、第二皮带轮(27)、第三转动轴(28)、第二加热装置(30)、第二加热管(31)、加热腔体(32)、第二支架(33)和刀片(34);
外壳(1)内包含出料辊(2)、除毛结构(4)、染色结构(7)、除水结构(8)、固色剂水箱(9)、烘干结构(10)和收料辊(11);出料辊(2)旁设有导向轮(3);待染色布料从导向轮(3)之间穿过;除毛结构(4)与布料接触;外壳(1)顶部设有鼓风机(5);鼓风机(5)上设有抽风管(6);抽风管(6)位于布料上方;外壳(1)内设有固色剂水箱(9);
染色结构(7)内包含染料水箱(12);染料水箱(12)底部设有第一加热管(14);第一加热管(14)与第一加热装置(15)连接;第一加热装置(15)通过支撑柱(13)与染料水箱(12)连接;除水结构(8)内包含第一支架(16);第一支架(16)上设有刮水板(17);刮水板(17)与第一支架(16)转动连接;刮水板(17)与吸水带(22)接触;第一支架(16)上设有滚轮支架(18);滚轮支架(18)与第一支架(16)滑动连接;滚轮支架(18)上设有弹簧(19);弹簧(19)与第一支架(16)连接;滚轮支架(18)上设有第一转动轴(20);第一转动轴(20)上设有滚轮(21);滚轮(21)与第一转动轴(20)转动连接;滚轮(2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秀才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德开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