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装卸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90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2
一种退火炉装卸料架,每个横杆的端部与滑动筒焊接固定,每个横杆的端部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横杆卡槽;夹爪嵌入设置于每个横杆卡槽内,夹爪通过夹爪螺栓与横杆实现转动;固定杆与滑动筒呈纵向可滑动设置;第一挂钩与固定杆焊接固定;底盘与固定杆呈垂直固定设置;铰接片周向设置于固定杆的外壁;联动杆斜向设置于固定杆的侧壁,联动杆的底端嵌入铰接片内,每个联动杆的底端通过第一联动螺栓与底盘实现转动,联动杆的顶端嵌合于夹爪的中端侧壁,每个联动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联动螺栓与夹爪实现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粗厚,各部件之间具有较强的连接强度,运行稳定性强;装卸料架与退火材料吊装操作方便,过程迅速,装卸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炉装卸料架
本技术涉及装卸料设备
,特别是一种退火炉装卸料架。
技术介绍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降低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退火是一种对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现有的退火工艺,将退火材料装载进入退火炉中步骤采用,将退火材料由不锈钢钢丝绳捆并吊装位移进入退火炉中,吊装的不锈钢钢丝绳易损坏,且钢丝绳与退货材料的绑扎、吊装操作过程十分不便。现需要一种对退货材料进行快速吊装的装卸料架,可实现吊装过程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退火炉装卸料架,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退火炉装卸料架,包括滑动筒、横杆、夹爪、夹爪螺栓、固定杆、第一挂钩、底盘、铰接片、联动杆、第一联动螺栓和第二联动螺栓;所述横杆设置于所述滑动筒的顶端外壁,呈周向设置,每个所述横杆的端部与所述滑动筒焊接固定,每个所述横杆的端部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横杆卡槽;所述夹爪嵌入设置于每个所述横杆卡槽内,所述夹爪通过夹爪螺栓与所述横杆实现转动;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滑动筒的内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滑动筒呈纵向可滑动设置;所述第一挂钩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顶端,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固定杆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挂钩的中心设有第一挂孔;所述底盘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底端,所述底盘与所述固定杆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铰接片设置于所述底盘的顶面,所述铰接片周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外壁;所述联动杆斜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侧壁,所述联动杆的底端嵌入所述铰接片内,每个所述联动杆的底端通过第一联动螺栓与所述底盘实现转动,所述联动杆的顶端嵌合于所述夹爪的中端侧壁,每个所述联动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联动螺栓与所述夹爪实现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横杆呈“十”字型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的顶面设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钩呈倒“U”字型结构,所述第二挂钩的两侧底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杆斜向焊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筒的外壁设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呈圆环状结构,所述支撑盘与所述滑动筒焊接固定;所述支撑盘贴合设置于所述横杆的底侧。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夹爪的底端一侧呈凸起状结构,形成勾爪,所述勾爪与所述夹爪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勾爪的截面呈三角形结构;每个所述勾爪的顶面呈锯齿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挂孔呈腰型孔结构,呈纵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铰接片的数量为四组,每组所述铰接片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铰接片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杆的侧壁固定设置,每个所述铰接片的一侧与所述底盘的顶面垂直固定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杆包括上联动杆和下联动杆,所述上联动杆呈矩形柱状结构,所述下联动杆呈圆柱状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装卸料架结构,可代替采用不锈钢钢丝绳进行吊装的形式,本装卸料架的结构粗厚,各部件之间具有较强的连接强度,装卸料架结构具有较强的运行稳定性;通过装卸料架的自身连杆机构,夹爪的可进行自动张开与闭合,并将退火材料与多个夹爪结构进行直接悬挂后,可实现装卸料架与退火材料快速吊装,装卸退火材料的操作方便,过程迅速,装卸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滑动筒1、支撑盘1-1;横杆2、横杆卡槽2-1;夹爪3、勾爪3-1;夹爪螺栓4;固定杆5;第一挂钩6、第一挂孔6-1;底盘7;铰接片8;联动杆9、上联动杆9-1、下联动杆9-2;第一联动螺栓10;第二联动螺栓11;第二挂钩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螺母连接、铆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结合附图可见,一种退火炉装卸料架,包括滑动筒1、横杆2、夹爪3、夹爪螺栓4、固定杆5、第一挂钩6、底盘7、铰接片8、联动杆9、第一联动螺栓10和第二联动螺栓11;所述横杆2设置于所述滑动筒1的顶端外壁,呈周向设置,每个所述横杆2的端部与所述滑动筒1焊接固定,每个所述横杆2的端部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横杆卡槽2-1;所述夹爪3嵌入设置于每个所述横杆卡槽2-1内,所述夹爪3通过夹爪螺栓4与所述横杆2实现转动;所述固定杆5设置于所述滑动筒1的内部,所述固定杆5与所述滑动筒1呈纵向可滑动设置;所述第一挂钩6设置于所述固定杆5的顶端,所述第一挂钩6与所述固定杆5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挂钩6的中心设有第一挂孔6-1;所述底盘7设置于所述固定杆5的底端,所述底盘7与所述固定杆5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铰接片8设置于所述底盘7的顶面,所述铰接片8周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杆5的外壁;所述联动杆9斜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杆5的侧壁,所述联动杆9的底端嵌入所述铰接片8内,每个所述联动杆9的底端通过第一联动螺栓10与所述底盘7实现转动,所述联动杆9的顶端嵌合于所述夹爪3的中端侧壁,每个所述联动杆9的顶端通过第二联动螺栓11与所述夹爪3实现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横杆2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横杆2呈“十”字型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横杆2的顶面设有第二挂钩12,所述第二挂钩12呈倒“U”字型结构,所述第二挂钩12的两侧底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杆2斜向焊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筒1的外壁设有支撑盘1-1,所述支撑盘1-1呈圆环状结构,所述支撑盘1-1与所述滑动筒1焊接固定;所述支撑盘1-1贴合设置于所述横杆2的底侧。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夹爪3的底端一侧呈凸起状结构,形成勾爪3-1,所述勾爪3-1与所述夹爪3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勾爪3-1的截面呈三角形结构;每个所述勾爪3-1的顶面呈锯齿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挂孔6-1呈腰型孔结构,呈纵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铰接片8的数量为四组,每组所述铰接片8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铰接片8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杆5的侧壁固定设置,每个所述铰接片8的一侧与所述底盘7的顶面垂直固定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杆9包括上联动杆9-1和下联动杆9-2,所述上联动杆9-1呈矩形柱状结构,所述下联动杆9-2呈圆柱状结构。本技术的结构原理是:装卸料架处于周转状态;行车吊钩勾入第二挂钩内,将装卸料架进行整体起吊进行移动。装卸料架处于装载状态;行车吊钩勾入第一挂钩的第一卦孔内,将固定杆进行抬升,滑动筒和横杆由于重力作用,滑动筒在固定杆的侧壁进行竖直下落,并带动每个联动杆转动;夹爪的顶端通过夹爪螺栓与横杆的端部产生转动,夹爪的底端周向向外侧翘起,联动杆转动并对夹爪的中端进行支撑;将退火材料吊装于每个夹爪的勾爪处,四侧的夹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火炉装卸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筒(1)、横杆(2)、夹爪(3)、夹爪螺栓(4)、固定杆(5)、第一挂钩(6)、底盘(7)、铰接片(8)、联动杆(9)、第一联动螺栓(10)和第二联动螺栓(11);/n所述横杆(2)设置于所述滑动筒(1)的顶端外壁,呈周向设置,每个所述横杆(2)的端部与所述滑动筒(1)焊接固定,每个所述横杆(2)的端部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横杆卡槽(2-1);所述夹爪(3)嵌入设置于每个所述横杆卡槽(2-1)内,所述夹爪(3)通过夹爪螺栓(4)与所述横杆(2)实现转动;所述固定杆(5)设置于所述滑动筒(1)的内部,所述固定杆(5)与所述滑动筒(1)呈纵向可滑动设置;所述第一挂钩(6)设置于所述固定杆(5)的顶端,所述第一挂钩(6)与所述固定杆(5)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挂钩(6)的中心设有第一挂孔(6-1);所述底盘(7)设置于所述固定杆(5)的底端,所述底盘(7)与所述固定杆(5)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铰接片(8)设置于所述底盘(7)的顶面,所述铰接片(8)周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杆(5)的外壁;所述联动杆(9)斜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杆(5)的侧壁,所述联动杆(9)的底端嵌入所述铰接片(8)内,每个所述联动杆(9)的底端通过第一联动螺栓(10)与所述底盘(7)实现转动,所述联动杆(9)的顶端嵌合于所述夹爪(3)的中端侧壁,每个所述联动杆(9)的顶端通过第二联动螺栓(11)与所述夹爪(3)实现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装卸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筒(1)、横杆(2)、夹爪(3)、夹爪螺栓(4)、固定杆(5)、第一挂钩(6)、底盘(7)、铰接片(8)、联动杆(9)、第一联动螺栓(10)和第二联动螺栓(11);
所述横杆(2)设置于所述滑动筒(1)的顶端外壁,呈周向设置,每个所述横杆(2)的端部与所述滑动筒(1)焊接固定,每个所述横杆(2)的端部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横杆卡槽(2-1);所述夹爪(3)嵌入设置于每个所述横杆卡槽(2-1)内,所述夹爪(3)通过夹爪螺栓(4)与所述横杆(2)实现转动;所述固定杆(5)设置于所述滑动筒(1)的内部,所述固定杆(5)与所述滑动筒(1)呈纵向可滑动设置;所述第一挂钩(6)设置于所述固定杆(5)的顶端,所述第一挂钩(6)与所述固定杆(5)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挂钩(6)的中心设有第一挂孔(6-1);所述底盘(7)设置于所述固定杆(5)的底端,所述底盘(7)与所述固定杆(5)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铰接片(8)设置于所述底盘(7)的顶面,所述铰接片(8)周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杆(5)的外壁;所述联动杆(9)斜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杆(5)的侧壁,所述联动杆(9)的底端嵌入所述铰接片(8)内,每个所述联动杆(9)的底端通过第一联动螺栓(10)与所述底盘(7)实现转动,所述联动杆(9)的顶端嵌合于所述夹爪(3)的中端侧壁,每个所述联动杆(9)的顶端通过第二联动螺栓(11)与所述夹爪(3)实现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装卸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横杆(2)呈“十”字型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忠徐宇伟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标力紧固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