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落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775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落杯机,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落杯孔;多个分离件,每个所述分离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多个所述分离件以所述落杯孔中心为圆心分布在所述落杯孔的外围,每个所述分离件沿周向均设置有螺旋形凹槽;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且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每个所述分离件同步转动,使所述螺旋形凹槽分离叠设的纸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分布在落杯孔外围的分离件以及分离件上的螺旋形凹槽实现了纸杯的分离和掉落,达到自动落杯的目的,有利于机器人夹取纸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落杯机
本技术涉及落杯机领域,尤指一种自动落杯机。
技术介绍
纸杯在出厂时是堆叠在一起的,在一些咖啡店、奶茶店,机场公共场所等地方提供的纸杯都是通过手工将纸杯分开,不同的人交叉触碰纸杯后,可能污染纸杯。纸杯筒叠在一起,智能零售行业中的机器人也不能取出纸杯,导致智能自动化动作受到影响而无法进行。同时,现有的落杯机构在落杯时,纸杯从纸杯筒上分离后直接掉落,纸杯在分离时存在粘连,容易出现卡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落杯机,实现纸杯的自动分离,同时使得纸杯依次分离,且最先分离的纸杯最先掉落,可以使得纸杯顺利的从纸杯筒上掉落。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落杯机,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落杯孔;多个分离件,每个所述分离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多个所述分离件以所述落杯孔中心为圆心分布在所述落杯孔的外围,每个所述分离件沿周向均设置有螺旋形凹槽;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且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每个所述分离件同步转动,使所述螺旋形凹槽分离叠设的纸杯。本方案中,驱动组件驱动每个分离件同步转动,通过在每个分离件周向设置的螺旋形凹槽实现纸杯的分离,从而实现纸杯的自动掉落。同时,分离后的纸杯会在螺旋形凹槽中停留,以待掉落,因此,使得纸杯的掉落过程更加平稳,保证纸杯的顺利掉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螺旋形凹槽的圈数大于一。本方案中,出于让纸杯能够平稳掉落的考虑,将螺旋形凹槽的圈数设置为大于一,使得在出现纸杯掉落时,至少有一个纸杯预先从纸杯筒上分离进入螺旋形凹槽内,以便等待下一次的落杯,这样,能够减缓纸杯的掉落过程,确保纸杯的依次落杯。进一步优选地,每个所述分离件上均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呈以所述落杯孔中心为圆心的圆弧状,用于托住叠设的纸杯筒,且所述缺口的一端相交于所述螺旋形凹槽,所述分离件转动时,纸杯筒底部的纸杯从所述缺口进入所述螺旋形凹槽。本方案中,在分离件上设置缺口的目的是为了使缺口底部托住叠设的纸杯筒,当缺口随着分离件转动时,纸杯筒底部的纸杯开始从缺口进入螺旋形凹槽,并从纸杯筒上分离,实现纸杯的分离,同时确保了纸杯筒能够平稳地放在落杯孔内,为纸杯的分离掉落做准备。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主动齿轮、外齿圈和多个从动齿轮,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外齿圈啮合,每个所述从动齿轮均与所述外齿圈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分离件一一对应相连且带动所述分离件同步转动。本方案中,通过驱动件带动主动齿轮,再带动外齿圈,最终带动多个从动齿轮,使多个分离件同步转动,确保了多个分离件转动的同步性,以使分离件上的螺旋形凹槽顺利分离纸杯,从而实现落杯。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储杯筒,所述储杯筒设置在所述落杯孔内,所述储杯筒内放置有叠设的纸杯筒。本方案中,进一步优化了自动落杯机的储杯功能,可以在储杯筒内预先放置数量较多且叠设在一起的纸杯筒,方便自动落杯机在工作时有足够的纸杯以供使用者拿取,且能够在纸杯拿取较为频繁的场合,设置较长的储杯筒,以预先存放充足数量的纸杯,节省向自动落杯机添加纸杯的次数,方便使用者的使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下方设置有托杯件,所述托杯件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上设置有用于承接纸杯的托杯孔,所述托杯孔与所述落杯孔同轴布置。本方案中,托杯件上设置的托盘可以用于接住从分离件上掉落下来的纸杯,为了方便使用者拿取纸杯,托盘上设置的托杯孔可以有效接住纸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托杯孔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托杯体,用于夹持纸杯。本方案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取杯,在托杯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托杯体,利用托杯体可以形成对纸杯的夹持,同时减少使用者从托盘中取杯时所受到的阻力。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和第一红外线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下方,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本方案中,控制器可以用于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并控制驱动件启动,以控制自动落杯机的落杯,同时在安装座下方设置第一红外线传感器,当使用者的手部靠近第一红外线传感器时,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可自动控制驱动件启动,纸杯开始随着分离件的转动从螺旋形凹槽中移动并出现掉落,可以满足使用者的自动取杯的需求。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第二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二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托盘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托杯孔处的纸杯。本方案中,如上所述,托盘可以接住从分离件上掉落下来的纸杯,在托盘上设置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检测在托盘上是否存有未被取走的纸杯,如果纸杯已被取走,则触发控制器控制驱动件启动,从而实现自动落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分离件的数量为个,四个所述分离件沿所述外齿圈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外齿圈的外侧。本方案中,四个分离件均匀设置的结构有利于确保纸杯在分离的过程中平稳移动,不至于因为所受外力而出现变形损坏,甚至出现卡杯的情况。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多个分离件同步转动实现了纸杯的预分离和掉落,位于落杯孔内的纸杯由于分离件上设置的螺旋形凹槽,在进入螺旋形凹槽后,会从叠设的纸杯筒上分离沿着螺旋形凹槽移动,直至纸杯移动至螺旋形凹槽的开口端时向下掉落,同时,纸杯在从纸杯筒上分离后不至于立即从纸杯筒上掉落,而会沿着螺旋形凹槽移动一段时间,可以实现叠设在一起的纸杯依次进入分离件的螺旋形凹槽内,而最先进入螺旋形凹槽的纸杯则会最先掉落的效果,从而降低了自动落杯机出现卡杯的风险,确保了纸杯的顺利掉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落杯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驱动组件和分离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落杯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落杯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落杯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落杯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落杯机的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安装座,1a.落杯孔,2.外齿圈,3.主动齿轮,4.驱动件,5.从动齿轮,6.分离件,6a.螺旋形凹槽,6b.缺口,7.储杯筒,8.托杯件,9.托盘,9a.托杯孔,9b.托杯体,10.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1.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落杯机,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落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落杯孔;/n多个分离件,每个所述分离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多个所述分离件以所述落杯孔中心为圆心分布在所述落杯孔的外围,每个所述分离件沿周向均设置有螺旋形凹槽;/n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且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每个所述分离件同步转动,使所述螺旋形凹槽分离叠设的纸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落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落杯孔;
多个分离件,每个所述分离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多个所述分离件以所述落杯孔中心为圆心分布在所述落杯孔的外围,每个所述分离件沿周向均设置有螺旋形凹槽;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且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每个所述分离件同步转动,使所述螺旋形凹槽分离叠设的纸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落杯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形凹槽的圈数大于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落杯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分离件上均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呈以所述落杯孔中心为圆心的圆弧状,用于托住叠设的纸杯筒,且所述缺口的一端相交于所述螺旋形凹槽,所述分离件转动时,纸杯筒底部的纸杯从所述缺口进入所述螺旋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落杯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主动齿轮、外齿圈和多个从动齿轮,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外齿圈啮合,每个所述从动齿轮均与所述外齿圈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分离件一一对应相连且带动所述分离件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长城黄忠
申请(专利权)人:致籁上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