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绕线机的双工位切换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76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变压器绕线机的双工位切换上料机构,它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通过滑动支撑安装有滑移板,所述滑移板通过卡装结构与用于驱动其沿着滑轨滑动的往复动力装置相连,所述滑移板的顶部设置有等间距布置的用于放置变压器元件的装夹模具,在相邻的两个装夹模具之间设置有卸料工位。此上料机构能够用于小型变压器元件绕线过程中的自动上料,进而配合自动绕线机实现双工位切换的上料方式,大大的提高绕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绕线机的双工位切换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绕线机的双工位切换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在小型变压器元器件的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绕线操作,为了提高绕线效率,目前主要采用自动化绕线机进行绕线,自动绕线机目前通常采用双工位自动切换的操作方式,当一组元器件正在进行绕线时,另一组元器件在上料工位,等待上料,因此,需要给自动绕线机配备相应的自动上料机构来配合自动绕线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变压器绕线机的双工位切换上料机构,此上料机构能够用于小型变压器元件绕线过程中的自动上料,进而配合自动绕线机实现双工位切换的上料方式,大大的提高绕线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变压器绕线机的双工位切换上料机构,它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通过滑动支撑安装有滑移板,所述滑移板通过卡装结构与用于驱动其沿着滑轨滑动的往复动力装置相连,所述滑移板的顶部设置有等间距布置的用于放置变压器元件的装夹模具,在相邻的两个装夹模具之间设置有卸料工位。所述往复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固定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卡装结构相连,所述气缸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活塞杆行程的行程限位结构。所述行程限位结构包括安装在气缸外壳体上的第一磁性开关和第二磁性开关,所述第一磁性开关上连接有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磁性开关上连接有第二信号线。所述卡装结构包括固定在滑移板端头的U型卡座,所述U型卡座通过紧定螺栓固定在滑移板上,所述U型卡座与连接柱上的环形槽卡装配合,所述连接柱固定安装在往复动力装置的活塞杆末端。所述卸料工位的底部末端对接有下料斜坡。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上料机构,能够用于小型变压器元件绕线过程中的自动上料,进而配合自动绕线机实现双工位切换的上料方式,大大的提高绕线效率。2、通过上述的往复动力装置能够用于驱动滑移板往复运动,进而实现两个工位的自动切换。3、通过上述的行程限位结构能够用于控制活塞杆的行程,进而保证了每次切换过程中,元器件就刚好与绕线机上的机械爪相配合,进而实现元件的准确抓取。4、通过上述的卡装结构能够用于将往复动力装置和滑移板固定相连,进而保证了其连接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信号线1、第一磁性开关2、气缸3、气缸固定螺栓4、第二信号线5、第二磁性开关6、活塞杆7、连接柱8、环形槽9、紧定螺栓10、滑移板11、U型卡座12、底板13、下料斜坡14、装夹模具15、卸料工位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变压器绕线机的双工位切换上料机构,它包括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通过滑动支撑安装有滑移板11,所述滑移板11通过卡装结构与用于驱动其沿着滑轨滑动的往复动力装置相连,所述滑移板11的顶部设置有等间距布置的用于放置变压器元件的装夹模具15,在相邻的两个装夹模具15之间设置有卸料工位16。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上料机构,能够用于小型变压器元件绕线过程中的自动上料,进而配合自动绕线机实现双工位切换的上料方式,大大的提高绕线效率。在上料过程中,采用间隔上料的方式,待其中一组上料完成之后,通过往复动力装置驱动整个滑移板11滑动,进而切换到另一组,保证了整个绕线机的正常连续绕线作业。进一步的,所述往复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板13上的气缸3,所述气缸3通过气缸固定螺栓4固定在底板13上,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7与卡装结构相连,所述气缸3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活塞杆7行程的行程限位结构。通过上述的往复动力装置能够用于驱动滑移板11往复运动,进而实现两个工位的自动切换。工作过程中,通过气缸3驱动活塞杆7,通过活塞杆7带动卡装结构,最终通过卡装结构带动滑移板11滑动。进一步的,所述行程限位结构包括安装在气缸3外壳体上的第一磁性开关2和第二磁性开关6,所述第一磁性开关2上连接有第一信号线1,所述第二磁性开关6上连接有第二信号线5。通过上述的行程限位结构能够用于控制活塞杆7的行程,进而保证了每次切换过程中,元器件就刚好与绕线机上的机械爪相配合,进而实现元件的准确抓取。进一步的,所述卡装结构包括固定在滑移板11端头的U型卡座12,所述U型卡座12通过紧定螺栓10固定在滑移板11上,所述U型卡座12与连接柱8上的环形槽9卡装配合,所述连接柱8固定安装在往复动力装置的活塞杆7末端。通过上述的卡装结构能够用于将往复动力装置和滑移板11固定相连,进而保证了其连接的可靠性。安装过程中,只需要将连接柱8的环形槽9与U型卡座12相配合连接就可。进一步的,所述卸料工位16的底部末端对接有下料斜坡14。通过上述的下料斜坡14能够保证在下料之后落入到卸料工位16的已经绕好线的元器件能够自动下落。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首先,将需要绕线的变压器元件放置到滑移板11的顶部的装夹模具15上并呈间隔放置,待组元件装夹好之后,将整个上料机构推动进入到绕线机内部,然后,通过绕线机上的机械手夹取元器件,并对其进行绕线,此时整个上料机构将退出绕线机,并对下一组元器件进行上料,待其上料完成之后,重新将其进行上料,此时已经绕线完成的元器件将从卸料工位16进行自动卸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变压器绕线机的双工位切换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通过滑动支撑安装有滑移板(11),所述滑移板(11)通过卡装结构与用于驱动其沿着滑轨滑动的往复动力装置相连,所述滑移板(11)的顶部设置有等间距布置的用于放置变压器元件的装夹模具(15),在相邻的两个装夹模具(15)之间设置有卸料工位(16)。/n

【技术特征摘要】
1.变压器绕线机的双工位切换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通过滑动支撑安装有滑移板(11),所述滑移板(11)通过卡装结构与用于驱动其沿着滑轨滑动的往复动力装置相连,所述滑移板(11)的顶部设置有等间距布置的用于放置变压器元件的装夹模具(15),在相邻的两个装夹模具(15)之间设置有卸料工位(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器绕线机的双工位切换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板(13)上的气缸(3),所述气缸(3)通过气缸固定螺栓(4)固定在底板(13)上,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7)与卡装结构相连,所述气缸(3)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活塞杆(7)行程的行程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圣平
申请(专利权)人:亚元科技宜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