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485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合装置,公开了一种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混合仓、破碎仓和第二混合仓;所述第一混合仓包括第一进料通道、第二进料通道以及出料通道,所述第一进料通道、第二进料通道和所述出料通道的交接处设有第一混合器;所述破碎仓内设有破碎机构,所述出料通道与所述破碎仓连通,以使所述出料通道出来的原料进入所述破碎机构;所述第二混合仓内设有第二混合器,所述破碎仓与所述第二混合仓相连,以使经过所述破碎机构破碎的原料进入所述第二混合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能够使制备灰砂砖的原料充分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混合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灰砂砖,包括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灰砂空心砖。灰砂砖是以砂和石灰为主要原料,允许掺入颜料和外加剂,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经高压蒸气养护而成的砖。灰砂砖是一种技术成熟、性能优良又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它适用于多层混合结构建筑的承重墙体。在灰砂砖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先将各种原料混合。现有技术中大都通过搅拌混合,但是该种混合方法比较麻烦,且混合效果不好。而且使用的原料可能会由于吸水或者采用的砂的品种不同导致原料中出现大颗粒的固体,会影响原料的均匀混合以及制备出来的灰砂砖的质量,此时就需要额外采用破碎装置将其粉碎,增加了操作难度以及时间成本。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该混合装置能够使制备灰砂砖的原料充分混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混合仓、破碎仓和第二混合仓;所述第一混合仓包括第一进料通道、第二进料通道以及出料通道,所述第一进料通道、第二进料通道和所述出料通道的交接处设有第一混合器;所述破碎仓内设有破碎机构,所述出料通道与所述破碎仓相连,以使所述出料通道出来的原料进入所述破碎机构;所述第二混合仓内设有第二混合器,所述破碎仓与所述第二混合仓连通,以使经过所述破碎机构破碎的原料进入所述第二混合仓。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器包括第一混合器搅拌轴以及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器搅拌轴上的多个第一混合器搅拌叶,所述第一混合器搅拌轴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混合器搅拌轴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料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料通道上均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为从进口到出口口径逐渐变小的锥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破碎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第二滚轴分别与其对应的电机相连;所述第一滚轴上沿轴向设有多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滚轴上沿轴向设有多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交错设置,以能够通过相邻的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对原料的挤压破碎原料。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破碎仓的内壁上沿第一滚轴轴向方向设有多组第三凸起,各所述第三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或所述第二凸起交错设置,以能够通过相邻的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对原料的挤压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对原料的挤压破碎原料。优选地,所述第二混合器包括第二混合器搅拌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混合器搅拌轴上的多个第二混合器搅拌叶,所述第二混合器搅拌轴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混合器搅拌轴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混合器搅拌叶包括上螺旋搅拌叶、直搅拌叶和下螺旋搅拌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螺旋搅拌叶的外轮廓与所述混合器搅拌轴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由上到下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第二混合仓底部设有支撑柱。优选地,所述第二混合仓底部设有混合仓出料口,所述混合仓出料口连接有混合仓出料口盖。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通过设置在第一混合仓内的第一混合器以及设置在第二混合仓内的第二混合器对原料进行两次混合,能够使混合更为均匀。同时在第一混合仓和第二混合仓之间设置破碎仓,能够通过破碎仓内的破碎机构对原料进行粉碎,进一步促使原料的均匀混合。有关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混合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破碎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混合仓2破碎仓3第二混合仓4第一混合器5破碎机构6第二混合器7进料斗8第三凸起9第二驱动电机10支撑柱101第一进料通道102第二进料通道103出料通道301混合仓出料口302混合仓出料口盖401第一混合器搅拌轴402第一混合器搅拌叶501第一滚轴502第二滚轴503第一凸起504第二凸起601第二混合器搅拌轴602第二混合器搅拌叶602a上螺旋搅拌叶602b直搅拌叶602c下螺旋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部”和“底部”是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在正常使用时的相对位置关系。本技术的基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一种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混合仓1、破碎仓2和第二混合仓3;所述第一混合仓1包括第一进料通道101、第二进料通道102以及出料通道103,所述第一进料通道101、第二进料通道102和所述出料通道103的交接处设有第一混合器4;所述破碎仓2内设有破碎机构5,所述出料通道103与所述破碎仓2相连,以使所述出料通道103出来的原料进入所述破碎机构5;所述第二混合仓3内设有第二混合器6,所述破碎仓2与所述第二混合仓3连通,以使经过所述破碎机构5破碎的原料进入所述第二混合仓3。具体地,所述第一进料通道101、第二进料通道102和所述出料通道103连接形成Y型结构或者类Y型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混合器4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料通道101、第二进料通道102和所述出料通道103三者之间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混合器4和所述第一混合仓1内壁之间的间隙可以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其经验设计,以控制原料缓慢下滑的速度,既不会妨碍两侧通道内的原料的混合,也不会妨碍原料的下滑。所述第二混合仓3可以设置进水口,通过进水口向所述第二混合仓3注入水,能够制备出所述坯料。所述进水口处设有喷洒结构,可以使水和其他原料混合更为均匀。所述出料通道103可以设置在所述破碎机构5的正上方,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使从所述出料通道103滑出的原料能够顺利进入破碎机构5,比如:在所述出料通道103和所述破碎机构5处设置用于控制所述原料下落方向的管道或轨道。当然,优选地,所述出料通道103与所述破碎仓2的进料口相连,且设置在所述破碎机构5的正上方,这样设计可以简化混合装置的机构,节约制作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原料经过的路线,提高混合速率。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混合仓(1)、破碎仓(2)和第二混合仓(3);/n所述第一混合仓(1)包括第一进料通道(101)、第二进料通道(102)以及出料通道(103),所述第一进料通道(101)、第二进料通道(102)和所述出料通道(103)的交接处设有第一混合器(4);/n所述破碎仓(2)内设有破碎机构(5),所述出料通道(103)与所述破碎仓(2)相连,以使所述出料通道(103)出来的原料进入所述破碎机构(5);/n所述第二混合仓(3)内设有第二混合器(6),所述破碎仓(2)与所述第二混合仓(3)连通,以使经过所述破碎机构(5)破碎的原料进入所述第二混合仓(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混合仓(1)、破碎仓(2)和第二混合仓(3);
所述第一混合仓(1)包括第一进料通道(101)、第二进料通道(102)以及出料通道(103),所述第一进料通道(101)、第二进料通道(102)和所述出料通道(103)的交接处设有第一混合器(4);
所述破碎仓(2)内设有破碎机构(5),所述出料通道(103)与所述破碎仓(2)相连,以使所述出料通道(103)出来的原料进入所述破碎机构(5);
所述第二混合仓(3)内设有第二混合器(6),所述破碎仓(2)与所述第二混合仓(3)连通,以使经过所述破碎机构(5)破碎的原料进入所述第二混合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器(4)包括第一混合器搅拌轴(401)以及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器搅拌轴(401)上的多个第一混合器搅拌叶(402),所述第一混合器搅拌轴(401)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混合器搅拌轴(401)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101)和所述第二进料通道(102)上均连接有进料斗(7),所述进料斗(7)为从进口到出口口径逐渐变小的锥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砂砖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5)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滚轴(501)和第二滚轴(502),所述第一滚轴(501)和所述第二滚轴(502)分别与其对应的电机相连;
所述第一滚轴(501)上沿轴向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川尹蕊蒋锐李国旺翟祝贺陈胜强周祎王韩罗娜乔一龙兰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