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泥沙过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073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泥沙过滤池,包括:沉淀池,沉淀池上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设有过滤网,第一出水口设有排水闸门,第二出水口位于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且邻近进水口所在位置;水池,水池设在排水闸门的排水方向一侧,水池与第二出水口连通;泥沙池,泥沙池设在排水闸门的排水方向一侧且位于水池背向排水闸门的所在方向的一侧;过滤板,过滤板设在排水闸门的排水方向一侧,过滤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水池的上方,过滤板的至少又一部分朝向泥沙池所在方向延伸,过滤板能够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并将分离的泥沙引流至泥沙池。该污水泥沙过滤池具有泥沙分离效果好且不易堵塞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泥沙过滤池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泥沙过滤池。
技术介绍
在对污水进行处理前,通常需要对污水内的泥沙等各种杂质进行分离,目前大多技术方案通常采用过滤器统一过滤,经常容易造成过滤器堵塞,导致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都不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污水泥沙过滤池,该污水泥沙过滤池具有泥沙分离效果好且不易堵塞的优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污水泥沙过滤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上分别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间设有能够对所述污水进行一次过滤的过滤网,所述第一出水口设有排水闸门,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间且邻近所述进水口所在位置;水池,所述水池设在所述排水闸门的排水方向一侧,所述水池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泥沙池,所述泥沙池设在所述排水闸门的排水方向一侧且位于所述水池背向所述排水闸门的所在方向的一侧,所述泥沙池与所述水池间隔开分布;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在所述排水闸门的排水方向一侧,所述过滤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水池的上方,所述过滤板的至少又一部分朝向所述泥沙池所在方向延伸,所述过滤板能够对所述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并将分离的泥沙引流至所述泥沙池。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污水泥沙过滤池,本技术利用过滤网进行一次过滤,再利用过滤板将泥沙与水分离,泥沙分离后进入泥沙池,不会造成堵塞,进而提升了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沉淀池内设有至少一个冲水管,所述冲水管的出水口朝向所述沉淀池的池底。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出水口设有排水阀,所述排水阀的一端通向所述沉淀池内,所述排水阀的另一端通向所述水池内。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滤网的外周缘与所述沉淀池的内周缘相连。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泥沙池内设有至少一层加热网,所述加热网用以对泥沙表面的污水进行加热。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网的外周缘与所述泥沙池的内周缘相连。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污水泥沙过滤池还包括:倾斜板,所述倾斜板设于所述水池和所述泥沙池的上方且沿自所述水池所在位置向所述泥沙池所在位置所在方向向下倾斜延伸。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倾斜板的下端设有多个竖直布置的导水柱,且所述导水柱位于所述过滤板正上方。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沉淀池、所述水池和所述泥沙池的池底面均是倾斜平面。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滤板与所述沉淀池的池底面位于同一平面。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污水泥沙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污水泥沙过滤池100;沉淀池10,过滤网11,冲水管12,排水阀13,排水闸门14;水池20;泥沙池30,加热网31;过滤板40;导水柱50;倾斜板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污水泥沙过滤池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污水泥沙过滤池100,包括:沉淀池10,水池20,泥沙池30和过滤板40。具体而言,沉淀池10上分别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设有能够对污水进行一次过滤的过滤网11,第一出水口设有排水闸门14,第二出水口位于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且邻近进水口所在位置;水池设在排水闸门14的排水方向一侧,水池20与第二出水口连通;泥沙池30设在排水闸门14的排水方向一侧且位于水池背向排水闸门14的所在方向的一侧,泥沙池30与水池20间隔开分布;过滤板40设在排水闸门14的排水方向一侧,过滤板4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水池10的上方,过滤板40的至少又一部分朝向泥沙池30所在方向延伸,过滤板40能够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并将分离的泥沙引流至泥沙池30。换言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污水泥沙过滤池100主要由沉淀池10、水池20、泥沙池30和过滤板40组成,沉淀池10上方设有进水口,沉淀池10的池壁侧面开设有第二出水口,沉淀池10的池底右侧开设有第一出水口,沉淀池10池底最深处位于右侧,第一出水口上设置有排水闸门14,排水闸门14的出水方向一侧依次设置有水池20和泥沙池30,过滤板40左端与排水闸门14相连,右端与泥沙池30相连,中间部分设置在水池20上方,污水从排水闸门14流出,经过过滤板40过滤后进入水池20,污水中的泥沙则被引流至泥沙池30,完成二次过滤。由此,本技术利用过滤网11进行一次过滤,再利用过滤板40将泥沙与水分离,泥沙分离后进入泥沙池30,不会造成堵塞,进而提升了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沉淀池内设有至少一个冲水管12,冲水管12的出水口朝向沉淀池10的池底,分离完成后,利用冲水管12可将残留的泥沙冲刷干净,避免泥沙堆积,造成堵塞。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第二出水口设有排水阀13,排水阀13的一端通向沉淀池10内,排水阀13的另一端通向水池20内,通过排水阀13将沉淀池10内沉淀完成后上部分不含杂质的污水排入水池20内,一方面提高排水效率,另一方面减小水压,避免排水闸门14打开时水流过大,导致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泥沙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上分别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间设有能够对所述污水进行一次过滤的过滤网,所述第一出水口设有排水闸门,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间且邻近所述进水口所在位置;/n水池,所述水池设在所述排水闸门的排水方向一侧,所述水池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n泥沙池,所述泥沙池设在所述排水闸门的排水方向一侧且位于所述水池背向所述排水闸门的所在方向的一侧,所述泥沙池与所述水池间隔开分布;/n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在所述排水闸门的排水方向一侧,所述过滤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水池的上方,所述过滤板的至少又一部分朝向所述泥沙池所在方向延伸,所述过滤板能够对所述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并将分离的泥沙引流至所述泥沙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泥沙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上分别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间设有能够对所述污水进行一次过滤的过滤网,所述第一出水口设有排水闸门,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间且邻近所述进水口所在位置;
水池,所述水池设在所述排水闸门的排水方向一侧,所述水池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
泥沙池,所述泥沙池设在所述排水闸门的排水方向一侧且位于所述水池背向所述排水闸门的所在方向的一侧,所述泥沙池与所述水池间隔开分布;
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在所述排水闸门的排水方向一侧,所述过滤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水池的上方,所述过滤板的至少又一部分朝向所述泥沙池所在方向延伸,所述过滤板能够对所述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并将分离的泥沙引流至所述泥沙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泥沙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设有至少一个冲水管,所述冲水管的出水口朝向所述沉淀池的池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泥沙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口设有排水阀,所述排水阀的一端通向所述沉淀池内,所述排水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复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昕鼎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