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东阳专利>正文

一种按摩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94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垫,包括垫体;垫体内填充有多个气囊;任一气囊连接有充放气装置;垫体的上表面和抽气的气囊相互分离、以形成轨道腔;垫体内设有平行于垫体底面的曲线轨道和/或直线轨道;垫体内设有按摩装置;按摩装置连接有用以供按摩装置的按摩头上升至轨道腔内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滑动连接于曲线轨道和/或直线轨道;充放气装置连接有用以控制充放气装置在按摩头移动前抽气、在按摩头移动后充气的第一控制开关。该按摩垫既实现了根据按摩头的位置灵活调节轨道腔的位置,仅在按摩头所在位置处形成轨道腔;又实现了根据用户的按摩需求灵活调整按摩头的移动轨迹,从而兼顾支撑效果和按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垫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垫。
技术介绍
目前的按摩垫,例如按摩床垫、按摩坐垫等,为了满足按摩装置在垫体内的移动轨道,通常在垫体内设有可供按摩装置移动的空腔。按摩装置的移动轨迹的特性取决了空腔的特性,空腔越长、越复杂,则按摩装置的移动轨迹越长、越复杂,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按摩需求。然而,由于空腔无法对垫体的上表面进行有效支撑,用户在垫体设有空腔和不设空腔两种不同的位置处会产生明显的区别使用感,且垫体设有空腔的位置处支撑效果差,容易损坏。可见,目前市场上的按摩垫无法兼具提高按摩装置的特性和减少空腔对垫体的不利影响这两种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摩垫,兼具良好的支撑效果和按摩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按摩垫,包括用以供用户坐卧的垫体;所述垫体内填充有多个气囊;任一所述气囊连接有用以实现充气和放气的充放气装置;所述垫体的上表面和抽气的所述气囊相互分离、以形成轨道腔;所述垫体内设有平行于所述垫体底面的曲线轨道和/或直线轨道;所述垫体内设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连接有用以供所述按摩装置的按摩头上升至所述轨道腔内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曲线轨道和/或所述直线轨道;所述充放气装置连接有用以控制所述充放气装置在所述按摩头移动前抽气、在所述按摩头移动后充气的第一控制开关。优选地,所述垫体连接有至少一条设置于所述垫体的头部按摩区的所述曲线轨道和多条所述直线轨道;所述按摩装置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按摩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曲线轨道和所述直线轨道。优选地,所述曲线轨道为半环状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开口朝向所述垫体的躯干按摩区。优选地,所述直线轨道包括两条位于所述垫体的上肢按摩区的第二轨道和两条位于所述垫体的下肢按摩区的第三轨道。优选地,所述直线轨道还包括位于所述垫体的背部按摩区的第四轨道;所述第四轨道的轨迹覆盖所述背部按摩区。优选地,所述曲线轨道包括曲线状的轨道体和环绕所述轨道体设置的带轮机构;所述按摩装置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体;所述按摩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带轮机构连接;所述带轮机构连接有用以控制所述按摩装置沿所述轨道体往复滑动的带轮控制开关。优选地,所述带轮机构包括驱动轮、多个换向轮和环绕且张紧于所述驱动轮和全部所述换向轮的传动带;所述驱动轮连接有电机;所述驱动轮和全部所述换向轮均环绕于所述轨道体的内侧壁;所述按摩装置连接于所述传动带。优选地,所述按摩装置齿啮合于所述轨道体。优选地,所述垫体为柔性垫体;所述充放气装置连接有用以控制所述充放气装置向部分所述气囊抽放气以弯折所述柔性垫体的上表面的第二控制开关。优选地,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所述按摩头和折杆摆臂;所述折杆摆臂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铰接,且二者之间设有用以带动所述折杆摆臂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折杆摆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按摩头。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按摩垫包括内部填充有气囊的垫体和安装于垫体内的按摩装置。垫体内部的多个气囊连接有用以向气囊内部充气和放气的充放气装置,气囊在放气时与垫体的上表面相互分离并形成用以供按摩装置的按摩头滑动的轨道腔。垫体内部还设有平行于垫体底面的曲线轨道和/或直线轨道,按摩装置通过升降机构滑动连接于前述曲线轨道和/或直线轨道。换言之,升降机构与曲线轨道和/或直线轨道滑动连接,而按摩装置安装于升降机构,实现按摩装置相对于曲线轨道和/或直线轨道的滑动。该按摩垫启用按摩功能时,利用充放气装置对按摩头正上方的气囊放气,令前述气囊与垫体的上表面之间分离以产生间隙,该间隙为用以供按摩头滑动的轨道腔。这一过程中,升降机构向上升起按摩装置的按摩头,令按摩头进入前述轨道腔内,按摩装置相对于曲线轨道和/或直线轨道滑动时,按摩头在轨道腔内滑动,不与气囊发生位置干涉。在上述操作中,充放气装置向气囊抽气和充气这一过程伴随于按摩头上升及滑动这一过程。充放气装置连接有第一控制开关,第一控制开关控制充放气装置向按摩头的下一移动位置处的气囊抽气,令该气囊与垫体的上表面分离;第一控制开关控制充放气装置向按摩头的上一移动位置处的气囊充气,使该气囊恢复初始状态,从而维持气囊对垫体上表面的支撑效果。综上,本技术所提供的按摩垫,一方面通过气囊、充放气装置和第一控制开关实现了根据按摩头的位置变化灵活调节轨道腔的位置变化,实现仅按摩头所在位置处形成轨道腔;另一方面通过曲线轨道和/或直线轨道、按摩装置、升降机构实现了根据用户的按摩需求调整按摩头的移动轨迹。该按摩垫避免了起支撑作用的气囊和起按摩作用的按摩装置相互干涉和影响,丰富了按摩装置在垫体内的移动轨迹,具备良好的支撑效果和按摩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按摩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垫体、2-按摩装置、21-底座、22-底座引导轮、31-第一轨道、32-第二轨道、33-第三轨道、34-第四轨道、301-轨道体、302-驱动轮、303-换向轮、304-传动带、4-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按摩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按摩垫,包括用以供用户坐卧的垫体1、多个安装于垫体1内的气囊4以及安装于垫体1内的按摩装置2。垫体1用于供用户坐卧,例如应用于可供用户卧躺的床或者沙发,则设置为床垫或沙发垫;或者应用于可供用户静坐的座椅,则设置为坐垫。垫体1内安装有多个气囊4。任一气囊4连接有用于抽气和放气的充放气装置,换言之,充放气装置独立向不同的气囊4抽气和放气,互不影响。这一效果可通过对多个气囊4一一对应连接充放气装置实现,也就是说,该按摩垫设有多个充放气装置,一个充放气装置连接一个气囊4。这一效果还可以通过在气囊4与充放气装置之间设有独立的控制阀门实现,也就是说,该按摩垫设有一个充放气装置,一个气囊4连接有一个控制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供用户坐卧的垫体(1);所述垫体(1)内填充有多个气囊(4);任一所述气囊(4)连接有用以实现充气和放气的充放气装置;所述垫体(1)的上表面和抽气的所述气囊(4)相互分离、以形成轨道腔;/n所述垫体(1)内设有平行于所述垫体(1)底面的曲线轨道和/或直线轨道;/n所述垫体(1)内设有按摩装置(2);所述按摩装置(2)连接有用以供所述按摩装置(2)的按摩头上升至所述轨道腔内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曲线轨道和/或所述直线轨道;/n所述充放气装置连接有用以控制所述充放气装置在所述按摩头移动前抽气、在所述按摩头移动后充气的第一控制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供用户坐卧的垫体(1);所述垫体(1)内填充有多个气囊(4);任一所述气囊(4)连接有用以实现充气和放气的充放气装置;所述垫体(1)的上表面和抽气的所述气囊(4)相互分离、以形成轨道腔;
所述垫体(1)内设有平行于所述垫体(1)底面的曲线轨道和/或直线轨道;
所述垫体(1)内设有按摩装置(2);所述按摩装置(2)连接有用以供所述按摩装置(2)的按摩头上升至所述轨道腔内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曲线轨道和/或所述直线轨道;
所述充放气装置连接有用以控制所述充放气装置在所述按摩头移动前抽气、在所述按摩头移动后充气的第一控制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1)连接有至少一条设置于所述垫体(1)的头部按摩区的所述曲线轨道和多条所述直线轨道;
所述按摩装置(2)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按摩装置(2)分别连接于所述曲线轨道和所述直线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轨道为半环状的第一轨道(31);所述第一轨道(31)的开口朝向所述垫体(1)的躯干按摩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轨道包括两条位于所述垫体(1)的上肢按摩区的第二轨道(32)和两条位于所述垫体(1)的下肢按摩区的第三轨道(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轨道还包括位于所述垫体(1)的背部按摩区的第四轨道(34);所述第四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东阳张银莉
申请(专利权)人:秦东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