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鱼类运输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70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深远海养殖技术领域,涉及网箱鱼类运输转运装置。该装置包括运输箱和吊装绳系统,运输箱包括保温箱、盖体和设置在保温箱中的塑料袋,吊装绳系统包括四根吊装绳和两根拉绳,所述保温箱外设置容置保温箱的立方体钢筋笼架,钢筋笼架四边和底座以角铁加固,钢筋笼架顶端四角上分别设置吊装环,吊装环通过吊装绳与钩机可拆卸连接,钩机另一端通过单根主吊装绳与主吊环连接,主吊环通过两根拉绳分别与钢筋笼架的底端同侧两角连接;塑料袋内容纳鱼苗,塑料袋内固定纳米气石,塑料袋外部上方设置冰层。本装置提高活鱼运输到网箱的成活率和工作效率,降低鱼类因运输和转运导致的死亡率,减少因外界环境、人为操作导致的运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箱鱼类运输转运装置
本技术属于深远海养殖
,涉及网箱鱼类运输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向深远海养殖设施(如抗风浪网箱、深海大网箱等设施)中运输和转运鱼类苗种的方法主要有活鱼船运输和陆路活鱼运输车两种主要方式。海上活鱼运输船一般应用于大规模采购苗种且运输距离较远的情况下,运输成本较高且运输成活率受运输船长及技术员操作影响。陆路运输目前主要有水车运输、帆布桶运输和氧袋运输三种方式。水车运输装卸较麻烦,耗时长;传统的帆布桶大规格运输苗种一般是帆布桶外加铁框固定,加冰调水后敞口运输;氧袋运输为单层或双层塑料袋加水加冰加鱼苗后,充满氧气打包装车运输。陆路运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水车运输在密度合适的情况下,成活率较高,但从苗种采购地至海上养殖网箱中需经过至少3次的倒苗操作,会造成耗费时间长、鱼苗缺氧、人工操作损失、鱼苗应激反应甚至死亡等影响后续养殖成活率及生长效率的问题。2.普通帆布桶运输存在温度难以控制且保温效果差、帆布容易刮擦破碎等问题,一旦发生意外,会造成重大损失;敞口运输会导致温度变化快,且路途颠簸会导致鱼跳出帆布桶;另一方面,传统帆布桶配备的输氧系统,气石较轻不容易沉底需要额外配重物下压至桶底,输氧管柔软易弯折导致输氧不顺畅,需要人工不停检查调整。3.氧袋运输中,部分养殖鱼类自身生有尖锐鳍条,容易在运输途中将氧袋扎破,造成死亡,并不适用于所有鱼类苗种。另一方面,氧袋运输易受环境影响,长期运输会增大死亡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网箱鱼类运输转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问题,提高活鱼运输到网箱的成活率和工作效率,降低鱼类因运输和转运导致的死亡率,减少因外界环境、人为操作导致的运输风险,降低活鱼运输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箱鱼类运输转运装置,包括运输箱和吊装绳系统,运输箱包括保温箱、盖体和设置在保温箱中的塑料袋,吊装绳系统包括四根吊装绳和两根拉绳,所述保温箱外设置容置保温箱的立方体钢筋笼架,钢筋笼架四边和底座以角铁加固,钢筋笼架顶端四角上分别设置吊装环,吊装环通过吊装绳与钩机可拆卸连接,钩机另一端通过单根主吊装绳与主吊环连接,主吊环通过两根拉绳分别与钢筋笼架的底端同侧两角连接;塑料袋内容纳鱼苗,塑料袋内固定纳米气石,塑料袋外部上方设置冰层。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箱底部同侧两角设置保温箱凹部,保温箱凹部处保温箱与钢筋笼架之间设有容纳拉绳的空隙。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箱和盖体为EVA泡沫材料,厚度为4~6cm。进一步地,所述塑料袋上方开口,通过扎带开合塑料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简化了传统的大规格苗种运输操作流程,提高了运输效率,有效解决了深远海苗种运输过程中陆海接力多次倒苗造成苗种损伤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苗种成活率,为鱼类深远海养殖提供了有力保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实施例1的网箱鱼类运输转运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之一;图2为实施例1的网箱鱼类运输转运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之二;图3为实施例1的网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网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如下:1运输箱、101保温箱、102钢筋笼架、103盖体、104保温箱凹部、2塑料袋、3纳米气石、4冰层、5吊装环、6吊装绳、7拉绳、8钩机、9主吊环。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例提供的一种网箱鱼类运输转运装置,包括运输箱1和吊装绳系统,运输箱包括保温箱101、盖体103和设置在保温箱中的塑料袋2。保温箱和盖体为EVA泡沫材料,厚度为4~6cm。保证了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不超过2℃。解决了普通帆布桶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大的问题,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够有效进行苗种运输。盖体可有效进行遮光保温,同时防止鱼苗跳出。吊装绳系统包括四根吊装绳和两根拉绳。保温箱外设置容置保温箱的立方体钢筋笼架102,钢筋焊接加固(钢筋直径20mm),钢筋笼架四边和底座以角铁加固,角铁(6×6cm宽,6.5mm厚,镀锌铁材质)。钢筋笼架顶端四角上分别设置吊装环5,吊装环通过吊装绳与钩机8可拆卸连接,钩机与主吊环9连接,主吊环通过两根拉绳分别与钢筋笼架的底端同侧两角连接。吊车通过主吊环将整个箱体吊起运输。传统运输箱运鱼方式是到达目的地后,先用抄网将少量苗种捞入深海网箱,放出部分水后,再将保温箱内剩余苗种带水倒入深海网箱中。改进后的保温箱可搭配钩机和拉绳一次性将鱼苗倒入深海网箱中,避免了人员操作导致的鱼苗死亡、逃逸等损失,节省了人工成本。保温箱底部同侧两角设置保温箱凹部104,保温箱凹部处保温箱与钢筋笼架之间设有容纳拉绳的空隙,保证系有吊装绳的保温箱底部平整,便与多个运输箱排列运输。塑料袋内容纳鱼苗,塑料袋内固定纳米气石3,塑料袋外部上方设置冰层4。普通帆布桶运输过程中一般采购普通散气石,耗氧量大,需要运输途中带的氧气瓶较多,改进后用的纳米气石,纳米气石散气均匀,氧气利用率高,无需配备较多的氧气瓶,且溶氧效果好,同时相比了传统帆布桶运输,有效减少途中更换氧气瓶的次数,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时间。塑料袋上方开口,通过扎带开合塑料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好运输所用的运输箱,容积为1m3(1*1*1m),加盖,内套塑料袋,薄膜下端保证不漏水。桶体可承受1.5吨起重重量。2.加清洁过滤海水,加冰调水温至18-20℃。3.装苗。若是从育苗场装苗,直接将苗种装入保温箱中,装苗密度为10cm的苗种(10-12g/条)1500-2000条/桶。若是从网排中装苗,需将保温箱准备好后,放到船上摆放好,每个保温箱用吊装绳和拉绳绑好,网排上装苗后,立即充氧,将保温箱运送至码头后,用吊车将装苗的保温箱吊装到运输卡车上,按次排放好,并放入纳米气石充氧。4.陆路运输。运输前,调节氧气瓶压力,使纳米气石均匀散气,但气不可过大,以鱼苗能够在桶中自由游动又能保证供氧在8mg/L以上为宜。在塑料外围加一层冰层,同时盖上盖体,用绳固定牢固,开始运输。由于用纳米气石供氧,运输途中只需2-3h查看一次,大大节约了人力,冰缩短了运输时间。5.海上运输。运输到达目的地码头后,将保温箱用吊车吊装到投苗船上,按次摆好,更换氧气瓶,用纳米气石供氧,直接运输至海上抗风浪网箱或深远海大网箱中。6.投苗。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箱鱼类运输转运装置,包括运输箱(1)和吊装绳系统,运输箱(1)包括保温箱(101)、盖体(103)和设置在保温箱(101)中的塑料袋(2),其特征在于,吊装绳系统包括四根吊装绳(6)和两根拉绳(7),所述保温箱(101)外设置容置保温箱(101)的立方体钢筋笼架(102),钢筋笼架(102)四边和底座以角铁加固,钢筋笼架(102)顶端四角上分别设置吊装环(5),吊装环(5)通过吊装绳(6)与钩机(8)可拆卸连接,钩机(8)另一端通过单根主吊装绳与主吊环(9)连接,主吊环(9)通过两根拉绳(7)分别与钢筋笼架(102)的底端同侧两角连接;/n塑料袋(2)内容纳鱼苗,塑料袋(2)内固定纳米气石(3),塑料袋(2)外部上方设置冰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箱鱼类运输转运装置,包括运输箱(1)和吊装绳系统,运输箱(1)包括保温箱(101)、盖体(103)和设置在保温箱(101)中的塑料袋(2),其特征在于,吊装绳系统包括四根吊装绳(6)和两根拉绳(7),所述保温箱(101)外设置容置保温箱(101)的立方体钢筋笼架(102),钢筋笼架(102)四边和底座以角铁加固,钢筋笼架(102)顶端四角上分别设置吊装环(5),吊装环(5)通过吊装绳(6)与钩机(8)可拆卸连接,钩机(8)另一端通过单根主吊装绳与主吊环(9)连接,主吊环(9)通过两根拉绳(7)分别与钢筋笼架(102)的底端同侧两角连接;
塑料袋(2)内容纳鱼苗,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琨张璐陈昭廷陈金山沈智宾董韶光赵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国信海洋牧场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