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福辉专利>正文

一种农田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68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田灌溉装置,其在喷洒过程中,无需人工对田地进行喷洒,减轻人力,且提高喷洒范围,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由于地势不平整等原因,提高水车在移动过程中的缓震,降低车身晃动震动性,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车体和水箱,水箱的底端与车体的顶端右侧连接,并且车体底端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滚轮;包括支撑板、操作板、摆杆、喷淋盘和水泵;还包括四组固定管,四组固定管的顶端与车体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每组固定管内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每组减震弹簧的底端均设置有减震板,每组固定管圆周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纵向设置有滑槽,并且每组减震板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滑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灌溉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农田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灌溉,即用水浇地,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其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农田灌溉是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现有技术中对于较大面积的农田灌溉一般采用大型机械的喷灌形式或者漫灌形式,对于面积较小或者地势奇特的农田一般采用移动式水车进行人工灌溉,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式水车在喷洒过程中,需要人工对田地进行喷洒,浪费较多人力,且喷洒范围较低,使用局限性较高;并且由于地势不平整等原因,水车在移动过程中缓震性较高,导致车身晃动震动性较大,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背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在喷洒过程中,无需人工对田地进行喷洒,减轻人力,且提高喷洒范围,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由于地势不平整等原因,提高水车在移动过程中的缓震,降低车身晃动震动性,提高使用可靠性的农田灌溉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田灌溉装置,包括车体和水箱,水箱的底端与车体的顶端右侧连接,并且车体底端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滚轮;包括支撑板、操作板、摆杆、喷淋盘和水泵,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所述车体的顶端左侧纵向连接,并且所述操作板位于支撑板的左侧上方,操作板的顶端向右倾斜设置,操作板的右端上侧和下侧均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板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操作板的后端前侧安装有往复电机,并且往复电机的左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自操作板的右端穿过操作板并伸出至操作板的左端外界,传动轴的左端设置设置有偏心杆,并且所述摆杆的右端上侧与所述操作板的左端后侧可转动连接,摆杆的中部上侧区域可转动设置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偏心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喷淋盘的顶端中部与摆杆的底端连接,水泵的底端与所述水箱的顶端左侧连接,并且水泵上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底端自水箱的顶端穿过水箱的顶端外壁并伸入至水箱内部,排水管的顶端与所述喷淋盘通过连通软管连通;还包括四组固定管,所述四组固定管的顶端与所述车体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每组所述固定管内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每组减震弹簧的底端均设置有减震板,每组固定管圆周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纵向设置有滑槽,并且每组减震板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滑块,滑块分别可滑动设置在滑槽内部,每组减震板的底端均纵向设置有支柱,并且每组支柱的底端分别伸出至每组固定管的底端外界与所述每组滚轮可转动连接。为了便于对水箱内部的水进行过滤,提高水泵使用寿命,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排水管的底端连通套设有过滤网罩,并且过滤网罩位于所述水箱内部。为了方便推动车体移动,本技术改进有,所述车体的右端设置有推板,并且推板的顶端设置有推杆。为了方便操作人员使用推杆,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推板的顶端向右倾斜设置。为了在保证喷淋盘摆动的同时提高连通软管使用强度,本技术改进有,所述连通软管设置为PVC透明钢丝软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新型结构的农田灌溉装置,可以通过水泵方便水箱内部的水喷出使用,可以通过往复电机的转动,带动偏心杆以传动轴为圆心转动,通过偏心杆与连接杆之间的可转动连接,根据偏心运动原理,可以使摆杆以摆杆的顶端为圆心进行往复摆动,从而可以使喷淋盘进行往复摆动喷洒,使其在喷洒过程中,无需人工对田地进行喷洒,减轻人力,且提高喷洒范围,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由于地势不平整等原因,可以通过减震弹簧的伸缩性,使每组支柱带动每组滚轮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上下缓震,同时可以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滑动配合,保证每组支柱沿着滑槽的方向上下移动,防止每组支柱转动,从而可以提高水车在移动过程中的缓震性,降低车身晃动震动,提高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操作板、偏心杆和连接杆等连接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推板和推杆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车体;2-水箱;3-滚轮;4-支撑板;5-操作板;6-摆杆;7-喷淋盘;8-水泵;9-往复电机;10-偏心杆;11-连接杆;12-排水管;13-固定管;14-减震弹簧;15-减震板;16-滑槽;17-滑块;18-支柱;19-过滤网罩;20-推板;21-推杆;22-连通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明白,结合以下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的一种农田灌溉装置,包括车体1和水箱2,水箱2的底端与车体1的顶端右侧连接,并且车体1底端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滚轮3;包括支撑板4、操作板5、摆杆6、喷淋盘7和水泵8,支撑板4的底端与车体1的顶端左侧纵向连接,并且操作板5位于支撑板4的左侧上方,操作板5的顶端向右倾斜设置,操作板5的右端上侧和下侧均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板4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操作板5的后端前侧安装有往复电机9,并且往复电机9的左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自操作板5的右端穿过操作板5并伸出至操作板5的左端外界,传动轴的左端设置设置有偏心杆10,并且摆杆6的右端上侧与操作板5的左端后侧可转动连接,摆杆6的中部上侧区域可转动设置有连接杆11,并且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偏心杆10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喷淋盘7的顶端中部与摆杆6的底端连接,水泵8的底端与水箱2的顶端左侧连接,并且水泵8上连通设置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的底端自水箱2的顶端穿过水箱2的顶端外壁并伸入至水箱2内部,排水管12的顶端与喷淋盘7通过连通软管22连通;还包括四组固定管13,四组固定管13的顶端与车体1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每组固定管13内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14,每组减震弹簧14的底端均设置有减震板15,每组固定管13圆周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纵向设置有滑槽16,并且每组减震板15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滑块17,滑块17分别可滑动设置在滑槽16内部,每组减震板15的底端均纵向设置有支柱18,并且每组支柱18的底端分别伸出至每组固定管13的底端外界与每组滚轮3可转动连接;可以通过水泵8方便水箱2内部的水喷出使用,可以通过往复电机9的转动,带动偏心杆10以传动轴为圆心转动,通过偏心杆10与连接杆11之间的可转动连接,根据偏心运动原理,可以使摆杆6以摆杆6的顶端为圆心进行往复摆动,从而可以使喷淋盘7进行往复摆动喷洒,使其在喷洒过程中,无需人工对田地进行喷洒,减轻人力,且提高喷洒范围,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由于地势不平整等原因,可以通过减震弹簧14的伸缩性,使每组支柱18带动每组滚轮3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上下缓震,同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灌溉装置,包括车体和水箱,水箱的底端与车体的顶端右侧连接,并且车体底端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操作板、摆杆、喷淋盘和水泵,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所述车体的顶端左侧纵向连接,并且所述操作板位于支撑板的左侧上方,操作板的顶端向右倾斜设置,操作板的右端上侧和下侧均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板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操作板的后端前侧安装有往复电机,并且往复电机的左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自操作板的右端穿过操作板并伸出至操作板的左端外界,传动轴的左端设置设置有偏心杆,并且所述摆杆的右端上侧与所述操作板的左端后侧可转动连接,摆杆的中部上侧区域可转动设置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偏心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喷淋盘的顶端中部与摆杆的底端连接,水泵的底端与所述水箱的顶端左侧连接,并且水泵上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底端自水箱的顶端穿过水箱的顶端外壁并伸入至水箱内部,排水管的顶端与所述喷淋盘通过连通软管连通;还包括四组固定管,所述四组固定管的顶端与所述车体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每组所述固定管内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每组减震弹簧的底端均设置有减震板,每组固定管圆周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纵向设置有滑槽,并且每组减震板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滑块,滑块分别可滑动设置在滑槽内部,每组减震板的底端均纵向设置有支柱,并且每组支柱的底端分别伸出至每组固定管的底端外界与所述每组滚轮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灌溉装置,包括车体和水箱,水箱的底端与车体的顶端右侧连接,并且车体底端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操作板、摆杆、喷淋盘和水泵,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所述车体的顶端左侧纵向连接,并且所述操作板位于支撑板的左侧上方,操作板的顶端向右倾斜设置,操作板的右端上侧和下侧均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板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操作板的后端前侧安装有往复电机,并且往复电机的左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自操作板的右端穿过操作板并伸出至操作板的左端外界,传动轴的左端设置设置有偏心杆,并且所述摆杆的右端上侧与所述操作板的左端后侧可转动连接,摆杆的中部上侧区域可转动设置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偏心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喷淋盘的顶端中部与摆杆的底端连接,水泵的底端与所述水箱的顶端左侧连接,并且水泵上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底端自水箱的顶端穿过水箱的顶端外壁并伸入至水箱内部,排水管的顶端与所述喷淋盘通过连通软管连通;还包括四组固定管,所述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福辉翟勇波刘海建李朝霞
申请(专利权)人:曾福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