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45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减震器,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套筒,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在所述套筒内滑动的主滑杆,所述套筒与所述主滑杆上嵌套有一主弹簧;所述主弹簧的一端通过一隔套与第一连杆或者第二连杆相连接,或者两端均通过一隔套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接;所述隔套上固定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副滑杆,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杆或者第二连杆上开设有供所述副滑杆穿入的调节孔,所述副滑杆通过副弹簧能够自由的在所述调节孔内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满足主要减震支撑的同时,使得该减震器能够适应一部分小距离形变或者低力度冲击的减震,提高车辆整体的减震效果。辆整体的减震效果。辆整体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减震器


[0001]本技术涉及减震器
,具体为一种车辆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减震器是车辆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零部件,大到重型汽车,小到电动车;现有的电动车或者摩托车设置的减震器一般是两个能够相对移动的伸缩杆和一个弹簧组成,进而利用弹簧产生形变形成缓冲,这种减震结构简单,成本也较低;
[0003]但是上述的这种减震结构存在一个缺陷,即该弹簧在作为减震的同时还起到支撑的作用,因此为了达到较好的支撑,该种弹簧的刚度都比较大,对于小距离的震动、小型的颠簸或者低力度的冲击的减震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减震器,在满足主要减震支撑的同时,使得该减震器能够适应一部分小距离形变或者低力度冲击的减震,提高车辆整体的减震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减震器,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套筒,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在所述套筒内滑动的主滑杆,所述套筒与所述主滑杆上嵌套有一主弹簧,所述主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相连接,所述主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接;
[0007]所述主弹簧的一端通过一隔套与第一连杆或者第二连杆相连接,或者两端均通过一隔套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接,所述隔套能够相对于所述主滑杆或者所述套筒自由移动;
[0008]所述隔套上固定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副滑杆,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杆或者第二连杆上开设有供所述副滑杆穿入的调节孔,所述副滑杆通过副弹簧能够自由的在所述调节孔内滑动,所述副弹簧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主弹簧的弹性模量。
[0009]优选地,所述副滑杆远离所述隔套的端部固定有副活塞,所述副活塞的外周壁贴合在所述调节孔的内壁上,所述副活塞的两端均设置有一副弹簧,两个所述副弹簧的相远端均抵紧在所述调节孔的内壁上。
[0010]优选地,所述调节孔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一调节螺母,两个所述副弹簧对应的抵紧在所述调节螺母上。
[0011]优选地,所述副弹簧为塔簧。
[0012]优选地,所述主滑杆与所述套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主滑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固定有主活塞,所述主活塞的外周壁贴合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所述主活塞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气孔,所述主滑杆靠近所述主活塞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气孔一一对应的第二气孔,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气孔与所述第二气孔相通。
[0013]优选地,所述套筒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安装有锁套,所述锁套上固定有防尘垫,所述防尘垫嵌套在所述主滑杆上,且贴合在所述主滑杆上;所述主滑杆与所述套筒之间具有的间隙通过所述防尘垫与外界相连通;
[0014]当所述主滑杆相对于所述套筒移动时,所述第二气孔始终位于所述锁套与所述主活塞之间。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上均设置一连接耳。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通过在主弹簧支撑减震的基础上,增设了由副滑杆和副弹簧等组成的另一减震机构,其利用副弹簧与主弹簧之间存在的刚度区别,进而补偿主弹簧在低冲击力或者车辆轻微颠簸时所缺失的减震效果,进而提高了该减震器整体的减震效果;
[0018]同时对于副弹簧的设置采用可调节的方式,使得副弹簧的初始强度能够实现改变,进而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进一步扩展的了适应的范围;
[0019]此外在主滑杆上设置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使得主滑杆在伸缩运动时,能够对套筒内的空气产生压缩排气的效果,形成节流的效果,避免主滑杆产生急剧性的大距离位移,进而形成一定的缓冲;同时将第二气孔设置在靠近第一气孔的位置,并结合锁套和防尘垫,对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形成防尘的保护,降低外部恶劣环境产生堵塞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该减震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平面图;
[0023]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24]图4为图3中A

A向的剖视图;
[0025]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图;
[0026]图6为图4中C部的放大图;
[0027]图7为该减震器的其中一个连杆开设有调节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
第一连杆、11

套筒、2

第二连杆、21

主滑杆、211

主活塞、212

第二气孔、3

隔套、31

副滑杆、311

副活塞、4

主弹簧、5

调节孔、6

副弹簧、7

调节螺母、8

第一气孔、9

锁套、91

防尘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实施例:
[0032]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减震器,包括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上均设置一连接耳,用于与外部结构相连接,第一连杆1上设置有套筒11,第二连杆2上设置有在套筒11内滑动的主滑杆21,套筒11与主滑杆21上嵌套有一主弹簧4,主弹簧4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相连接,主弹簧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相连接;
[0033]其中主弹簧4的一端通过一隔套3与第一连杆1或者第二连杆2相连接,或者两端均通过一隔套3与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相连接,隔套3能够相对于主滑杆21或者套筒11自由移动;
[0034]即,结合图1和图2,图1和图2给出了主弹簧4两端都设置一隔套3的方式;也可单独在靠近第一连杆1的端部设置一隔套3(如图7),也可单独在靠近第二连杆2的端部设置一隔套3。
[0035]结合图2、图4以及图5,隔套3上固定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副滑杆31,对应的第一连杆1或者第二连杆2上开设有供副滑杆31穿入的调节孔5,副滑杆31通过副弹簧6能够自由的在调节孔5内滑动,副弹簧6的弹性模量小于主弹簧4的弹性模量,即副弹簧6刚度要低于嵌套在套筒11和主滑杆21上的主弹簧4的刚度,使得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减震器,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套筒,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在所述套筒内滑动的主滑杆,所述套筒与所述主滑杆上嵌套有一主弹簧,所述主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相连接,所述主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簧的一端通过一隔套与第一连杆或者第二连杆相连接,或者两端均通过一隔套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接,所述隔套能够相对于所述主滑杆或者所述套筒自由移动;所述隔套上固定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副滑杆,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杆或者第二连杆上开设有供所述副滑杆穿入的调节孔,所述副滑杆通过副弹簧能够自由的在所述调节孔内滑动,所述副弹簧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主弹簧的弹性模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滑杆远离所述隔套的端部固定有副活塞,所述副活塞的外周壁贴合在所述调节孔的内壁上,所述副活塞的两端均设置有一副弹簧,两个所述副弹簧的相远端均抵紧在所述调节孔的内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雷博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