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SCR封装单元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40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船用SCR封装单元模块,包含外壳,所述外壳内封装有a*b*c个载体,其中a个载体依次首尾相接并使载体的目孔对齐组成长条载体,b*c个长条载体按照方形组合叠加成方体载体,每个长条载体与其他长条载体之间设置衬垫隔开,方体载体与外壳之间设有衬垫隔开,所述a、b、c为正整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采用化整为零的思想,便于加工生产和后续维护,在后续维护过程中,便于拆卸和更换,提高了载体封装效率和封装的精度。了载体封装效率和封装的精度。了载体封装效率和封装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SCR封装单元模块


[0001]本技术属于船舶发动机排气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船用SCR封装单元模块。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发动机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用催化净化技术降低污染及排放是船舶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催化剂载体的封装结构又是其中关键技术之一。
[0003]现有技术大都是机动车上小管道里面填塞单个圆柱形载体。不适用于船舶大型发动机上的大排量尾气。而用于大排量的载体填装,大都是用一个一个的小载体堆砌,非常不利于载体封装效率和封装的精度以及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船用SCR封装单元模块,采用化整为零的思想,便于加工生产和后续维护,在后续维护过程中,便于拆卸和更换,提高了载体封装效率和封装的精度。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船用SCR封装单元模块,包含外壳,所述外壳内封装有a*b*c个载体,其中a个载体依次首尾相接并使载体的目孔对齐组成长条载体,b*c个长条载体按照方形组合叠加成方体载体,每个长条载体与其他长条载体之间设置衬垫隔开,方体载体与外壳之间设有衬垫隔开,所述a、b、c为正整数,所述外壳由两个L型半壳拼接密封封装组成,所述L型半壳由横板、竖板和折叠设置于所述横板和竖板边沿处的边板组成,所述边板与所述横板和竖板的连接线相垂直,所述横板或竖板的外侧的边板上设有卡合口,所述卡合口为正方形,边长等于边板的宽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衬垫采用陶瓷纤维制成。
[000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采用八个方形载体为一个单元,用外壳封装成一个模块,两个载体首尾相接对齐,保证目孔的对齐,侧面用衬垫隔开,和其他三对载体拼成一个更大的方体,大方体的侧面四周有衬垫,外围用壳体压缩封装。本技术采用化零为整的思想,将零散的单个载体拼装成更大的模块;壳体采用的非对称槽口结构,这样设计可以使模块的两个壳体结构相同并且能够完全密合,便于生产。
[0009]这种封装设计,化零为整,因为数量不多,每个载体之间可整齐配合,方便装卸,避免了一个一个载体往反应室里填装堆砌而造成载体摆放不整齐目孔对不上的缺点。
[0010]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化整为零的思想,便于加工生产和后续维护,在后续维护过程中,便于拆卸和更换,提高了载体封装效率和封装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载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外壳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衬垫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长条载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方形载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技术小规格模块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船用SCR封装单元模块,如图1

6所示,包含外壳1,所述外壳1内封装有2*2*2个载体2,其中2个载体2依次首尾相接并使载体2的目孔对齐组成长条载体21,2*2个长条载体21按照方形组合叠加成方体载体22,每个长条载体21与其他长条载体21之间设置衬垫3隔开,方体载体22与外壳1之间设有衬垫3隔开。
[0021]所述外壳1由两个L型半壳11拼接密封封装组成,所述L型半壳由横板111、竖板112和折叠设置于所述横板111和竖板112边沿处的边板113组成,所述边板113与所述横板111和竖板112的连接线相垂直,所述横板111或竖板112的外侧的边板113上设有卡合口114,所述卡合口114为正方形,边长等于边板的宽度。所述衬垫3采用陶瓷纤维制成。
[0022]实施例2:
[0023]一种船用SCR封装单元模块,如图7所示,包含外壳,所述外壳内封装有2*1*2个载体,其中2个载体依次首尾相接并使载体的目孔对齐组成长条载体,1*2个长条载体按照方形组合叠加成方体载体,每个长条载体与其他长条载体之间设置衬垫隔开,方体载体与外壳之间设有衬垫隔开,所述1、1、2为正整数。
[0024]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由两个L型半壳拼接密封封装组成,所述L型半壳由横板、竖板和折叠设置于所述横板和竖板边沿处的边板组成,所述边板与所述横板和竖板的连接线相垂直,所述横板或竖板的外侧的边板上设有卡合口,所述卡合口为正方形,边长等于边板的宽度。
[0025]进一步地,所述衬垫采用陶瓷纤维制成。
[002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采用八个方形载体为一个单元,用外壳封装成一个模块,两个载体首尾相接对齐,保证目孔的对齐,侧面用衬垫隔开,和其他三对载体拼成一个更大的方体,大方体的侧面四周有衬垫,外围用壳体压缩封装。本技术采用化零为整的思想,将零散的单个载体拼装成更大的模块;壳体采用的非对称槽口结构,这样设计可以使模块的两个壳体结构相同并且能够完全密合,便于生产。
[0027]这种封装设计,化零为整,因为数量不多,每个载体之间可整齐配合,方便装卸,避免了一个一个载体往反应室里填装堆砌而造成载体摆放不整齐目孔对不上的缺点。
[0028]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化整为零的思想,便于加工生产和后续维护,在后续维护过程中,便于拆卸和更换,提高了载体封装效率和封装的精度。
[0029]上述两个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单层或双层(即a=1和2)和截面是2个或4个载体的,实际上,截面上的载体数量可以是6个,8个,16个,甚至更多,层数也可以是3层、4层、10层,甚至更多,虽然载体个数的增多,依然满足化整为零的思想,解决加工和维护的问题,但由于层数越多,给发动机造成的背压越大,增加了油耗,且更多的层数和截面上载体的个数,也能够由小的本技术的封装单元模块进行组合,所以,上述两个实施例为本技术的最优方案。
[00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SCR封装单元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外壳,所述外壳内封装有a*b*c个载体,其中a个载体依次首尾相接并使载体的目孔对齐组成长条载体,b*c个长条载体按照方形组合叠加成方体载体,每个长条载体与其他长条载体之间设置衬垫隔开,方体载体与外壳之间设有衬垫隔开,所述a、b、c为正整数,所述外壳由两个L型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龙王春勇韦伟刘屹朱庆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海蓝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