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39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安装用共同框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包括回转台和钢梁,钢梁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钢梁一侧两端安装有多个呈“田”字型的主板,主板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主板和钢梁上、下表面上均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主板上放置有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并且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该装置可以用多个主板并列安装,以获得更大的面积,且便于安装拆卸。安装拆卸。安装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安装用共同框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炼钢厂连铸机的大包回转台和中间包之间空间狭小,操作环境恶劣,温度高、粉尘大,还有钢水飞溅的危险,今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这样危险、繁重的作业,这样的技术改进,需要安装一台或几台机器人主要设备,还要安装消耗材料架、工具架等辅助设备,敷设液压管、压缩空气管、电缆等动力管线和通讯、摄像信号等监视控制电缆,改造可能分几次、几年实施,每次安装均需要开凿地面,浇筑基础混凝土,安装底板,调平等作业,作业繁琐,效率不高,设备高低不一,排列不整齐,再增加设备困难,维护麻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包括回转台和钢梁,所述钢梁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钢梁一侧两端安装有多个呈“田”字型的主板,所述主板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主板和钢梁上、下表面上均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主板上放置有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并且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二转接板顶部安装有机器人固定机构,多个所述第一转接板顶部分别安装有工具架和耗材架,所述钢梁顶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三个钢板,三个所述钢板顶部分别固定有机器视觉镜头架、长水口存放架、氧气清洗罩。
[0005]优选的,所述工具架包括焊接在对应的第一转接板顶部四角的多个支撑腿,相对的所述支撑腿两两之间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部放置有测温枪。
[0006]优选的,所述耗材架包括焊接在对应的第一转接板顶部四角的多个支撑柱,相对的支撑柱两两之间固定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放置有探头。
[0007]优选的,所述机器人固定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二转接板上的支撑盘,所述第二转接板顶面开设有接线孔,所述支撑盘顶部固定有机器人。
[0008]优选的,所述钢梁一侧放置有溜渣槽,所述溜渣槽设置于机器人下方位置。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该装置可以用多个主板并列安装,以获得更大的面积,需要安装的设备,可以逐步分批安装,且便于安装拆卸。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机器人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工具架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耗材架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转接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钢梁1、主板2、溜渣槽3、回转台4、第二转接板5、支撑盘6、机器人7、第一转接板8、支撑腿9、支撑柱10、机器视觉镜头架11、长水口存放架12、氧气清洗罩13、钢板14、接线孔15、第一安装孔16、第一连接孔17、第二连接孔18、测温枪19、探头20、支撑板21、支撑槽22、支撑条23、固定槽24、第二安装孔25、凹槽2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18]如图1和图5所示的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包括回转台 4和钢梁1,钢梁1一侧开设有凹槽26,凹槽26内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7,钢梁1一侧两端安装有多个呈“田”字型的主板2,主板2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8,第一连接孔17和第二连接孔18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主板2和钢梁1上、下表面上均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6,主板2 上放置有第一转接板8和第二转接板5,第一转接板8和第二转接板5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25,第二安装孔25与第一安装孔16一一对应,并且第二安装孔25与第一安装孔16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第二转接板5顶部安装有机器人固定机构,多个第一转接板8顶部分别安装有工具架和耗材架,钢梁1顶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三个钢板14,三个钢板14顶部分别固定有机器视觉镜头架11、长水口存放架12、氧气清洗罩13;
[0019]钢梁1一侧放置有溜渣槽3,溜渣槽3设置于机器人7下方位置。
[0020]实施方式具体为:钢梁1和主板2都是使有槽钢构成,钢梁1和主板2所用槽钢的凹槽可以布设电缆、液压管、压缩空气管等管线,不受坠物、高温的影响,钢梁的凹槽在埋设管线完毕后,把开口侧用防火板封闭,将钢梁1放在回转台4和溜钢槽3之间,再将主板2和钢梁1用螺栓连接,把下面的混凝土基础打掉一部分,露出钢筋,把长螺栓穿过钢梁1和主板2下表面的孔,大部分插入打掉的混凝土的孔洞,用两个螺母固定长螺栓在钢梁1和主板2的下表面,用混凝土灌入打好的孔洞,将螺栓和混凝土基础浇筑在一起,也可以将螺栓和钢筋焊接,再浇筑,增加强度。
[0021]将螺栓的上螺母拧松,在钢梁1和主板2间插入垫片,调整钢梁1和主板2 高度,使上表面呈水平,拧紧上螺母,灌入混凝土淹没钢梁1和主板2的下表面,使两者结合成坚固的整体。
[0022]将转接板类型2和机器人7吊运到主板2,用螺栓固定,将转接板1和耗材架、工具架,吊运到主板2上,用螺栓固定,将长水口存放架12、机器视觉镜头架11、氧气清洗罩13吊
运到钢梁1上,用螺栓固定。
[0023]在主板2的漏空处,往下在混凝土基础上钻孔,接入液压管、压缩空气管、各类电缆,沿主板2连接到机器人7上,沿钢梁1的凹槽26处,连接到机器视觉镜头11、氧气清洗罩13。
[0024]如有需要,在回转台4的两侧,可以安装更多个机器人7、耗材架、工具架等,满足连铸机器人7无人化操作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测温、取样、加覆盖剂、氧气清洗水口、更换长水口、用摄像头完成钢包、中间包的机器视觉定位。
[0025]如图1

5所示,工具架包括焊接在对应的第一转接板8顶部四角的多个支撑腿9,相对的支撑腿9两两之间固定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支撑槽22,支撑槽22内部放置有测温枪19;
[0026]耗材架包括焊接在对应的第一转接板8顶部四角的多个支撑柱10,相对的支撑柱10两两之间固定有支撑条23,支撑条23顶部开设有固定槽24,固定槽24内部放置有探头20;
[0027]机器人固定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二转接板5上的支撑盘6,第二转接板5顶面开设有接线孔15,支撑盘6顶部固定有机器人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包括回转台(4)和钢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1)一侧开设有凹槽(26),所述凹槽(26)内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7),所述钢梁(1)一侧两端安装有多个呈“田”字型的主板(2),所述主板(2)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8),所述第一连接孔(17)和第二连接孔(18)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主板(2)和钢梁(1)上、下表面上均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6),所述主板(2)上放置有第一转接板(8)和第二转接板(5),所述第一转接板(8)和第二转接板(5)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25),所述第二安装孔(25)与第一安装孔(16)一一对应,并且第二安装孔(25)与第一安装孔(16)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二转接板(5)顶部安装有机器人固定机构,多个所述第一转接板(8)顶部分别安装有工具架和耗材架,所述钢梁(1)顶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三个钢板(14),三个所述钢板(14)顶部分别固定有机器视觉镜头架(11)、长水口存放架(12)、氧气清洗罩(13)。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修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