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测试效率的转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532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测试效率的转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BMS样品、转接台架、HIL平台,所述BMS系统的连接线束通过针型端子与转接台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HIL平台的插件与所述转接台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接台架包括多个并行设置的端子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转接系统,当电池管理系统硬件在环测试过程中,可以实现样品与测试台架的快速连接及测量,提高测试效率,并在测试过程中便于对信号进行调试、测量,解决了HIL平台对BMS测试时所面临的工作量大、线路封闭问题。封闭问题。封闭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测试效率的转接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测试效率的转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性能和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安全保障。近年来,动力锂电池单体和系统的能量密度均有显著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也逐步提升。锂电池技术的发展使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进一步为消费者所接受。然而,电动汽车因动力锂电池而导致的安全问题仍然令消费者感到担忧。每年都有电动汽车由于碰撞、过充等机械滥用和电滥用因素而发生热失控,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行业的稳定发展,需要全面的动力电池测试评价能力进行支撑。
[0003]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控制系统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对动力电池状态的监控、动力电池状态的管理以及动力电池性能的发挥和动力电池安全性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性能的优劣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竞争力。BMS应用在电动汽车上后,能够明显的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这样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就能够得到有效增加,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也有了强有力的保障。然而,如果BMS出现故障的话,也会导致动力电池发生过充电、过放电等严重安全隐患。因此,BMS的功能性、可靠性随着电池系统受到关注的提高也愈发受到广泛的重视,现行标准中针对BMS的标准有QC/T 897

2011《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GB/T 38661《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等标准对BMS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BMS 测试是行业内重点研究的方向。
[0004]在BMS的测试方面,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BMS多是作为电池系统一部分配套运行,大多时候无法独立于电池系统单独运行,以电池系统整体进行测试时工作量较大较为复杂,同时面临环境、机械性测试时由于电池系统整体较大,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时间对样品状态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以电池系统整体进行测试时BMS被封装在系统内部,无法快速、直观的对样品状态进行观察和调试,增加了工作难度。
[0005]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一是以电池系统中最小单元作为电池系统的代表,作为BMS的运行平台,这种方法解决了电池系统较大占用资源较多的情况,但是以最小系统作为测试平台某些时候无法准确的对BMS的一些功能进行全面测试。二是以硬件在环测试(HIL)平台通过测试台架以虚拟电池系统作为BMS的运行平台,这种方法通过测试台架对BMS全部接口的连接,将电池系统模型对BMS进行输出以保证可以对BMS全部能力进行覆盖测试;但是每更换一款样品都需要重新制作测试台架到BMS样品之间的全部线束连接以保证连接的有效性,面对越来越大的电池系统需要制作的线束数量可能达到200

300,工作量较大,且测试过程中由于线路封闭难以对测试平台信号的实际有效性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测试效率的转接系统,当电池管理系统硬件在环测试过程中,可以实现样品与测试台架的快速连接及测量,提高测试效率,并在测试过程中便于对信号进行调试、测量,解决了HIL平台对BMS测试时所面临的工作量大、线路封闭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用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测试效率的转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 BMS样品、转接台架、HIL平台,所述BMS样品的连接线束通过针型端子与转接台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HIL平台的插件与所述转接台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接台架包括多个并行设置的端子排。
[0009]进一步的,所述BMS样品包括多个并行设置的BMS主板,每个BMS主板的连接线束均与所述针型端子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HIL平台包括多个并行设置的插件,每个插件均与所述端子排固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HIL平台支持BMS样品最大单体电压通道128路,最大温度通道40路,高压通道3路,I/O通道70路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束的横截面积为0.14mm2‑
4mm2。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束的长度不小于30cm。
[0014]进一步的,所述针型端子的针头的直径为0.5mm2‑
4mm2,针头的长度为 10mm。
[0015]进一步的,所述针型端子的外壁设有绝缘材料层。
[0016]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材料优选为PVC阻燃材料。
[0017]进一步的,所述HIL平台及插件均为本领域的常用设备,插件为HIL自带的插件,为现有技术。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测试效率的转接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0019](1)本技术所述的转接系统,当电池管理系统硬件在环测试过程中,可以实现样品与测试台架的快速连接及测量,提高测试效率,并在测试过程中便于对信号进行调试、测量,解决了HIL平台对BMS测试时所面临的工作量大、线路封闭问题。
[0020](2)本技术所述的转接系统,通过将HIL平台及BMS样品均连接到开放的转接平台上,从而能够快速置备BMS样品并进行便捷测量,可以有效提高BMS测试效率及准确性,为BMS测试评价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撑。
[0021](3)本技术所述的转接系统,BMS样品与转接台架可拆卸连接,而 HIL平台与转接台架固定连接,使得本系统可以使用同一个HIL平台来你测试多个不同的BMS样品,而不需要更换HIL平台的插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既方便快捷,又不用重新更换HIL平台的插件,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
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接系统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针型端子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BMS样品;11

BMS主板;12

连接线束;2

转接台架;21

端子排;3

HIL 平台;31

插件;4

针型端子;41

针头;42

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测试效率的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BMS样品(1)、转接台架(2)、HIL平台(3),所述BMS样品(1)的连接线束(12)通过针型端子(4)与转接台架(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HIL平台(3)的插件(31)与所述转接台架(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接台架(2)包括多个并行设置的端子排(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测试效率的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MS样品(1)包括多个并行设置的BMS主板(11),每个BMS主板(11)的连接线束(12)均与所述针型端子(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测试效率的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HIL平台(3)包括多个并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宏姜成龙马天翼樊彬温浩然解坤李海强陈敬朝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