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29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包括复合低频吸声板和包覆在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外表面的阻燃透声饰布层,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包括从外向内依次叠合成型的外层玻纤板、纳米级共振塑料膜和内层玻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形美观、安装便捷、具有优良的阻燃、吸声、抗压性能的吸声复合软包。抗压性能的吸声复合软包。抗压性能的吸声复合软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声学材料的
,尤其涉及一种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多孔性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差,为解决中、低频吸声问题,往往采用共振吸声结构。当入射声波的频率与共振吸声结构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共振吸声结构就会发生共振现象,其吸声频谱以共振频率为中心出现吸收峰,当远离共振频率时,吸声系数就很低。由于低频声波比高频声波容易激发共振,因此共振吸声结构其主要吸声频带在低频。
[0003]目前,最常见的共振吸声结构为空腔共振吸声结构,它是在结构中封闭有一定的空腔,并通过有一定深度的小孔与声场空间连通。在各种穿孔板、狭缝板背后设置空气层以及专门制作的带孔颈的空心砖或空心砌块等形成的吸声结构,是对空腔共振吸声结构最常见的实际应用。
[0004]然而,空腔共振吸声结构为了保障其吸声性能,空气层往往需要设计得足够厚,因而空腔共振吸声结构的体积通常较大,在安装后会对室内空间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作为罩面的穿孔板、狭缝板材料通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穿孔处易粉化堵塞,因此长期使用会导致吸声效果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穿孔板、狭缝板的装饰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形美观、安装便捷、具有优良的阻燃、吸声、抗压性能的低频吸声复合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复合低频吸声板和包覆在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外表面的阻燃透声饰布层,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包括从外向内依次叠合成型的外层玻纤板、纳米级共振塑料膜和内层玻纤板。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级共振塑料膜内外两侧的叠合面分别通过点涂的粘接剂粘接在所述外层玻纤板和所述内层玻纤板上。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阻燃透声饰布层通过点涂的粘接剂与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的外表面粘接。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粘接剂为白乳胶。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玻纤板的容重小于所述内层玻纤板的容重。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玻纤板的容重为32

100kg/m3。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玻纤板的容重为64

200kg/m3。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呈矩形方块状,其尺寸均为600mm
×
1200mm
×
50mm。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的各条边缘倒角且倒角角度相同。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显著效果为:
[0016]1、本技术选用纳米级塑料共振膜替代空腔共振吸声结构中的空气层,使其与
外层玻纤板和内层玻纤板匹配叠合形成质地轻薄的复合低频吸声板,安装后对室内空间的影响较小,明显优于空腔共振吸声结构,同时在外层玻纤板、纳米级共振塑料膜和内层玻纤板的共同作用下,也显著提高了对低频噪声的吸声系数;
[0017]2、本技术通过在复合低频吸声板的外表面裹覆一层阻燃透声饰布,在保障美观的同时,兼具了透声和阻燃效果;
[0018]3、安装方式灵活多样,可通过承载龙骨或直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墙体或屋顶上。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

外层玻纤板、2

纳米级共振塑料膜、3

内层玻纤板、4

复合低频吸声板、5

阻燃透声饰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复合低频吸声板4和包覆在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外表面的阻燃透声饰布层5,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包括从外向内依次叠合成型的外层玻纤板1、纳米级共振塑料膜2和内层玻纤板3。
[0025]在本实施方式中本技术选用纳米级塑料共振膜2替代空腔共振吸声结构中的空气层,使其与外层玻纤板1和内层玻纤板3匹配叠合形成质地轻薄的复合低频吸声板4,安装后对室内空间的影响较小,明显优于空腔共振吸声结构,同时在外层玻纤板1、纳米级共振塑料膜2和内层玻纤板3的共同作用下,也显著提高了对低频噪声的吸声系数;本技术通过在复合低频吸声板4的外表面裹覆一层阻燃透声饰布5,在保障美观的同时,兼具了透声和阻燃效果;安装方式灵活多样,可通过承载龙骨或直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墙体或屋顶上。
[0026]具体地,所述纳米级共振塑料膜2内外两侧的叠合面分别通过点涂的粘接剂粘接
在所述外层玻纤板1和所述内层玻纤板3上。
[0027]具体地,所述阻燃透声饰布5通过点涂的粘接剂与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4的外表面粘接。
[0028]具体地,所述粘接剂为白乳胶。由于白乳胶具有环保、无毒的特点,因此安装后对人体无害。
[0029]具体地,所述外层玻纤板1的容重小于所述内层玻纤板3的容重。
[0030]具体地,所述外层玻纤板1的容重为32

100kg/m3.
[0031]具体地,所述内层玻纤板3的容重为64

200kg/m3。
[0032]在本实施方式中,容重不同的外层玻纤板1与内层玻纤板3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吸声性能,同时,内层采用容重为64

200kg/m3的玻纤板还可以明显增加复合低频吸声板的抗压强度。
[0033]具体地,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4呈矩形方块状,所述外层玻纤板1与所述内层玻纤板3的尺寸均为600mm
×
1200mm
×
50mm。
[0034]具体地,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的各条边缘倒角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低频吸声板和包覆在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外表面的阻燃透声饰布层,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包括从外向内依次叠合成型的外层玻纤板、纳米级共振塑料膜和内层玻纤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共振塑料膜内外两侧的叠合面分别通过点涂的粘接剂粘接在所述外层玻纤板和所述内层玻纤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透声饰布层通过点涂的粘接剂与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的外表面粘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为白乳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宇福谢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裕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