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捏锅风力管道的气流消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257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18
一种风力管道的气流消减装置,包括与混捏锅沥青烟气进口相连接的混捏收尘支管和与主风管道连接的除尘器,所述混捏锅顶部与混捏收尘支管吸风口连接处设有气流消减装置,所述气流消减装置由可调式圆锥形挡风器和混合室构成,在混捏收尘支管的入口设有风量调节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连接混捏锅顶部的主风管道内的负压气流经过气流消减装置后,在混捏锅内形成微负压,混捏过程产生的粉尘和沥青烟气气流较均匀地输入主风管道中,从而有利于减轻在下料过程中干料粉子和粉末添加剂被抽走的工作压力,糊料质量得到保证,烟气净化效果好。烟气净化效果好。烟气净化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捏锅风力管道的气流消减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炭素生产设备混捏锅
,具体涉及一种炭素混捏工序生产过程中沥青烟气污染净化治理的风力管道的气流消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炭砖生产混捏工艺是在加热状态下进行,干料加入和干混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粉尘颗粒,粘结剂使用煤沥青,当液体沥青加入时,含有大量粉尘与沥青的烟气散发出来,随着湿混时间的加长,糊料混捏过程持续产生大量沥青烟气、焦油、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沥青烟气为散发状态,这些物质对人体极为有害。对于混捏沥青烟气治理,我公司采用的黑法吸附除尘技术,因经吸附后的烟气经袋式除尘器进行净化处理,净化效率高,净化后的气体可排入大气。同时除尘器收集含沥青焦油的焦粉经螺旋输送机返回工艺生产用粉料仓,参加工艺配料。但是目前采用这种方法是在混捏锅顶部设置吸风口,配置调风阀,引入主烟气管道,但是由于主烟气管道的负压大,由于调风阀密闭功能弱,混捏锅顶部的吸风口在调风阀完全关闭的条件下,仍然将混捏锅内的粉料大量抽走,造成配料粉子和粉末添加剂损失过大,达不到原料配比要求,由于粉料损失,在粘结剂沥青加入以后,糊料的油量状况变大,不符合糊料质量要求,糊料出料后达不到配料设定重量,严重影响产品成型质量,而且因为负压大,将混捏锅内温度带走太多,影响到干混温度上升,延长干混时间,影响到生产节奏和生产连续性,因此不得将吸风口上设置盲板,不再进入主烟气管道,使混捏过程产生的烟气不再收集净化。随着公司对环保要求的提升,沥青烟气必须得到收集和净化处理,不能无组织排放,排放满足大气环境标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技术在结合炭砖生产沥青烟气净化系统的现状,不断创新,恢复利用混捏锅顶吸风口,有效解决了混捏过程中干料下入、干混阶段、湿混阶段粉尘和沥青烟气无组织排放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出一种风力管道的气流消减装置以实现混捏过程中粉尘和沥青烟气无组织排放的难题。
[0004]为解决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混捏锅风力管道的气流消减装置,包括设置在混捏锅顶部吸风口,所述吸风口连通混捏收尘支管,不同混捏锅上的所述混捏收尘支管以梳状管网结构分别连通集合支管,所述集合支管与主风管道连通,所述主风管道连接除尘器的进口。
[0006]所述吸风口上安装风量消减装置,所述风量消减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在吸风口上,所述壳体顶部出口与混捏收尘支管连通,所述壳体底部进口与混捏锅吸风口连通,所述壳体内部设置圆锥形挡风器。
[0007]所述圆锥形挡风器可调节与吸风口之间的间隙。
[0008]所述壳体侧部设置快开观察门。
[0009]所述混捏收尘支管上设置风量调节阀。
[0010]所述除尘器为脉冲袋式除尘器。
[0011]本技术采用了一套使混捏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沥青烟气通过集合支管进入主风管道内净化处理,既不影响配料粉子和粉末添加剂损失,保证了糊料质量稳定。同时在吸风口设置风量消减装置。本装置在主风管道和各支管道在离心式通风机的作用下,形成负压气流,负压气流经过设置在混捏锅顶部的风量消减装置后,负压压力将明显减弱,在混捏锅内产生一定量的微负压,混捏过程产生的粉尘和沥青烟气气流较均匀地输入主风管道中,减轻在下料过程中干料粉子和粉末添加剂被抽走的工作压力,混捏湿混过程持续产生的大量沥青烟气、焦油、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完全被收集和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实现对炭素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和沥青烟气进行收集、净化,达到环保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为公司节省了环保资金投入。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技术的实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1所示,一种风力管道的气流消减装置,包括脉冲袋式的除尘器9,其中除尘器9的进口连通主风管道2,混捏锅1顶部的吸风口5连通各混捏锅体上部周围的混捏收尘支管4,其中混捏收尘支管4上安装风量调节阀7。以梳状管网结构分别汇入集合支管3,集合支管3连通主风管道2,使混涅锅1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沥青烟气收集,通过混捏收尘支管4、集合支管3进入主风管道2。
[0015]在混捏锅本体1上端设置吸风口5,其中混捏锅本体1的干料进料口和液体沥青下油口,粉尘和沥青烟气的吸风口要距离下料口远一些,避免下料口和吸风口相邻太近,在下料过程中干料粉子和粉末添加剂被抽走。
[0016]在混捏锅1顶部吸风口5上安装风量消减装置,其中风量消减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顶部出口与混捏收尘支管4连通,壳体10底部进口与混捏锅吸风口5连通,壳体10内部安装可调节的圆锥形挡风器6,圆锥形挡风器6可调节与吸风口5之间的间隙。在壳体10侧部开有快开观察门8。风量消减装置利用φ500
×
500mm的圆管制作而成,圆管作为壳体10,下端设置法兰,与混捏锅吸风口5法兰密封连接,侧部设置快开观察门8,用于检查吸风量和清洁物料,上端设置出口,作为混捏锅粉尘和烟气的排出口。与混捏收尘支管4法兰密封连通,底部吸风管为φ300mm的圆管,圆管内上方安装可调式圆锥形挡风器6,调节底部吸风管间隙,改变气流方向,增加吸风阻力,混捏收尘支管4入口安装密闭风量调节阀7,混捏收尘支管4汇合于集合支管3,连通主风管道2,进入沥青烟气净化系统。
[0017]本系统工作时,首先开启沥青烟气净化系统,主风管道和各支管道在离心式通风机的作用下,形成负压气流,负压气流经过设置在混捏锅顶部的风量消减装置后,负压压力将明显减弱,在混捏锅内产生一定量的微负压,判断微负压的大小方法为:混捏锅内的粉尘
和沥青烟在下料管附近悬浮,不再有冒灰和冒烟现象,如果有冒灰和冒烟现象,说明微负压太小,需要打开密闭调风阀。配料好的干料在下入混捏锅时,微负压就会把产生粉尘较均匀地吸入进入各自的收尘口,减轻在下料过程中干料粉子和粉末添加剂被抽走的工作压力,最后经通过集合支管进入主风管道内,高温含沥青烟气经文丘里反应器使粉子和沥青烟气充分混合并发生吸附反应,完成对沥青烟气的吸附,吸附后烟气经除尘器进行净化处理,在整个混捏过程中,糊料混捏过程持续产生大量沥青烟气、焦油、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完全被收集和净化,达到排放标准。
[0018]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捏锅风力管道的气流消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混捏锅(1)顶部吸风口(5),所述吸风口(5)连通混捏收尘支管(4),不同混捏锅(1)上的所述混捏收尘支管(4)以梳状管网结构分别连通集合支管(3),所述集合支管(3)与主风管道(2)连通,所述主风管道(2)连接除尘器(9)的进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管道的气流消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5)上安装风量消减装置,所述风量消减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在吸风口(5)上,所述壳体(10)顶部出口与混捏收尘支管(4)连通,所述壳体(10)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武天文张翼祥张利勤祁维德薛育芳张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