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车多专利>正文

一种胶囊避震床逃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491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囊避震床逃生系统,所述胶囊主体和空气循环系统,所述胶囊主体包括稳固金属板、外侧板、内侧板、升降装置和床位板,稳固金属板平放于地面上,内侧板采用螺栓固定于稳固金属板上端,外侧板设于内侧板外端,且与内侧板外端贴合;采用两组升降装置分别位于胶囊主体的前端或末端;床位板设于升降装置上端;钢绳一端连接外侧板,钢绳绕过中心轴连接床位板;伸缩气囊设于外侧板的内侧部位;外侧板前后末端设立定滑轮;床挡板设置了滑轮轨道;所述空气循环系统设于两组升降装置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未闭合时处于半圆状态,闭合后的形状类似于胶囊,将人体保护胶囊内部。内部。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囊避震床逃生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防震逃生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胶囊避震床逃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地震造成的死亡主要原因是房屋倒塌造成的,尤其是当前的高楼层防震逃生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一旦发生强震,后果不堪设想,为此人们专利技术了地震逃生床。然而在建筑物坍塌时抗震床的目标大,很容易被重物砸到,对床内的人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大大降低了逃生的概率,所以目前大多数的抗震床得不到实际的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胶囊避震床逃生系统。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胶囊避震床逃生系统,包括胶囊主体和空气循环系统,所述胶囊主体包括稳固金属板、外侧板、内侧板、升降装置和床位板,稳固金属板平放于地面上,内侧板采用螺栓固定于稳固金属板上端,外侧板设于内侧板外端,且与内侧板外端贴合;采用两组升降装置分别位于胶囊主体的前端或末端;床位板设于升降装置上端;钢绳一端连接外侧板,钢绳绕过中心轴连接床位板;伸缩气囊设于床头挡板的前端中间部位;外侧板前后末端设立定滑轮;床挡板设置了滑轮轨道;所述空气循环系统设于两组升降装置旁。
[0006]进一步的,所述床挡板内侧设有储物格,床挡板尾部设有逃生窗口,逃生窗口中间设立空气窗口;同时在两组升降装置旁设放有存粪格。/>[0007]进一步的,所述床挡板尾挡板上设有橡胶拉环套筒,橡胶拉环套筒与钢绳配合使用,防止钢绳脱落以及在日常中钢绳产生划伤等现象。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气囊采用伸缩三角充气囊,所述伸缩气囊通过管道与小型鼓风机连接,通过控制小型鼓风机开关,能保证伸缩气囊使用时及时弹出,不用时回缩。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小型鼓风机位于床位板下端,小型鼓风机一处与吸风口对接;所述鼓风机开关位于床挡板一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吸风口采用特殊材料,以免高楼坠落损坏。
[0011]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循环系统采用管道将其空气传输到上部空间,供人使用,空气循环系统的空气管道内填有空气滤清绵。
[0012]还包括地震应急报警组件,地震应急报警组件包括电连接的震动传感器、处理器、控制系统、灯光、液压减震器、信号发射器、电源和紧急启动按键;震动传感器位于胶囊主体外,采用隔离罩保护;处理器位于避震床内部,控制系统设于升降装置旁;灯光设于内侧板的内部中间部位;液压减震器位于床位板及升降装置的连接处;信号发射器共两个,分别设于该胶囊体外侧对立角;电源设于两组升降装置旁,紧急启动按键设于床挡板一侧。
[0013]有益效果:本技术未闭合时处于半圆状态,当地震来临时系统设置的传感器及控制系统将控制外壳闭合,闭合后的形状类似于胶囊,将人体保护胶囊内部。进一步;胶囊内部设计了多种安全系统,并包括食物及工具,最大程度确保遇难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升降装置分布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1

稳固金属板,102

外侧板,103

内侧板,104

升降装置,105

床位板,106

钢绳,107

中心轴,108

伸缩气囊,109定滑轮,110

滑轮轨道;
[0018]201

空气循环系统,202

储物格,203

逃生窗口,204

空气窗口,205

存粪格,206

床挡板;
[0019]301
‑ꢀ
震动传感器,302

处理器,303

控制系统,304

橡胶拉环套筒,305

灯,306

液压减震器,307

空气滤清绵,308

信号发射器,309

电源,310

紧急启动按键;
[0020]401

小型鼓风机,402

吸风口,403

鼓风机开关,404

调节遥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一种胶囊避震床逃生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胶囊主体、地震应急报警组件,空气循环系统201和鼓风装置;其中,胶囊主体外侧设有拉钩,方便救援人员用吊车将其拉出,提高救援效率;进一步减少救援人员的风险;
[0023]胶囊主体包括稳固金属板101、外侧板102、内侧板103、升降装置104和床位板105,稳固金属板101平放于地面上,内侧板103采用螺栓固定于稳固金属板101上端,外侧板102设于内侧板103外端,且与内侧板103外端贴合;采用两组升降装置104分别位于胶囊主体的前端或末端;床位板105设于升降装置104上端。钢绳106一端连接外侧板102,钢绳106绕过中心轴107连接床位板105。伸缩气囊108设于床头挡板206的前端中间部位。外侧板102前后末端设立定滑轮109。床挡板206设置了滑轮轨道110。其中,外侧板102、内侧板103的内侧设有绝缘层,屏蔽因地震后漏电现象带来的危险;外侧板102、内侧板103的内侧还贴合一层防水膜。
[0024]床挡板206内侧设有储物格202,床挡板206尾部设有逃生窗口203,逃生窗口203中间设立空气窗口204。同时在两组升降装置104旁设放有存粪格205。在床挡板206尾挡板上设有橡胶拉环套筒304,橡胶拉环套筒304与钢绳106配合使用,防止钢绳106脱落以及在日常中钢绳产生划伤等现象。
[0025]具体的,当胶囊闭合后,此时的床位板105已经到达最低点,考虑到钢绳106会对伸缩气囊108造成影响,伸缩气囊108采用伸缩三角充气囊。
[0026]空气循环系统201设于两组升降装置104旁。进一步的,空气循环系统201的空气管道内填有空气滤清绵307。空气循环系统201采用管道将其空气传输到上部空间,供人使用。
[0027]鼓风装置包括小型鼓风机401,小型鼓风机401位于床位板105下端,小型鼓风机
401一处与吸风口402对接。吸风口402采用特殊材料,以免高楼坠落损坏。鼓风机开关403位于床挡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避震床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主体和空气循环系统,所述胶囊主体包括稳固金属板、外侧板、内侧板、升降装置和床位板,稳固金属板平放于地面上,内侧板采用螺栓固定于稳固金属板上端,外侧板设于内侧板外端,且与内侧板外端贴合;采用两组升降装置分别位于胶囊主体的前端或末端;床位板设于升降装置上端;钢绳一端连接外侧板,钢绳绕过中心轴连接床位板;伸缩气囊设于床头挡板的前端中间部位;外侧板前后末端设立定滑轮;床挡板设置了滑轮轨道;所述空气循环系统设于两组升降装置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避震床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挡板内侧设有储物格,床挡板尾部设有逃生窗口,逃生窗口中间设立空气窗口;在两组升降装置旁设放有存粪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避震床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挡板尾挡板上设有橡胶拉环套筒,橡胶拉环套筒与钢绳配合使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避震床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囊采用伸缩三角充气囊,所述伸缩气囊通过管道与小型鼓风机连接,通过控制小型鼓风机开关,能保证伸缩气囊使用时及时弹出,不用时回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避震床逃生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多
申请(专利权)人:车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