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压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67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压并机,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后梁,且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前梁,后梁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件,前梁的两侧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液压件,前梁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活动安装有横柱,且前梁的后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耐磨板,且移动模具与横柱的连接处活动安装有移模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金属压并机,能够快速完成单个产品的制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量降低使用成本,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安装,提高维护效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且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且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且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压并机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屑加工
,具体为一种金属压并机。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开采和冶炼除给环境带来影响外,还占用全球7%到8%的能源供应,金属回收比初级生产的金属消耗更少的能源,同时降低对矿产开采地的整体影响。
[000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的立式金属压并机,在工作时,工作过程复杂,单个循环运行时间长,工作效率低,提高了使用成本;2.现有的立式金属压并机,结构复杂,不方便进行拆卸维护,降低了器械的使用效率,稳定性低,且占用空间大。
[0004]为此,提出一种金属压并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压并机,能够快速完成单个产品的制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量降低使用成本,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安装,提高维护效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且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压并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后梁,且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前梁,所述后梁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前梁的两侧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液压件,所述前梁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活动安装有横柱,且前梁的后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耐磨板,所述横柱的外圆面滑动安装有移动模具,且移动模具与横柱的连接处活动安装有移模端盖,所述移动模具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模套,且移动模具的后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上模套,所述后梁的前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滑动安装有冲压杆,所述移动模具的前端内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模套腔,所述移动模具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投料口。
[0007]优选的,所述耐磨板的后端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下模套的外圆面靠近前端的位置与凹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且其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耐磨层。
[0008]在耐磨板与下模套的结合下形成产品加工的模具,通过冲压杆的挤压,使物料成型,通过移动模具的移动使物料脱离耐磨板与下模套,减少了物料加工成型后的运输步骤,提高了物料的技工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横柱的数量为三个,呈三角排列,且其均贯穿前梁与后梁的前、后端外表面,通过固定件使横柱固定在前梁和后梁的外表面。
[0010]横柱与前梁、后梁构成设备的整体支撑结构,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且三角排列的横柱,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模具呈品字形结构,且其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投料口,且移动模具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的上模套内表面与冲压杆滑动连接。
[0012]品字形的移动模具,提高了自身的稳定性,且投料口的物料进入到移动模具内的模套腔中,方便了冲压杆通过上模套到达模套腔的入口。
[0013]优选的,所述投料口的下端与模套腔连通,所述上模套与下模套均与模套腔连通,所述冲压杆与下模套、上模套和模套腔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
[0014]有利于使下模套内的物料进入到模套腔后,与模套腔滑动连接的冲压杆推动物料到达下模套内与耐磨板共同作用下使物料挤压成型。
[0015]优选的,所述液压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分别位于前梁的两侧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且液压件的后端外表面与移动模具固定连接。
[0016]液压件带动移动模具在液压件上实现前、后移动,使得移动模具的移动过程简单化,降低工序,提高生产的效率。
[0017]优选的,所述液压件的外表面靠近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通气管道,通气管道外接液压罐。
[0018]通过分别控制两个通气管道连接的液压罐,使的液压件内的液压柱实现收放,带动移动模具在横柱上进行滑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使用本装置时,首先使前梁的液压件外接液压罐,进行工作时,从投料口处倒入物料,物料通过投料口进入到模套腔内,此时,位于后梁上的冲压杆移动,冲压杆通过上模套进入到模套腔内,推动位于模套腔内的物料进入到下模套内,在冲压杆、下模套与前梁上的耐磨板的共同作用下,对物料进行挤压,使其成型,完成挤压后,启动液压件上靠近前端的通气管道,在气压的推动下,带动液压件内液压柱向后移动,与液压件固定连接的移动模具在液压件的推动下,在横柱上向后滑动,此时下模套与耐磨板脱离,位于其之间的成形产品掉落,液压件上另一通气管道上连接的液压罐启动,使液压件上的液压柱收缩,带动移动模具回到初始位置,此时下模套与耐磨板内的凹槽内表面紧贴,继续投入物料进行下一个循环,运行简单,完成单个产品的制作时间短,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
[0021]2、设备通过底座与前梁和后梁形成设备的支撑座,且其占地面积少,提高了使用者的活动空间,且移动模具通过通过移模端盖在横柱上稳定的滑动,提高了移动模具的稳定性,横柱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前梁和后梁上,使得拆卸简单,提高了维护效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移动模具结构视图。
[0024]图中:1、底座;2、固定件;3、前梁;4、后梁;5、横柱;6、移动模具;7、上模套;8、冲压杆;9、下模套;10、耐磨板;11、投料口;12、移模端盖;13、液压件;14、模套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7]一种金属压并机,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后梁4,且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前梁3,所述后梁4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件2,所述前梁3的两侧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液压件13,所述前梁3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活动安装有横柱5,且前梁3的后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耐磨板10,所述横柱5的外圆面滑动安装有移动模具6,且移动模具6与横柱5的连接处活动安装有移模端盖12,所述移动模具6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模套9,且移动模具6的后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上模套7,所述后梁4的前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滑动安装有冲压杆8,所述移动模具6的前端内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模套腔14,所述移动模具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投料口11。
[0028]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耐磨板10的后端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下模套9的外圆面靠近前端的位置与凹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且其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耐磨层。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压并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后梁(4),且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前梁(3),所述后梁(4)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件(2),所述前梁(3)的两侧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液压件(13),所述前梁(3)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活动安装有横柱(5),且前梁(3)的后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耐磨板(10),所述横柱(5)的外圆面滑动安装有移动模具(6),且移动模具(6)与横柱(5)的连接处活动安装有移模端盖(12),所述移动模具(6)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模套(9),且移动模具(6)的后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上模套(7),所述后梁(4)的前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滑动安装有冲压杆(8),所述移动模具(6)的前端内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模套腔(14),所述移动模具(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投料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压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10)的后端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下模套(9)的外圆面靠近前端的位置与凹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且其连接处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忠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