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损山体锚杆灌浆堆叠植生袋复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443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损山体锚杆灌浆堆叠植生袋复绿装置,包括山体坡面本体,所述山体坡面本体的内部打入锚杆的一端,所述锚杆的另一端上表面铺设彩钢瓦,所述彩钢瓦的上表面铺设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的上表面铺设若干个装满土的植生袋。该装置能够对在山体陡峭的坡面上进行绿化种植,以达到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同时避免山体滑坡的情况发生,通过在山体的内部打入锚杆,并在架设彩钢瓦,形成施工作业面,能够方便将植生袋放置在作业面上,以便在山体立面种植绿植,通过在彩钢瓦上铺设碎石垫层,能够使作业面积水的排出,避免对绿植损坏。坏。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损山体锚杆灌浆堆叠植生袋复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山体复绿
,具体涉及一种破损山体锚杆灌浆堆叠植生袋复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废弃采石场、矿山进行景观修复和生态治理,是桂北地区石漠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桂北石质山体破损面坡度陡峭,种植基质无法在光滑的边坡留存,直接将绿植种植在山体破损面的位置,无法使绿植存活,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即浪费资源又浪费时间,所以,我们提出一种破损山体锚杆灌浆堆叠植生袋复绿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破损山体锚杆灌浆堆叠植生袋复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破损山体锚杆灌浆堆叠植生袋复绿装置,包括山体坡面本体,所述山体坡面本体的内部打入锚杆的一端,所述锚杆的上表面铺设彩钢瓦,所述彩钢瓦的上表面铺设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的上表面铺设若干个装满土的植生袋。
[0005]优选的,所述锚杆设置为若干个,所述锚杆的上表面均匀的铺设若干个彩钢瓦。
[0006]优选的,所述锚杆之间的间距小于植生袋长度的三分之二。
[0007]优选的,所述植生袋设置为若干个,并叠放在碎石垫层的上表面。
[0008]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一种破损山体锚杆灌浆堆叠植生袋复绿装置,通过在山体坡面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锚杆,能够方便将彩钢瓦铺设在锚杆上,形成施工作业面,以便铺设其他的物质,通过在作业面上设置碎石垫层,能够方便对坡面积水的排出,避免绿植积水,影响生长,通过设置植生袋,能够有效地将种植土置于施工作业面上,方便后续种植绿植,从而对山体复绿,该装置能够对山体复绿,保证绿植的存活,节省资源,有效治理废弃采石场、矿山破损山体石漠化现象,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植生袋叠放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山体坡面本体;2、锚杆;3、彩钢瓦;4、碎石垫层;5、植生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2所示的一种破损山体锚杆灌浆堆叠植生袋复绿装置,包括山体坡面本体1,所述山体坡面本体1的内部打入锚杆2的一端,所述锚杆2的上表面铺设彩钢瓦3,所述彩钢瓦3的上表面铺设碎石垫层4,所述碎石垫层4的上表面铺设若干个装满土的植生袋5。
[0014]所述锚杆2设置为若干个,所述锚杆2的上表面均匀的铺设若干个彩钢瓦3,能够对碎石垫层4和植生袋5稳定的放置在彩钢瓦3的上表面。所述锚杆2之间的间距小于植生袋5长度的三分之二,能够对植生袋稳定放置,避免掉落。
[0015]所述植生袋5设置为若干个,并叠放在碎石垫层4的上表面。
[0016]具体使用时,通过工作人员先将山体坡面本体1上多余的碎石泥土等杂物清除并整平,然后通过工作人员向山体坡面本体的表面打孔,然后将对孔内清洗,除去杂物,并将锚杆2的一端伸入到孔内,然后再用M30纯水泥灌入内,对锚杆2牢牢的固定在山体的内部,然后在若干个锚杆2上铺设彩钢瓦3,将彩钢瓦3均匀的铺设在锚杆2上,然后再在彩钢瓦3的上表面铺设5

8cm厚的碎石垫层4,以便对坡面排水,然后在碎石垫层4的上表面植生袋5,植生袋5的内部装满乔灌草混合种子和种植土等的混合基质,种植土内还应适当的加入草碳土10%,保水剂10%和复合肥500g/m
³
,然后将植生袋由上而下均匀码放在碎石垫层4的上表面,每码好一排后均用脚踩实压紧再网上继续码放,然后再按照设计要求在植生袋上种植绿植,完成操作,该装置能够对山体复绿,保证绿植的存活,节省资源,有效避免山体滑坡的现象,操作方便,简单。
[001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损山体锚杆灌浆堆叠植生袋复绿装置,包括山体坡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坡面本体(1)的内部打入锚杆(2)的一端,所述锚杆(2)的上表面铺设彩钢瓦(3),所述彩钢瓦(3)的上表面铺设碎石垫层(4),所述碎石垫层(4)的上表面铺设若干个装满土的植生袋(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损山体锚杆灌浆堆叠植生袋复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显震李芬李刚欧阳春霞陈玉双周文君沈海明谢小松刘桑妮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市石山绿化试验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