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结构及应用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27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58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及应用其的车辆,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铆接螺母和螺栓;第一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铆接螺母包括螺母法兰和螺母本体,螺母本体的一端穿过安装孔另一端与螺母法兰相连接,螺母法兰位于安装孔外,铆接螺母设有贯穿螺母法兰和螺母本体的通孔;第二连接板包括水平部和连接凸台,连接凸台设有螺栓过孔,水平部的下表面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连接凸台的下表面与水平部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螺母法兰的厚度;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螺杆的一端与螺帽相连接另一端穿过螺栓过孔后与通孔配合;当螺栓与铆接螺母锁紧时,连接凸台的一侧与螺帽相抵接,连接凸台的另一侧与螺母法兰相抵接,能够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能够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能够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结构及应用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件
,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应用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铆接螺母是常见的连接件,铆接螺母铆接后可以与螺栓自由拆卸,且可应用于金属、非金属的平面以及非平面的结构件上,其结合了铆钉和螺母的功能,具有便于安装、维修和更换的优点,因此在电子工业、机械制造业、造船业、汽车业以及航空领域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通过铆接螺母铆接的铝板在车辆应用中占比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铆接螺母与螺栓配套使用,铆接螺母铆接在第一结构件上,螺栓的螺帽与铆接螺母法兰面之间夹持有第二结构件,将铆接螺母与螺栓旋拧紧即可实现第一结构件与第二结构件的相连。由于第二结构件夹持在铆接螺母和螺栓之间,因此第二结构件受到的紧固的有效面积为铆接螺母法兰面所具有的面积。铆接螺母法兰面通常面积较小,并且考虑到其中心通孔与螺栓之间的必要避让间隙后,第一结构件与第二结构件之间的有效连接面积则会更小,使得连接强度偏弱,造成达不到预期连接效果的风险。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连接结构,不仅能够增大第一结构件与第二结构件之间有效的接触面积,增强连接强度外;还无需对铆接螺母及螺栓进行改型,提高铆接螺母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铆接螺母和螺栓;
[0006]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
[0007]所述铆接螺母包括螺母法兰和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螺母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法兰相连接,所述螺母法兰位于所述安装孔外,所述铆接螺母还设有贯穿所述螺母法兰和所述螺母本体的通孔;
[0008]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相连接的水平部和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上设有螺栓过孔,所述水平部的下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连接凸台的下表面与所述水平部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螺母法兰的厚度;
[0009]所述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螺母相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螺栓孔后与所述螺母本体的通孔配合;
[0010]当所述螺栓与所述铆接螺母锁紧时,所述连接凸台的一侧与所述螺帽相抵接,所述连接凸台的另一侧与所述螺母法兰相抵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水平部之间通过竖直部相连,所述竖直部与所述螺母法兰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0012]具体地,所述螺母本体包括相连接的溃缩部和螺接部,所述螺接部设置在所述溃
缩部远离所述螺母法兰的一侧,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栓过孔后与所述螺接部相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螺母法兰和所述溃缩部,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螺接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表面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螺杆表面设有第二螺纹,所述铆接螺母与所述螺栓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与所述螺杆的尺寸相适配。
[0015]优选地,所述螺杆远离所述螺母的一端还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尺寸小于所述螺杆的尺寸,所述导向部的尺寸沿远离螺帽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6]优选地,所述螺帽远离所述螺杆的一侧还设有旋拧部,所述旋拧部具有正六棱柱外形。优选地,所述螺母法兰的上表面和/或所述螺母法兰的下表面设有防滑齿。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由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碳纤维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0018]本技术另一方面保护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连接结构。
[001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结构,连接凸台下表面到第一连接板的距离大于螺母法兰的厚度,因而在螺栓与铆接螺母未锁紧时,连接凸台与螺母法兰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有利于提高容错率,并且能够保证水平部能够与第一连接板贴合,从而保证了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002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结构,竖直部与螺母法兰之间还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能够避免因工件制造工艺带来的公差或误差造成零部件装配失败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所述一种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中:10

第一连接板,11

安装孔,20

第二连接板,21

水平部,22
‑ꢀ
连接凸台,221

螺栓过孔,23

竖直部,30

铆接螺母,31

螺母法兰,32
‑ꢀ
螺母本体,321

溃缩部,322

螺接部,33

第一通孔,34

第二通孔,341
‑ꢀ
第一螺纹,40

螺栓,41

螺帽,411

旋拧部,42

螺杆,421

第二螺纹,43
‑ꢀ
导向部,50

第一间隙,60

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术语“上”“下”等方位词与说明书附图中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对应,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8]实施例
[0029]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20)、铆接螺母(30)和螺栓(40);所述第一连接板(10)上设有安装孔(11);所述铆接螺母(30)包括螺母法兰(31)和螺母本体(32),所述螺母本体(32)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11),所述螺母本体(32)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法兰(31)相连接,所述螺母法兰(31)位于所述安装孔(11)外,所述铆接螺母(30)设有贯穿所述螺母法兰(31)和所述螺母本体(32)的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20)包括相连接的水平部(21)和连接凸台(22),所述连接凸台(22)上设有螺栓过孔(221),所述水平部(21)的下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0)上,所述连接凸台(22)的下表面与所述水平部(21)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螺母法兰(31)的厚度;所述螺栓(40)包括螺帽(41)和螺杆(42);所述螺杆(42)的一端与所述螺帽(41)相连接,所述螺杆(4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螺栓过孔(221)后与所述螺母本体(32)的通孔配合;当所述螺栓(40)与所述铆接螺母(30)锁紧时,所述连接凸台(22)的一侧与所述螺帽(41)相抵接,所述连接凸台(22)的另一侧与所述螺母法兰(31)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台(22)与所述水平部(21)之间通过竖直部(23)相连,所述竖直部(23)与所述螺母法兰(31)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32)包括相连接的溃缩部(321)和螺接部(322),所述螺接部(322)设置在所述溃缩部(321)远离所述螺母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松刚杨涛于泽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