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电磁感应循环加热化工反应釜系统,包括带底部加热夹层的保温反应釜、搅拌机构、控制模块、电磁加热热油系统、溢油罐和放液管,反应釜内安装搅拌机构,反应釜下端设置放液管,反应釜一侧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溢油罐,反应釜另一侧通过管路连接至电磁加热热油系统,反应釜、搅拌机构、电磁加热热油系统、溢油罐均信号连接至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高效电磁感应循环加热化工反应釜系统,高效电磁加热锅炉与循环导热油结合的反应釜系统,配合专用的控制单元,并将整个反应釜的机械结构和生产操作要求进行全面的整合,适合与高效电磁锅炉配套安全运行。适合与高效电磁锅炉配套安全运行。适合与高效电磁锅炉配套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电磁感应循环加热化工反应釜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电磁感应循环加热化工反应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是一种对需要处理的物质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高低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融化、结晶、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当前反应釜常用的直接燃烧式加热、燃烧锅炉热水/蒸汽加热、电热管直接传导加热等传统加热方法,普通的反应釜系统如不通过全面的设计制造,一般无法实现自动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不能完全自动投料、人工投料、控制多步反应过程,如未设置全面的安全保护措施,将无法保障安全,最终难以实现高能效、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高效电磁感应循环加热化工反应釜系统,以提供一种高效电磁加热锅炉与循环导热油结合的高能效反应釜系统,配合专用的控制单元,并将整个反应釜的机械结构和生产工艺操作要求进行全面的整合,适合与高效电磁锅炉配套安全运行。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高效电磁感应循环加热化工反应釜系统,包括带下部加热夹层的保温反应釜、搅拌机构、控制模块、电磁加热热油系统、溢油罐和放液管,所述反应釜上部安装所述搅拌机构,所述反应釜下端设置所述放液管,所述反应釜加热夹层上部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所述溢油罐,所述反应釜加热夹层通过管路与所述电磁加热热油系统连接,所述反应釜、所述搅拌机构、所述电磁加热热油系统和所述溢油罐均信号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加热热油系统包括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热油循环泵,所述第二管路一端与所述反应釜加热夹层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路另一端通过所述热油循环泵与所述电磁加热热油系统连接,所述第三管路一端与所述反应釜加热夹层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路另一端与所述电磁加热热油系统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放液管上均安装控制阀,且所述第三管路靠近所述热油循环泵处设置放油底阀。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靠近所述搅拌机构一侧的弧面向上开设多个接入接出管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表面中部开设观察窗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外侧设置反应釜操作平台。
[0011]进一步的,所述热油循环泵通过防油底托放置于地面上。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电磁感应循环加热化工反应釜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0013](1)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电磁感应循环加热化工反应釜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客户工艺过程要求订制,实现自动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压力,能够自动投料、人工投料、控制多步反应过程,并设置全面的安全保护措施,实现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安全生产。
[0014](2)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电磁感应循环加热化工反应釜系统,提供一种高效电磁加热锅炉与循环导热油结合的反应釜系统,配合专用的控制单元,并将整个反应釜的机械结构和生产操作要求进行全面的整合,适合与高效电磁锅炉配套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高效电磁感应循环加热化工反应釜系统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磁加热热油系统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
反应釜;2
‑
搅拌机构;3
‑
控制模块;4
‑
电磁加热热油系统;41
‑
第二管路;42
‑
第三管路;43
‑
热油循环泵;44
‑
防油底托;5
‑
溢油罐;6
‑
放液管; 7
‑
接入接出管口;8
‑
反应釜操作平台;9
‑
观察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4]高效电磁感应循环加热化工反应釜系统,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反应釜1、搅拌机
构2、控制模块3、电磁加热热油系统4、溢油罐5和放液管6,所述反应釜1上部安装所述搅拌机构2,所述反应釜1下部设置所述放液管 6,所述反应釜1加热夹层上部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所述溢油罐5,所述反应釜1加热夹层通过管路与所述电磁加热热油系统4连接,所述反应釜1、所述搅拌机构2、所述电磁加热热油系统4和所述溢油罐5均信号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3。
[0025]所述电磁加热热油系统4包括第二管路41、第三管路42和热油循环泵 43,所述第二管路41一端与所述反应釜加热夹层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路41另一端通过所述热油循环泵43与所述电磁加热热油系统4连接,所述第三管路42一端与所述反应釜1加热夹层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路 42另一端与所述电磁加热热油系统4连接。
[0026]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41、所述第三管路42和所述放液管6上均安装控制阀,且所述第三管路42靠近所述热油循环泵43处设置放油底阀。
[0027]所述反应釜1靠近所述搅拌机构2一侧的弧面向上开设多个接入接出管口7。
[0028]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电磁感应循环加热化工反应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搅拌机构(2)、控制模块(3)、电磁加热热油系统(4)、溢油罐(5)和放液管(6),所述反应釜(1)一端安装所述搅拌机构(2),所述反应釜(1)为带底部加热夹层的保温反应釜,另一端设置所述放液管(6),所述反应釜(1)加热夹层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所述溢油罐(5),所述反应釜(1)加热夹层通过管路与所述电磁加热热油系统(4)连接,所述反应釜(1)、所述搅拌机构(2)、所述电磁加热热油系统(4)和所述溢油罐(5)均信号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电磁感应循环加热化工反应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热油系统(4)包括第二管路(41)、第三管路(42)和热油循环泵(43),所述第二管路(41)一端与所述反应釜(1)的加热夹层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路(41)另一端通过所述热油循环泵(43)与所述电磁加热热油系统(4)连接,所述第三管路(42)一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龙,李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龙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