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带管路患者的专用病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22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患者病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带管路患者的专用病衣。为了解决目前的病服患者在进行置管引流治疗和PICC治疗时穿戴不便的问题。具体包括上衣本体,所述上衣本体的衣袖上具有延伸至袖口的裂缝,将所述衣袖分割为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自由端一侧沿其边沿排列有若干列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自由端一侧沿其边沿排列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单列对应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扣合使衣袖形成环形筒体;所述上衣本体上位于腰部具有引流管出口,所述上衣本体上位于引流管出口下方设置有平兜,所述平兜与引流管出口之间设置有绑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病衣患者穿戴后,护理患处方便,对于置管引流的患者,便于行动。便于行动。便于行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带管路患者的专用病衣


[0001]本技术涉及患者专用病衣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带管路患者的专用病衣。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置管引流和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0003]PICC是经肘部静脉穿刺成功后,将导管送至中心静脉的置管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需长期输液和输入有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此种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可长期保留在病人体内。带管期间需要专业护士细心的护理:如每次静脉输液前后要冲洗导管一次;留置期间住院病人2次/周更换敷贴,出院后1次/周更换敷贴,若松动或潮湿时随时更换敷贴;同时要注意观察置管侧肢体有无肿胀,穿刺针眼处有无红肿外渗等并发症。
[0004]置管引流是在患者体内留置引流管以引流体内积液,如临床上常见的腹腔引流和胸腔引流;进行置管引流治疗的患者需要将引流管的一端插入患处、引流管另一端伸入引流袋内;引流袋上有一吊环,目前医护人员普遍的做法是使用别针将引流袋挂于患者病服衣襟处。随着引流袋内液体的积蓄,别针受力点单一,患者走动过程中,引流袋大幅摆动,造成患者的不便。
[0005]由于置管引流和PICC治疗技术在各大医院的广泛应用,现有的病服在穿戴中的弊端日益体现。常规的病服由于两袖的结构为普通的封闭筒状,医护人员在对PICC导管进行观察护理及输液等操作时,需要病人层层挽起衣袖,很不方便。另外,挽起的衣袖堆积在上臂处,对上臂的压力较大,又不利索,病人感觉也很不舒服。而对于置管引流的患者,目前的病服没有合适的引流袋悬挂结构。为了推进置管引流和PICC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过程,需要对现有的病服做出改进,以适配新的治疗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为了解决目前的病服患者在进行置管引流治疗和PICC治疗时穿戴不便的问题。
[0007]进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带管路患者的专用病衣;包括上衣本体,所述上衣本体的衣袖上具有延伸至袖口的裂缝,将所述衣袖分割为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自由端一侧沿其边沿排列有若干列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自由端一侧沿其边沿排列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单列对应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扣合使衣袖形成环形筒体;所述上衣本体上位于人体两侧髂骨处具有引流管出口,所述上衣本体的两个前襟上靠近底部边沿处设置绑扎部,两组绑带部相对于上衣本体的中线对称,绑扎部包括绑带和环扣。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自由端一侧分布有两列第一连接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自由端上连接有向所述第二自由端延伸的连接片。
[0010]进一步地,所述衣袖上的裂缝设置在胳膊内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衣本体的引流管出口处连接有挡片,挡片一端与所述上衣本体缝合、另一端具有与上衣本体栓接的栓头,上衣本体上具有对应的栓扣。
[0012]进一步地,所述衣袖上设置有卡片,所述卡片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卡片的三侧边与衣袖缝合形成兜体,兜体内放有信息卡片。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粘扣或暗扣。
[0014]进一步地,所述衣袖的材质包括基层、抗菌层、耐磨层和透气层;所述基层的上方连接抗菌层,抗菌层的上方连接透气层,透气层的上方连接耐磨层。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带管路患者的专用病衣,上衣本体上具有引流管出口,患者的引流管从引流管出口处伸出连接至挂在衣服外的引流袋内,引流管出口处覆盖有挡片,不进行引流时,挡片封闭引流管出口,防止风灌入衣内。引流袋通过绑带悬挂在上衣本体前襟上;进一步防止患者走动过程中手臂拨动引流袋。病衣的衣袖为可平摊敞开结构,方便护理PICC导管。病衣的布料材质包括基层、抗菌层、耐磨层和透气层,基层的上方连接抗菌层,抗菌层的上方连接透气层,透气层的上方连接耐磨层,通过设置抗菌层减少内部细菌,提高使用安全性,整体面料更为均匀和轻薄,透气性能好,增加使用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衣袖的截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衣袖所用的布料材质结构图。
[0020]图中:1

上衣本体;101

引流管出口;102

挡片;1001

基层;1002

抗菌层;1003

耐磨层;1004

透气层;2

衣袖;201

第一自由端;202

连接片;203

第二连接部;204

第一连接部;205

第二自由端;3

绑带;301

环扣;4

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如图1所示的一种适用于带管路患者的专用病衣,包括上衣本体1,上衣本体1为普通的病服上衣款式,具有衣领、衣袖等结构。PICC静脉置管是在患者的手臂上长期预留一根导管,导管需定期护理。为了满足PICC导管频繁护理的需求和减少使用中的不便。同时参照图2;本技术的上衣本体1的衣袖2上位于胳膊内侧具有延伸至袖口的裂缝,将所述衣袖2分割为第一自由端201和第二自由端205,第一自由端201一侧沿其边沿排列有2列第一连接部204,第二自由端205一侧沿其边沿排列有与第一连接部204单列对应的第二连接部203,第一连接部204和第二连接部203扣合使衣袖2形成环形筒体。裂缝设置在胳膊内侧,兼顾实用和美观。第一连接部204和第二连接部203可以是暗扣、粘扣,或其他适用于衣物的连接构件,优选的使用暗扣,暗扣体积小同时方便扣合、断开。第一连接部204和第二连接部
203分别为暗扣的一部分。第一自由端201一侧沿其边沿排列2列第一连接部204,第二自由端205上的第二连接部203可分别与任一列第一连接部204扣合,以适应特殊患者、或不同粗细的手臂的患者。同时本技术的病衣也分为不同的尺寸号码。
[0023]为了保暖、防风,优选的,第一自由端201上连接有向第二自由端205延伸的连接片202,连接片202遮盖第一自由端201与第二自由端205连接后的缝隙,防止风灌入衣袖2内。
[0024]上衣本体1上位于人体两侧髂骨处具有引流管出口101,引流管出口101为割缝或开孔,优选的使用开孔,避免割缝边缘的衣片对引流管产生挤压,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带管路患者的专用病衣,包括上衣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本体(1)的衣袖(2)上具有延伸至袖口的裂缝,将所述衣袖(2)分割为第一自由端(201)和第二自由端(205),所述第一自由端(201)一侧沿其边沿排列有若干列第一连接部(204),所述第二自由端(205)一侧沿其边沿排列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04)单列对应的第二连接部(203),所述第一连接部(204)和第二连接部(203)扣合使衣袖(2)形成环形筒体;所述上衣本体(1)上位于人体两侧髂骨处具有引流管出口(101),所述上衣本体(1)的两个前襟上靠近底部边沿处设置绑扎部,两组绑扎部相对于上衣本体(1)的中线对称,绑扎部包括绑带(3)和环扣(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带管路患者的专用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由端(201)一侧分布有两列第一连接部(2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带管路患者的专用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由端(201)上连接有向所述第二自由端(205)延伸的连接片(2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带管路患者的专用病衣,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蓉杨悦田建英韩爱红郭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省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