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集蓄利用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筒,雨水收集筒上方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腔,过滤腔连接有雨水落水管,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位于雨水落水管输出端的下方,雨水收集筒上方的另一侧设置有对过滤网清洁的清洁孔,清洁孔上设置有孔盖,雨水收集筒的下方设置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雨水集蓄利用装置可以有效实现雨水的收集、过滤和再利用,其中,抽屉式过滤网和清洁孔的设计相辅相成,一方面可以通过清洁孔对过滤网上的杂物进行清理、过滤网更换,保证过滤性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清洁孔对雨水收集筒的及时清理;同时,锥形筒底便于对雨水收集筒的清洗。锥形筒底便于对雨水收集筒的清洗。锥形筒底便于对雨水收集筒的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集蓄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雨水收集
,具体为一种雨水集蓄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居住或者工作的房屋建筑都有大量的用水需求。其中,在下雨的时候,大量的雨水从屋顶或者建筑物直接流入地下或者通过城市管道排放出去,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尤其加剧了城市内涝的发生概率。
[0003]事实上,雨水是自然界一种优质的淡水资源,经简单过滤处理即可实现冲厕、路面喷洒、绿化浇灌的功能,回用雨水具有显著的节水效能。与此同时,健康住宅、生态居住区正迅猛发展,建筑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以其良好的节水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适应了城市的现状与需求,是现代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但是目前没有能很好解决过滤和清洗问题的蓄水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集蓄利用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集蓄利用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筒,所述雨水收集筒上方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连接有雨水落水管,所述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雨水落水管输出端的下方,所述雨水收集筒上方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过滤网和雨水收集筒的内壁清洁的清洁孔,所述清洁孔上设置有孔盖,所述雨水收集筒的下方设置有出水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筒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筒底,所述锥形筒底位于所述出水管的下侧,且该锥形筒底的底部连接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上设置有阀门。
[0007]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筒的上方连接有雨水溢流管。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向所述清洁孔延伸的滑槽,所述过滤网的两侧与所述滑槽滑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清洁孔与所述孔盖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包括套环、支撑耳和称重传感器和安装座,所述套环套接固定在所述雨水收集筒外,所述支撑耳的一端支撑在所述套环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称重传感器上,所述称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网报警装置,所述过滤网报警装置包括电源、报警器、缸体、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浮杆,所述过滤网的中部向下凹陷,所述缸体安装在所述雨水收集筒上,所述浮杆向所述过滤网内延伸,所述浮杆滑竖直接在所述缸体内,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相对设置在所述缸体上,所述浮杆的上端设置有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导电层,所述电源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报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电片连接,所述电源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电片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浮杆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上端设置有空心浮球。
[0013]进一步的,所述缸体与所述雨水收集筒以上下位置可调的方式螺纹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本技术的雨水集蓄利用装置可以有效实现雨水的收集、过滤和再利用,其中,抽屉式过滤网和清洁孔的设计相辅相成,一方面可以通过清洁孔对过滤网上的杂物进行清理、过滤网更换,保证过滤性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清洁孔对雨水收集筒的及时清理;同时,锥形筒底便于对雨水收集筒的清洗。进一步,称重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座上,从而,用户可以及时知道雨水收集筒的重量,也便于联网检测区域集水总量,便于智能化利用;而当过滤网内堆积的树叶等杂物堆积过多或者堵塞网孔时,流入的雨水的位于过滤网内的水位会上升进而驱动浮杆向上运动,进而同时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接触,此时电路导通,安装在室内的报警器报警,提醒用户去清理过滤网,从而达到及时清理的目的。
[0016]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雨水集蓄利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公开的雨水集蓄利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公开的雨水集蓄利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公开的过滤网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雨水收集筒;2、过滤腔;3、雨水落水管;4、过滤网;5、清洁孔;6、孔盖;7、出水管;8、锥形筒底;9、放空管;10、雨水溢流管;11、滑槽;12、称重装置;13、套环;14、支撑耳;15、称重传感器;16、安装座;17、过滤网报警装置;18、电源;19、报警器;20、缸体;21、第一导电片;22、第二导电片;23、浮杆;24、导电层;25、空心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集蓄利用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筒1,雨水收集筒1的容积约300L,圆柱高约1米,圆柱直径约0.6米,雨水收集筒1上方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腔2,过滤腔2连接有雨水落水管3,过滤腔2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4,过滤网4位于雨水落水管3输出端的下方,雨水收集筒1上方的另一侧设置有对过滤网4和雨水收集筒1的内壁清洁的清洁孔5,清洁孔5的位置高于过滤网4,从而方便手伸入清洁孔5取出过滤网4或者清理过滤网4上的树叶、碎石等杂物,当雨水收集筒1内出现腐臭或桶壁出现青苔时,可通过顶端的清洁孔5对雨水收集筒1进行清扫,雨水收集筒1内的污水通过开启底端的放空管9的阀门流出。清洁孔5上设置有孔盖6,清洁孔5与孔盖6螺纹连接,雨水收集筒1的下方设置有出水管
7,出水管7连接接绿化、道路浇洒等管道,使雨水得到充分利用。
[0027]在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筒1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筒底8,锥形筒底8位于出水管7的下侧,且该锥形筒底8的底部连接有放空管9,放空管9上设置有阀门,正常情况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其中,设计成圆锥底的好处是便于雨水收集筒1的清洗。
[0028]在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筒1的上方连接有雨水溢流管10,当雨水收集筒1雨水集满的时候,多余的雨水可通过雨水溢流管10溢出。
[0029]在本实施例中,过滤腔2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向清洁孔5延伸的滑槽11,过滤网4与滑槽11滑接,要更换时,直接经过清洁孔5抽出过滤网4即可,从而通过该种抽屉式结构实现过滤网4的快速更换。
[0030]实施例二:
[0031]如图2所示,本实施的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称重装置12,称重装置12包括一个套环13、四个支撑耳14和四个称重传感器15和四个安装座16,套环13焊接固定在雨水收集筒1外,支撑耳14的一端支撑在套环13上,另一端安装在称重传感器15上,称重传感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集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筒(1),所述雨水收集筒(1)上方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腔(2),所述过滤腔(2)连接有雨水落水管(3),所述过滤腔(2)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位于所述雨水落水管(3)输出端的下方,所述雨水收集筒(1)上方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过滤网(4)和雨水收集筒(1)的内壁清洁的清洁孔(5),所述清洁孔(5)上设置有孔盖(6),所述雨水收集筒(1)的下方设置有出水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集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筒(1)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筒底(8),所述锥形筒底(8)位于所述出水管(7)的下侧,且该锥形筒底(8)的底部连接有放空管(9),所述放空管(9)上设置有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集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筒(1)的上方连接有雨水溢流管(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集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2)的底部设置有向所述清洁孔(5)延伸的滑槽(11),所述过滤网(4)的两侧与所述滑槽(11)滑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集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孔(5)与所述孔盖(6)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雨水集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称重装置(12),所述称重装置(12)包括套环(13)、支撑耳(14)和称重传感器(15)和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怀光,李芳,盛东,徐幸仪,胡春艳,山红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