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屏像素结构、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78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适用于LED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LED屏像素结构,所述LED屏像素结构包括LED像素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LED像素单元上方的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包括朝向所述LED像素单元的内光学面以及与所述内光学面相对的外光学面,所述LED像素单元发出的光线依次穿过所述内光学面和所述外光学面,所述外光学面表面平坦且所述外光学面形成有菲涅尔透镜结构,所述内光学面为非光滑的粗糙面结构,所述扩散层由透明的光学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能够解决现有的LED显示屏的扩散层反光强烈且不能设置3D偏光膜,以及光的透过率较低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屏像素结构、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0001]本技术属于LED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LED屏像素结构、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技术介绍

[0002]LED显示屏具有高亮度、寿命长、性能稳定性好等优点,一开始主要用于户外广告宣传,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LED显示屏像素尺寸越做越小,LED显示屏也渐渐投入室内显示应用,可以在更近的观看距离使用。为了避免观看距离太近而出现“纱窗效应”,我们需要将LED像素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扩散,达到提高像素饱满度的效果,因此往往需要设置扩散层。然而现有的像素点扩散技术中的LED显示屏存在亮度不均匀、画面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另外,由北京环宇蓝博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申请的中国技术专利CN201820619431.X中,对应单个LED发光体罩设有灯罩单元,灯罩单元包括位于LED发光体上方的散射部并且散射部的外表面为远离LED发光体拱起的拱形形状,然而拱形的散射部外表面容易形成强烈的反光,并且拱形的散射部外表面上也不能设置3D偏光膜从而影响LED显示屏的3D效果。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反光通常会在扩散层内增加吸光材料,但是这样又会降低光的透过率,浪费光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ED屏像素结构、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旨在解决现有的LED显示屏的扩散层反光强烈且不能设置3D偏光膜,以及光的透过率较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屏像素结构,所述LED屏像素结构包括LED像素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LED像素单元上方的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包括朝向所述LED像素单元的内光学面以及与所述内光学面相对的外光学面,所述LED像素单元发出的光线依次穿过所述内光学面和所述外光学面,所述外光学面表面平坦且所述外光学面形成有菲涅尔透镜结构,所述内光学面为非光滑的粗糙面结构,所述扩散层由透明的光学材料制成。
[0005]进一步地,所述扩散层的厚度为0.5mm~10mm。
[0006]进一步地,所述内光学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凹陷结构;或所述内光学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凸出物。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凹陷结构或凸出物的尺寸为5

200μm。
[0008]进一步地,所述LED屏像素结构还包括依次叠设在所述扩散层上的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和线偏光片。
[0009]进一步地,所述LED屏像素结构还包括叠设在所述线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一侧的第二四分之一波片,所述LED像素单元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线偏光片以及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包括第一偏振区域和第二偏振区域,所述LED像
素单元包括第一LED像素单元和第二LED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偏振区域和所述第二偏振区域分别与所述第一LED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LED像素单元相对应,所述第一偏振区域和所述第二偏振区域的偏振态正交。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偏振区域和所述第二偏振区域呈阵列分布。
[0012]进一步地,所述LED屏像素结构还包括挡墙,所述挡墙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LED像素单元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LED像素单元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一LED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LED像素单元之间。
[001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LED显示模组,所述LED显示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LED屏像素结构。
[001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LED显示屏,所述LED显示屏包括如上所述的LED显示模组。
[0015]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扩散层的外光学面表面平坦,因此在外光学面上可以设置3D偏光膜,平坦表面结构还可减少外光学面对外界光线的反射。不仅如此,由透明的光学材料制成的扩散层可以提高光的透过率,避免浪费光能量,扩散层的外光学面由于形成有菲涅尔透镜结构,结合内光学面的非光滑的粗糙面结构,可增强光线的扩散效果,提高LED像素发光点的饱满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LED屏像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LED屏像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LED屏像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中第一延迟区域和第二延迟区域平面排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0021]1、LED像素单元;2、扩散层;21、内光学面;22、外光学面;221、菲涅尔透镜结构;3、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线偏光片;5、第二四分之一波片;51、第一偏振区域;52、第二偏振区域;11、第一LED像素单元;12、第二LED像素单元;6、挡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屏像素结构,LED屏像素结构包括LED像素单元1以及设置在LED像素单元1上方的扩散层2,扩散层2包括朝向LED像素单元1的内光学面21以及与内光学面21相对的外光学面22,LED像素单元1发出的光线依次穿过内光学面21和外光学面22,外光学面22表面平坦且外光学面22形成有菲涅尔透镜结构221,即形成多个按照尺寸从小到大排布的同心圆锯齿型凹槽,内光学面21为非光滑的粗糙面结构,扩散层2由透明的光学材料制成。
[0024]本技术的扩散层2的外光学面22表面平坦,因此在外光学面22上可以设置3D偏光膜,平坦表面结构还可减少外光学面22对外界光线的反射。不仅如此,由透明的光学材
料制成的扩散层2可以提高光的透过率,避免浪费光能量,扩散层2的外光学面22由于形成有菲涅尔透镜结构221,结合内光学面21的非光滑的粗糙面结构,可增强光线的扩散效果,提高LED像素发光点的饱满度。
[0025]本实施例中,扩散层2的厚度为0.5mm~10mm,该厚度使得光线在扩散层2内可充分扩散,进一步增强光线的扩散效果。可选的,扩散层2的材料可以采用光学玻璃、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等,本实施例对扩散层2的材料不做限制,只要能实现透光即可。
[0026]扩散层2的内光学面21上设置有多个不规则间隔排布的凹陷结构,从而使得内光学面21形成非光滑的粗糙面结构,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内光学面21上设置多个不规则间隔排布的凸出物,同样能够在内光学面21上形成粗糙效果。本实施中,凹陷结构或凸出物的尺寸为5

200μm。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屏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屏像素结构包括LED像素单元(1)以及设置在所述LED像素单元(1)上方的扩散层(2),所述扩散层(2)包括朝向所述LED像素单元(1)的内光学面(21)以及与所述内光学面(21)相对的外光学面(22),所述LED像素单元(1)发出的光线依次穿过所述内光学面(21)和所述外光学面(22),所述外光学面(22)表面平坦且所述外光学面(22)形成有菲涅尔透镜结构(221),所述内光学面(21)为非光滑的粗糙面结构,所述扩散层(2)由透明的光学材料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屏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2)的厚度为0.5mm~1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屏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光学面(2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凹陷结构;或所述内光学面(2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凸出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屏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或凸出物的尺寸为5

200μ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屏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屏像素结构还包括依次叠设在所述扩散层(2)上的第一四分之一波片(3)和线偏光片(4)。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屏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屏像素结构还包括叠设在所述线偏光片(4)远离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业李艳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时代华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