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以及包括铰链的智慧穿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358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铰链以及包括铰链的智慧穿戴装置。所述铰链包括一第一连接件、一第二连接件、一第一弹性件、一第二弹性件。第二连接件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第一弹性件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第二弹性件连接于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带动第二弹性件相对于第二连接件转动。第一弹性件在一第一极限位置与一第二极限位置之间转动。第一弹性件在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二弹性件被压缩。第二弹性件被压缩。第二弹性件被压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链以及包括铰链的智慧穿戴装置


[0001]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铰链(hinge),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智慧穿戴装置(smart wearable device)的铰链。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穿戴装置蔚为风潮,例如,智慧眼镜。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VR)技术、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等可应用于智慧穿戴装置。
[0003]头宽(head breadth/head width)往往因人而异。使用者在配戴智慧穿戴装置(smart wearable device)时,通常需要调整智慧穿戴装置以配合头宽。然而,现今的智慧穿戴装置可能太紧或太松,导致使用者使用不便甚至感到不适。因此,如何调整智慧穿戴装置以配合使用者的头宽至关重要。
[0004]除此之外,现今的智慧穿戴装置通常并无法被折叠,导致不便收纳,故不利于携带。因此,如何收纳智慧穿戴装置亦值得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一些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铰链。铰链包括一第一连接件、一第二连接件、一第一弹性件、一第二弹性件。第二连接件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第一弹性件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第二弹性件连接于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带动第二弹性件相对于第二连接件转动。第一弹性件在一第一极限位置与一第二极限位置之间转动。第一弹性件在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二弹性件被压缩。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包括一收合止挡部,且第一弹性件在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二弹性件接触收合止挡部。或者,第一弹性件自第一极限位置移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二弹性件与第二连接件互相干涉。或者,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形成一体状。或者,铰链更包括穿过第一连接件的一插销。或者,第二连接件更包括一连接部,插销与连接部之间的一距离保持不变。或者,铰链更包括固定第一连接件的部分与第二连接件的部分的一固定件。或者,插销的中心轴与固定件的中心轴彼此重叠。
[0007]根据一些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智慧穿戴装置。智慧穿戴装置包括一主体、一臂部、一铰链。铰链包括一第一连接件、一第二连接件、一第一弹性件、一第二弹性件。第一连接件设置于臂部。第二连接件设置于主体。第一弹性件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第二弹性件连接于第一弹性件。臂部通过铰链而可朝向以及远离主体的中心点转动。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包括一张开止挡部,当臂部接触张开止挡部时,臂部无法继续远离主体的中心点转动,且第二弹性件被压缩。
【附图说明】
[0009]当阅读所附图式时,从以下的详细描述能最佳理解本技术的各方面。应注意的是,根据业界的标准作法,各种特征并未按照比例绘制。事实上,可任意的放大或缩小元
件的尺寸,以做清楚的说明。
[0010]图1是智慧穿戴装置的立体图。
[0011]图2是铰链的立体图。
[0012]图3是铰链的分解图。
[0013]图4是智慧穿戴装置在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0014]图5是智慧穿戴装置以及铰链在初始状态的俯视图。
[0015]图6是铰链在初始状态的俯视图。
[0016]图7是智慧穿戴装置以及铰链在第一极限状态的俯视图。
[0017]图8是铰链在第一极限状态的俯视图。
[0018]图9是智慧穿戴装置以及铰链在第二极限状态的俯视图。
[0019]图10是铰链在第二极限状态的俯视图。
[0020]【符号说明】
[0021]1:智慧穿戴装置
[0022]10:主体
[0023]13:张开止挡部
[0024]15:主体的中心点
[0025]20:臂部
[0026]100:铰链
[0027]110:第一连接件
[0028]111:第一连接件的柱状部
[0029]112: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部
[0030]113: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孔
[0031]114:第一连接件的容纳部
[0032]115:第一连接件的容纳开口
[0033]116:第一连接件的定位部
[0034]120:第一弹性件
[0035]121:第一弹性件的弯曲部
[0036]122:第一弹性件的穿越部
[0037]123:第一弹性件的连接部
[0038]125:第一弹性件的定位部
[0039]130:固定件
[0040]131:固定件的中心轴
[0041]140:插销
[0042]141:插销的中心轴
[0043]150:第二弹性件
[0044]160:第二连接件
[0045]161:第二连接件的容纳部
[0046]162:第二连接件的连接部
[0047]163:第二连接件的弯曲部
[0048]170:紧固件
[0049]1621: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孔
[0050]1631:收合止挡部
[0051]A0,A1,A2:角度
[0052]D1,D2:方向
[0053]L:距离
[0054]P: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以下的揭露内容提供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范例以实施本技术的不同特征。以下叙述各个构件以及排列方式的实施例或范例,以简化本技术。例如,若本说明书叙述了第一特征形成于第二特征的上方,即表示可包含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是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亦可包含了有附加特征形成于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而使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未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以及申请专利范围中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并没有顺序上的先后关系,其仅用于标示区分两个具有相同名字的不同元件。除此之外,在本技术的不同范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符号或字母。
[0056]除此之外,空间相关用词,例如:「下方」、「上方」等用词,是为了便于描述图式中元件或特征与其他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除了在图式中绘示的方位外,该多个空间相关用词意欲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方位。装置可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则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关词亦可依此相同解释。
[0057]在本说明书中,用语「约」通常表示在给定值的20%之内,较佳是10%之内,且更佳是5%之内。且在此的给定值或给定数量为大约的数量,亦即在没有特定说明的情况下,仍可隐含「约」的含义。
[0058]请先参考图1。图1是一智慧穿戴装置1的立体图。智慧穿戴装置1可为一智慧眼镜,例如,一虚拟实境眼镜(VR glasses)或一扩增实境眼镜(AR glasses)。智慧穿戴装置1包括一主体10、至少一臂部20(例如,左臂部以及右臂部)、一铰链100。在图1中,仅指出铰链100的设置位置,并未绘示铰链100的结构。
[0059]主体10可包括镜片、鼻垫等元件。主体10包括一中心点15。使用者在配戴智慧穿戴装置1时,主体10位于使用者的双眼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连接件;一第二连接件,连接于该第一连接件;一第一弹性件,连接于该第一连接件;以及一第二弹性件,连接于该第一弹性件;其中该第一弹性件带动该第二弹性件相对于该第二连接件转动,该第一弹性件在一第一极限位置与一第二极限位置之间转动,且该第一弹性件在该第一极限位置时,该第二弹性件被压缩。2.如权利要求1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件包括一收合止挡部,且该第一弹性件在该第二极限位置时,该第二弹性件接触该收合止挡部。3.如权利要求1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件自该第一极限位置移动至该第二极限位置时,该第二弹性件与该第二连接件互相干涉。4.如权利要求1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件与该第二弹性件形成一体状。5.如权利要求1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插销,穿过该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隆陈文培吴佳惠林珈汶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