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负离子抗菌顶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52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负离子抗菌顶棚,包括顶棚本体、抗菌面料层、隔热层、隔音层、缓冲层和固定层,所述抗菌面料层的一侧与所述缓冲层的一侧粘接固定,所述缓冲层的另一侧与所述隔音层的一侧粘接固定,所述隔音层的另一侧与所述隔热层的一侧粘接固定,所述隔热层的另一侧粘接固定在所述固定层的底部,所述固定层的上部开设有滑槽,所述顶棚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抗菌面料层设置为银离子无纺布层,所述抗菌面料层设置为最外层,所述抗菌面料层远离缓冲层的一侧喷涂有负离子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车厢内的细菌进行杀灭,可以释放负氧离子,提升车内舒适度,同时去除车内气味,优化车内空气VOC。优化车内空气VOC。优化车内空气VO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负离子抗菌顶棚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顶棚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负离子抗菌顶棚。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车内空气质量对于民众健康出行的影响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家轿的重要考量指标,对于车企而言,汽车空气质量的改善也将是中国汽车行业新的竞争领域。
[0003]现有的汽车顶棚不能对车厢内的细菌以及空气进行净化,不利于提高司机和乘客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负离子抗菌顶棚,可以对车厢内的细菌进行杀灭,可以释放负氧离子,提升车内舒适度,同时去除车内气味,优化车内空气VOC,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汽车负离子抗菌顶棚,包括顶棚本体、抗菌面料层、隔热层、隔音层、缓冲层和固定层,所述抗菌面料层的一侧与所述缓冲层的一侧粘接固定,所述缓冲层的另一侧与所述隔音层的一侧粘接固定,所述隔音层的另一侧与所述隔热层的一侧粘接固定,所述隔热层的另一侧粘接固定在所述固定层的底部,所述固定层的上部开设有滑槽,所述顶棚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抗菌面料层设置为银离子无纺布层,所述抗菌面料层设置为最外层,所述抗菌面料层远离缓冲层的一侧喷涂有负离子层。
[0007]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层设置为纳基隔热软毡隔热层。
[000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音层设置为波峰吸音海绵隔音层。
[0009]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设置为硅胶缓冲层。
[0010]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层设置为真空隔热板。
[0011]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滑块的侧壁与所述滑槽的内壁间隙滑动配合,且间隙不大于0.01mm。
[00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中,通过抗菌面料层的使用,可以对车厢内的细菌进行杀灭,并且通过负离子层的使用,可以释放负氧离子,提升车内舒适度,同时去除车内气味,优化车内空气VOC。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抗菌面料层仰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隔热层剖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滑槽侧视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顶棚本体;2、抗菌面料层;3、隔热层;4、隔音层;5、缓冲层;6、固定层;7、滑槽;8、滑块;9、负离子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说明书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汽车负离子抗菌顶棚,包括顶棚本体1、抗菌面料层2、隔热层3、隔音层4、缓冲层5和固定层6,顶棚本体1焊接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抗菌面料层2的一侧与所述缓冲层5的一侧粘接固定,所述缓冲层5的另一侧与所述隔音层4的一侧粘接固定,所述隔音层4的另一侧与所述隔热层3的一侧粘接固定,所述隔热层3的另一侧粘接固定在所述固定层6的底部,隔热层3的边缘与车架和顶棚本体1固定粘接,所述固定层6的上部开设有滑槽7,所述顶棚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与所述滑槽7滑动配合,所述抗菌面料层2设置为银离子无纺布层,所述抗菌面料层2设置为最外层,所述抗菌面料层2远离缓冲层5的一侧喷涂有负离子层9,通过抗菌面料层2的使用,可以对车厢内的细菌进行杀灭,并且通过负离子层9的使用,可以释放负氧离子,提升车内舒适度,同时去除车内气味,优化车内空气VOC。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层3设置为纳基隔热软毡隔热层,通过隔热层3的使用,可以使空气分子锁闭在纳米气孔之内,使得静止空气分子之间的微小对流传热作用消失,从而可以将车厢外部的热量隔绝,降低车厢内部的温度,所述隔音层4设置为波峰吸音海绵隔音层,通过隔音层4的使用,可以大量吸收射入的声波能量,可以使声波衰减,并且可以隔热,所述缓冲层5设置为硅胶缓冲层,通过缓冲层5的使用,可以使司机或乘客在头部与车顶碰撞时,对碰撞能量进行吸收,降低对司机或乘客的损害,所述固定层6设置为真空隔热板,通过固定层6的使用,可以对阻挡外界的热量传导,并且可以对外界的噪声进行阻隔,所述滑块8的侧壁与所述滑槽7的内壁间隙滑动配合,且间隙不大于0.01mm,方便固定层6安装。
[0024]结构原理:通过抗菌面料层2的使用,可以对车厢内的细菌进行杀灭,并且通过负离子层9的使用,可以释放负氧离子,提升车内舒适度,同时去除车内气味,优化车内空气VOC,通过隔热层3的使用,可以使空气分子锁闭在纳米气孔之内,使得静止空气分子之间的微小对流传热作用消失,从而可以将车厢外部的热量隔绝,降低车厢内部的温度,通过隔音层4的使用,可以大量吸收射入的声波能量,可以使声波衰减,并且可以隔热,通过缓冲层5的使用,可以使司机或乘客在头部与车顶碰撞时,对碰撞能量进行吸收,降低对司机或乘客的损害,通过固定层6的使用,可以对阻挡外界的热量传导,并且可以对外界的噪声进行阻隔。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负离子抗菌顶棚,包括顶棚本体(1)、抗菌面料层(2)、隔热层(3)、隔音层(4)、缓冲层(5)和固定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面料层(2)的一侧与所述缓冲层(5)的一侧粘接固定,所述缓冲层(5)的另一侧与所述隔音层(4)的一侧粘接固定,所述隔音层(4)的另一侧与所述隔热层(3)的一侧粘接固定,所述隔热层(3)的另一侧粘接固定在所述固定层(6)的底部,所述固定层(6)的上部开设有滑槽(7),所述顶棚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与所述滑槽(7)滑动配合,所述抗菌面料层(2)设置为银离子无纺布层,所述抗菌面料层(2)设置为最外层,所述抗菌面料层(2)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矫振铎李响纪红耿福玲高锐张雪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晟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