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加工耐磨损的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47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加工耐磨损的密封圈,该密封圈包括圆环形的塑胶骨架,在所述塑胶骨架的外侧对应设有液态包胶,在所述液态包胶内对应设有多个过水孔,在所述液态包胶上设有若干个贯穿的液态包胶和塑胶骨架的定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易加工耐磨损的密封圈的塑胶骨架坚韧有弹性,可以直接成型,液态包胶可直接粘结,容易加工且耐磨损,预设有定位柱为产品定位在电机上,起到稳定产品定位,提高与电机的密封效果,预留过水孔作为介质输送区域,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加工耐磨损的密封圈


[0001]本技术涉及密封圈领域,尤其是一种易加工耐磨损的密封圈。

技术介绍

[0002]现市面的密封圈多数为橡胶制品或橡胶铁件制品组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包装、产品安装都存在产品材料的气味。橡胶铁件制品的密封件,回弹性差,铁件易变形,铁件在冲切中存在铁屑残留,在生产中,易损伤模具,造成模具损伤。橡胶铁件制品工序要增加铁件涂胶后才与材料相粘接,增加了生产涂胶工序,常规的产品生产出来会有毛边,需要进行产品撕边,增加了双道上产工序大大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橡胶制品的密封件使用段时间后回弹性差,易磨损。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易加工耐磨损的密封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易加工耐磨损的密封圈。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0005]一种易加工耐磨损的密封圈,该密封圈包括圆环形的塑胶骨架,在所述塑胶骨架的外侧对应设有液态包胶,在所述液态包胶内对应设有多个过水孔,在所述液态包胶上设有若干个贯穿的液态包胶和塑胶骨架的定位柱。
[0006]所述液态包胶包括上液态包胶和下液态包胶,所述上液态包胶和下液态包胶分别设置在塑胶骨架的两侧。
[0007]所述过水孔以塑胶骨架的轴为中心对称点呈中心对称设置在液态包胶内。
[0008]所述过水孔为中心对称设置的十个。
[0009]所述定位柱为非对称设置的一对。
[0010]所述定位柱设置在相邻过水孔之间的空隙内。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br/>[0012]本技术一种易加工耐磨损的密封圈的塑胶骨架坚韧有弹性,可以直接成型,液态包胶可直接粘结,容易加工且耐磨损,预设有定位柱为产品定位在电机上,起到稳定产品定位,提高与电机的密封效果,预留过水孔作为介质输送区域,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易加工耐磨损的密封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易加工耐磨损的密封圈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为塑胶骨架,2为液态包胶,21为上液态包胶,22为下液态包胶,3为过水孔,4为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2所示,一种易加工耐磨损的密封圈,该密封圈包括圆环形的塑胶骨架1,在所述塑胶骨架1的外侧对应设有液态包胶2,在所述液态包胶2内对应设有多个过水孔3,在所述液态包胶2上设有若干个贯穿的液态包胶2和塑胶骨架1的定位柱4。
[0018]所述液态包胶2包括上液态包胶21和下液态包胶22,所述上液态包胶21和下液态包胶22分别设置在塑胶骨架1的两侧。液态包胶的材质采用LSR液体硅胶,无毒无气味,材料回弹性好,耐磨损,采用LSR自粘接材料,塑胶骨架1的材质选用PPA,坚韧有弹性,生产直接成型,无毛刺。塑胶骨架1可以直接包胶,产品为无毛边开发,省去骨架涂胶和产品撕边工序,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9]所述过水孔3以塑胶骨架1的轴为中心对称点呈中心对称设置在液态包胶2内。所述过水孔3为中心对称设置的十个。所述定位柱4为非对称设置的一对。所述定位柱4设置在相邻过水孔3之间的空隙内。定位柱4的非对称设置可以更好的定位。经过实验检测,本申请的产品符合VDA 19.1的清洁度检测标准,更符合绿色环保的相关要求。
[0020]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加工耐磨损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该密封圈包括圆环形的塑胶骨架(1),在所述塑胶骨架(1)的外侧对应设有液态包胶(2),在所述液态包胶(2)内对应设有多个过水孔(3),在所述液态包胶(2)上设有若干个贯穿的液态包胶(2)和塑胶骨架(1)的定位柱(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加工耐磨损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包胶(2)包括上液态包胶(21)和下液态包胶(22),所述上液态包胶(21)和下液态包胶(22)分别设置在塑胶骨架(1)的两侧。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加水钟伟杨景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万新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