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343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菌类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包括蓄水盒,蓄水盒的一侧设置有排水部件,固定筒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固定筒内放置有半圆片,半圆片的下端从固定筒内延伸下去固定有底板,限位环位于壳体的底部,底板的上方放置有圆柱形珍珠棉,圆柱形珍珠棉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定位部件,圆柱形珍珠棉的上方从固定筒内延伸出去,半圆片的上端从固定筒内延伸出去并固定连接有操作环,操作环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件。此装置当半圆片旋转半圈后,使得半圆片覆盖在开口上时,从而达到了对土壤进行阻隔的目的,然后取出圆柱形珍珠棉进行更换,防止了在取出圆柱形珍珠棉时,土壤会落入到固定筒内。土壤会落入到固定筒内。土壤会落入到固定筒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菌类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菌类植物是个庞大的家族,它无处不在。现在,已知的菌类大约有10多万种。菌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一般不具有叶绿素等色素,大多营异养生活。菌类植物可分为粘菌门和真菌门两类彼此并无亲缘关系的生物。其中粘菌是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生物。它在营养期为裸露的、无细胞壁、多核的原生质团,称变形体(与变形虫相似)。但在繁殖期,它可产生具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又具真菌的性状。
[0003]授权公开号为CN206227067U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此技术中,在更换吸水棉套时,需要借助外部的工具来对吸水棉套进行更换,这样比较繁琐,同时工具容易丢失,不方便人们进行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包括蓄水盒,所述蓄水盒的一侧设置有排水部件,所述蓄水盒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等距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壳体内的底部安装有纱网,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固定筒,并且固定筒的底部贯穿壳体的底部,所述固定筒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固定筒内放置有半圆片,所述半圆片的下端从固定筒内延伸下去固定有底板,所述半圆片的侧面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底板的上方放置有圆柱形珍珠棉,所述圆柱形珍珠棉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定位部件,所述圆柱形珍珠棉的上方从固定筒内延伸出去,所述半圆片的上端从固定筒内延伸出去并固定连接有操作环,所述操作环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件。
[0006]优选的,所述蓄水盒的底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固定有脚垫,所述脚垫的底部从固定环内延伸出去。
[0007]优选的,所述排水部件包括固定在蓄水盒一侧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蓄水盒的侧面还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内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板。
[0008]优选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开设在圆柱形珍珠棉中心处的矩形槽,所述底板的上方中心处固定有矩形块,并且矩形块位于矩形槽内。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端的固定板和对称设置在操作环侧面的弧形槽,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固定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一端固定有端盖,所述圆筒内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圆筒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
贯穿端盖并设置在其中一个弧形槽内。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在固定筒内放置土壤,通过土壤达到培养的目的,纱网的设置,防止了土壤通过通孔漏到蓄水盒内,在使用的过程中,向土壤上浇水,多余的水,通过通孔漏到蓄水盒内,将固定筒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半圆片在固定筒内进行转动,半圆片下端的底板用于对圆柱形珍珠棉进行托举,圆柱形珍珠棉的下端位于蓄水盒内,通过圆柱形珍珠棉对蓄水盒内的水进行吸取,圆柱形珍珠棉上部的一侧通过开口与土壤进行接触,使得圆柱形珍珠棉上的水分被土壤吸收,满足食用菌的培养。
[0012]2、使用者操作操作环,使得半圆片进行转动,当半圆片旋转半圈后,使得半圆片覆盖在开口上时,从而达到了对土壤进行阻隔的目的,然后取出圆柱形珍珠棉进行更换,防止了在取出圆柱形珍珠棉时,土壤会落入到固定筒内,方便了对圆柱形珍珠棉进行更换,节省了时间,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矩形块和矩形槽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纱网1、壳体2、通孔3、阀门4、排水管5、蓄水盒6、固定环7、脚垫8、透明玻璃板9、窗口10、固定筒11、开口12、圆柱形珍珠棉13、矩形块14、矩形槽15、半圆片16、底板17、限位环18、固定板19、弹簧20、移动块21、端盖22、弧形槽23、操作环24、顶杆25、圆筒26。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0]如图1

5所示的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包括蓄水盒6,蓄水盒6的底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固定环7,固定环7内固定有脚垫8,脚垫8的底部从固定环7内延伸出去,蓄水盒6的一侧设置有排水部件,排水部件包括固定在蓄水盒6一侧的排水管5,排水管5上固定安装有阀门4,蓄水盒6的侧面还设置有窗口10,窗口10内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板9,蓄水盒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壳体2,壳体2的底部等距设置有多个通孔3,壳体2内的底部安装有纱网1。
[0021]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固定环7和脚垫8的配合,方便对蓄水盒6进行支撑,同时,防止了蓄水盒6随意的进行移动,将固定筒11固定在蓄水盒6的上方,在固定筒11内放置土壤,通过土壤达到培养的目的,纱网1的设置,防止了土壤通过通孔3漏到蓄水盒6内,在使用的过程中,向土壤上浇水,多余的水,通过通孔3漏到蓄水盒6内,通过透明玻璃板9方便使用者向蓄水盒6内观察水的存量,当水过多时,打开阀门4,排水管5将多余的水排出。
[0022]壳体2的内壁上固定有固定筒11,并且固定筒11的底部贯穿壳体2的底部,固定筒1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12,固定筒11内放置有半圆片16,半圆片16的下端从固定筒11内延伸
下去固定有底板17,半圆片16的侧面固定有限位环18,限位环18位于壳体2的底部,底板17的上方放置有圆柱形珍珠棉13,圆柱形珍珠棉13与底板17之间设置有定位部件,定位部件包括开设在圆柱形珍珠棉13中心处的矩形槽15,底板17的上方中心处固定有矩形块14,并且矩形块14位于矩形槽15内,圆柱形珍珠棉13的上方从固定筒11内延伸出去。
[0023]实施方式具体为:将固定筒11固定在壳体2的内壁上,半圆片16在固定筒11内进行转动,半圆片16下端的底板17用于对圆柱形珍珠棉13进行托举,圆柱形珍珠棉13的下端位于蓄水盒6内,通过圆柱形珍珠棉13对蓄水盒6内的水进行吸取,圆柱形珍珠棉13上部的一侧通过开口12与土壤进行接触,使得圆柱形珍珠棉13上的水分被土壤吸收,满足食用菌的培养,将矩形块14固定在底板17的上方,圆柱形珍珠棉13套在矩形块14的上方,使得半圆片16转动时,能够使得圆柱形珍珠棉13同时进行转动。
[0024]半圆片16的上端从固定筒11内延伸出去并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包括蓄水盒(6),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盒(6)的一侧设置有排水部件,所述蓄水盒(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底部等距设置有多个通孔(3),所述壳体(2)内的底部安装有纱网(1),所述壳体(2)的内壁上固定有固定筒(11),并且固定筒(11)的底部贯穿壳体(2)的底部,所述固定筒(1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12),所述固定筒(11)内放置有半圆片(16),所述半圆片(16)的下端从固定筒(11)内延伸下去固定有底板(17),所述半圆片(16)的侧面固定有限位环(18),所述限位环(18)位于壳体(2)的底部,所述底板(17)的上方放置有圆柱形珍珠棉(13),所述圆柱形珍珠棉(13)与底板(17)之间设置有定位部件,所述圆柱形珍珠棉(13)的上方从固定筒(11)内延伸出去,所述半圆片(16)的上端从固定筒(11)内延伸出去并固定连接有操作环(24),所述操作环(2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盒(6)的底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内固定有脚垫(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立武范宇光吴秀玲刘凤霞金慧赵莹尹航代玉红张德文肖影黄祥童陈庆红牛丽君王群
申请(专利权)人:长白山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