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工程的生态耦合零排放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324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工程的生态耦合零排放治理装置,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MBR膜池、调节池和生态稳定塘,厌氧池和缺氧池的进水口分别连接有污水管道,出水口均连接至好氧池,好氧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好氧池出水口分别连接至缺氧池和沉淀池,沉淀池出水口连接至MBR膜池,MBR膜池连接有加药装置,MBR膜池出水口连接至调节池,调节池出水口连接至生态稳定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有利于补充地下水的生态湿地处理模式,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不需再向外界排水,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放。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工程的生态耦合零排放治理装置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工程的生态耦合零排放治理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0004]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大多采用二级处理工艺,城镇污水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后,出水中仍含有悬浮颗粒物、部分难分解有机污染物、植物性营养盐,还有可能还有细菌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的含量远高于地表水的水质标准,排入水体会造成水环境容量减小和水体污染。此外,城市污水具有水量大、水质稳定、回用时基建费用低等优点,对其进行深度处理,使之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减轻水体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水资源和水环境面临的危机。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一般可分为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生态法、耦合技术。其中,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混凝法、吸附法和过滤法等,生物法主要有生物滤池、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等,生态法包括人工湿地、稳定塘等。
[0005]传统A2O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也称为厌氧

缺氧

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A2O工艺的单泥系统中高效地完成脱氮和除磷两个过程,就会发生各种矛盾冲突,比如泥龄的矛盾、碳源竞争、硝酸盐及溶解氧(DO)残余干扰等。
[0006]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膜分离与生活处理有机结合的处理工艺,主要有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和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两种类型,其中,以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应用较为广泛。膜生物反应器具有出水水质良好、水质稳定、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是当今倍受国内外学者重视的一种水处理技术。但膜生物反应器容易发生膜的污染,膜使用寿命问题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增加膜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寻找有效控制膜污染和膜清洗方法是目前膜生物反应器研究的重点。陈宏秋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对山西山阴县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0007]目前,MBR膜生物反应器存在的技术问题有:生物除磷效果相对较低。A2O工艺存在的技术问题有:污泥龄矛盾(聚磷菌(PAOs)、反硝化菌和硝化菌等功能微生物混合生长于同一系统中,而各类微生物实现其功能最大化所需的泥龄不同,会彼此削弱净化效果);碳源竞争(脱氮除磷均需要消耗碳源且同时进行,两者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碳氮比、碳磷比低于理论值时,就会影响系统对氮、磷的脱除效果)。
[0008]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工程的生态耦合零排放治理装置,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MBR膜池、调节池和生态稳定塘,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的进水口分别连接有污水管道,出水口均连接至好氧池,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好氧池出水口分别连接至缺氧池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出水口连接至MBR膜池,所述MBR膜池连接有加药装置,MBR膜池出水口连接至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出水口连接至生态稳定塘。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池和生态稳定塘内均种植有水生植物。
[0011]优选的,所述生态稳定塘底部设有渗井。
[0012]优选的,所述加药装置内投加石灰石。
[0013]优选的,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中投加有填料。
[0014]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污水工程的生态耦合零排放治理装置,是一种利于补充地下水的生态湿地处理模式,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不需再向外界排水,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各种工艺最优化组合,实现了污水处理量与生态复合湿地存储量、下渗量之间的动态平衡模式。
[0015]附图说明:
[0016]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厌氧池;2

缺氧池;3

好氧池;4

沉淀池;5

MBR膜池;6

调节池;7

生态稳定塘;8

曝气装置;9

加药装置;10

水生植物;11

渗井;12

填料。
[0019]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污水工程的生态耦合零排放治理装置,包括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3、沉淀池4、MBR膜池5、调节池6和生态稳定塘7,所述厌氧池1和缺氧池2的进水口分别连接有污水管道,出水口均连接至好氧池3,所述好氧池3内设置有曝气装置8,好氧池3出水口分别连接至缺氧池2和沉淀池4,所述沉淀池4出水口连接至MBR膜池5,所述MBR膜池5连接有加药装置9,MBR膜池5出水口连接至调节池6,所述调节池6出水口连接至生态稳定塘7。
[0022]具体的,调节池6和生态稳定塘7内均种植有水生植物10。
[0023]具体的,生态稳定塘7底部设有渗井11。
[0024]具体的,加药装置9内投加石灰石。
[0025]具体的,缺氧池2和好氧池3中投加有填料12。
[0026]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污水工程的生态耦合零排放治理装置,即改良A2O工艺+MBR膜反应器+生态复合湿地的污水零排放技术。首先集合了MBR膜生物反应器、A2O工艺以及人工湿地净水效果,同时针对各处理环节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措施:采用改良A2O工艺,即原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厌氧池1和缺氧池2,以合理的分配用于厌氧释磷和缺氧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在好氧池3和缺氧池2中分别投加填料12,使该工艺兼具悬浮污泥和生物膜的优势,以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厌氧池1和缺氧池2的出水都直接进入好氧池3。在MBR膜生物反应器增加化学除磷环节(投加石灰石),进水水质波动较大的时候,保障出水水质。MBR膜池5出水进入生态复合湿地即调节池6和生态稳定塘7,水体中的氮磷等物质被水生植物10进一步吸收,水质得到保障,同时生态复合湿地具有下渗功能,经过湿地净化的水体可补给地下水。
[0027]污水经预处理之后按照1:1同时进入厌氧池1和缺氧池2,厌氧池1和缺氧池2的出
水进入好氧池3,好氧池3出水部分回流入缺氧池2,部分入沉淀池4,沉淀池4出水入MBR膜池5,MBR膜池5出水入调节池6,调节池6出水入生态稳定塘7,生态稳定塘7内的水体一部分蒸发、一部分下渗,一部分储存在塘内,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不需再向外界排水,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
[00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工程的生态耦合零排放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MBR膜池、调节池和生态稳定塘,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的进水口分别连接有污水管道,出水口均连接至好氧池,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好氧池出水口分别连接至缺氧池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出水口连接至MBR膜池,所述MBR膜池连接有加药装置,MBR膜池出水口连接至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出水口连接至生态稳定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元媛宋秋远郑玉萍曾海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清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