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温液冷板,包括下层板及上层板,下层板上设有流道,流道为下层板上的凹槽包括第一进液流道、第二进液流道及出液流道,第一进液流道、第二进液流道及出液流道均呈蛇形,下层板上还设有冷却液入口及冷却液出口,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的起始端汇合并与所述冷却液入口相连通,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的末端汇合并与出液流道的起始端相连通,出液流道设置在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液与出液之间的流动换热,改善流道内冷却液的温差,减少了模组之间的温差;在模组中心部分增大冷却液的流量,加强冷却液的换热能力,减小中心电芯和侧边电芯之间的温差。芯和侧边电芯之间的温差。芯和侧边电芯之间的温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温液冷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散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均温液冷板。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由多个模组组成,而模组由多个电芯堆叠组装起来,通常中间电芯温度较高,靠近模组侧边的温度较低。模组内电芯之间以及电池包内模组与模组之间的温差对电芯的寿命有重大的影响,现有技术在降低到整个电池包的温升的同时,兼顾电池之间的温差的效果不太理想。单一流动方向的流道势必会引起冷却介质温差,进而导致带热能力变差,电池温差变大,模组中心电芯与侧边电芯的温差兼顾也不太合理。
[0003]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的液冷板”,其公告号CN209626279U,包括:上液冷板,与所述上液冷板固定连接的下液冷板;所述上液冷板与所述下液冷板共同形成用于流动冷却液的流道;所述上液冷板背离下液冷板的一面设置有与动力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相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用于与所述动力电池相接触。该方案依靠凸台与动力电池相接触,提高了动力电池模组与液冷板的冷热交换效率,但是该方案中的流道为单一方向的平行流道,在换热过程中后段冷却液的温度会明显高于前段,引起冷却介质温差,进而导致带热能力变差,电池温差变大,对单一模组来说,模组中心电芯与侧边电芯存在温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在降低到整个电池包的温升的同时,兼顾电池之间的温差的效果不太理想,单一流动方向的流道势必会引起冷却介质温差,进而导致带热能力变差,电池温差变大同时模组中心电芯与侧边电芯的温差兼顾也不太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均温液冷板,降低电池包内电池温升的同时,通过冷却液流入与流出的流动换热,改善整个回路冷却介质的温差,减少模组之间的温差,通过增大流过中心电芯的冷却液流量,减小中心电芯和侧边电芯之间的温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均温液冷板,包括下层板及上层板,所述上层板上装设有进液管及出液管,所述下层板上设有流道,所述流道为下层板上的凹槽包括第一进液流道、第二进液流道及出液流道,所述第一进液流道、第二进液流道及出液流道均呈蛇形,所述下层板上还设有冷却液入口及冷却液出口,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的起始端汇合并与所述冷却液入口相连通,出液流道的末端与所述冷却液出口相连通,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的末端汇合并与出液流道的起始端相连通,第一进液流道、第二进液流道及出液流道构成模组冷却区域,出液流道设置在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之间,位于模组冷却区域的中部。
[0007]与冷却液入口连通的进液流道有两条,因此冷却液一分为二进入两条进液流道,第一及第二进液流道中的冷却液的流量相对于冷却液入口中的冷却液流量降低显著,第一进液流道、第二进液流道及出液流道均呈蛇形,增大了与电池模组的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
效果;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中的冷却液合流进入出液流道,出液流道中的冷却液流量增加,换热能力提高,在沿着模组的长度方向,模组中心的电芯发热较大,出液流道位于模组冷却区域的中部,可以有效降低模组中心电芯的发热量,减小中心电芯和侧边电芯之间的温差;蛇形流道提高了流道内冷却液与冷却液之间的换热,出液流道设置在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之间,实现出液流道与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间冷却液的换热,调节并均衡冷却液的温度,避免冷却液温差过大影响换热能力,也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模组与模组之间的温差。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的起始段与出液流道的末段平行相邻设置。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的起始段与出液流道的末段平行相邻设置,加强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中冷却液的换热,改善整个回路冷却液的温差,进一步减少了模组与模组之间的温差。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相邻设置。进一步加强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间冷却液的换热,改善冷却液温差。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进液流道、第二进液流道及出液流道的槽宽相同。第一及第二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的槽宽相同,因为出液流道内冷却液的流量明显大于第一及第二进液流道内冷却液的流量,所以出液流道内冷却液的流速显著增加,换热能力加强,可以有效降低模组中心电芯的发热量。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下层板上的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半圆筒状的流道为曲面,冷却液流动更加顺滑,减少冷却液对凹槽壁的冲击,减少能量损失。
[0012]作为优选,所述进液管及出液管与上层板密封固定连接。
[0013]作为优选,下层板为冲压成型件。相比于传统的管流道,直接冲压形成流道的制作工艺更加简单,不易存在漏液的情况。
[0014]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蛇形流道增加了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之间的换热,通过进液与出液之间的流动换热,改善流道内冷却液的温差,减少了模组之间的温差;(2)在模组中心部分增大冷却液的流量,加强冷却液的换热能力,减小中心电芯和侧边电芯之间的温差。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下层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上层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下层板
ꢀꢀ
2、第一进液流道
ꢀꢀ
3、第二进液流道
ꢀꢀ
4、出液流道
ꢀꢀ
5、冷却液入口
ꢀꢀ
6、冷却液出口
ꢀꢀ
7、上层板
ꢀꢀ
8、进液管
ꢀꢀ
9、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9]在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技术的一种均温液冷板,包括下层板1及上层板7,所述上层板与下层板焊接,上层板上装设有进液管8及出液管9,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通过铆接胀紧的方式与上层板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下层板为冲压成型件,下层板上冲压有多道凹槽,所述凹槽构成流道,所述流道包括第一进液流道2、第二进液流道3及出液流道4,
所述第一进液流道、第二进液流道及出液流道均呈蛇形,第一进液流道、第二进液流道及出液流道平行相邻设置,所述下层板上还设有冷却液入口5及冷却液出口6,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的起始端汇合并与所述冷却液入口相连通,所述冷却入口设置在下层板的右上角,出液流道的末端与所述冷却液出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液出口设置在下层板的右上部分且位于第一进液流道与第二进液流道之间,进液管位于冷却液入口的正上方并与冷却液入口连通,出液管位于冷却液出口的正上方并与冷却液出口连通,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的末端汇合并与出液流道的起始端相连通,出液流道的起始端位于下层板的左下角,第一进液流道、第二进液流道及出液流道的一个弯折段构成一个模组冷却区域,第一进液流道、第二进液流道及出液流道构成三个模组冷却区域,出液流道设置在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之间,位于每个模组冷却区域的中部;所述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液冷板,其特征是,包括下层板及上层板,所述上层板上装设有进液管及出液管,所述下层板上设有流道,所述流道为下层板上的凹槽包括第一进液流道、第二进液流道及出液流道,所述第一进液流道、第二进液流道及出液流道均呈蛇形,所述下层板上还设有冷却液入口及冷却液出口,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的起始端汇合并与所述冷却液入口相连通,出液流道的末端与所述冷却液出口相连通,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的末端汇合并与出液流道的起始端相连通,第一进液流道、第二进液流道及出液流道构成模组冷却区域,出液流道设置在第一进液流道及第二进液流道之间,位于模组冷却区域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红艳,李军,邵明顶,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