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机及烟机油路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85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机油路布置结构,包括由竖向风道和横向风道组成的排烟风道,排烟风道内设置对烟气进行抽送的排烟风机;排烟风道上设有,铺附于排烟风道的风道内壳壁,对其内积油进行导出的内油路,和贯穿排烟风机的风机壳壁,将风机壳壁上的积油导出的外置油路。烟机排烟风道内的油路为由内油路和外置油路组成的两条,内油路收集排烟风道的风道内壳壁上吸附的积油,经内油路导出。外置油路连通排烟风机,其导油端贯穿排烟风机的风机壳壁,将风机壳壁上积油导出,避免风机壳壁上油液堆积,通过内油路和外置油路的组合导油,对烟机排烟风道内部油污有效导出,保持排烟风道内部洁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油烟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油烟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油烟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烟机及烟机油路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油烟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烟机及烟机油路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轴流分体烟机由于烟道管路比较长,油烟经集烟腔上布置的油网通过,该油网可阻挡和收集大颗粒油烟粒子,而大部分小颗粒油烟粒子被风机抽送至外部烟道。
[0003]油烟粒子通过风机时,由于风机叶轮的离心力将小颗粒油烟粒子甩至风机腔壁上,最终堆积于风机腔壁底部,时间久了容易出现滴油、积油,进而导致滋生细菌和异味的问题。
[0004]因此,如何实现对烟机排油的有效除油,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机油路布置结构,以实现对烟机排油的有效除油;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油烟机。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烟机油路布置结构,包括由竖向风道和横向风道组成的排烟风道,所述排烟风道内设置对烟气进行抽送的排烟风机;
[0008]所述排烟风道上设有,铺附于所述排烟风道的风道内壳壁,对其内积油进行导出的内油路,
[0009]和贯穿所述排烟风机的风机壳壁,并将所述风机壳壁上的积油导出的外置油路。
[0010]优选地,在上述烟机油路布置结构中,所述排烟风机为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设置于所述横向风道的排烟末端;
[0011]所述横向风道和所述竖向风道之间设有密封连接二者的弧形风道接头。
[0012]优选地,在上述烟机油路布置结构中,所述横向风道设置由所述轴流风机至所述弧形风道接头下沉的导油倾角。
[0013]优选地,在上述烟机油路布置结构中,所述导油倾角为2
°
~5
°

[0014]优选地,在上述烟机油路布置结构中,所述外置油路与所述轴流风机之间设置有缓冲弯头。
[0015]优选地,在上述烟机油路布置结构中,所述缓冲弯头包括由所述轴流风机的壁厚方向向所述排烟末端折弯的第一缓冲弯头,和由连通所述第一缓冲弯头的外置油路向下折弯的第二缓冲弯头。
[0016]优选地,在上述烟机油路布置结构中,所述外置油路的积油导出端设置对所述风机壳壁导出的积油进行收集的第一油杯。
[0017]优选地,在上述烟机油路布置结构中,所述缓冲弯头包括由所述轴流风机的壁厚方向向所述竖向风道方向折弯的第一折弯弯头,
[0018]所述外置油路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折弯弯头,并与所述横向风道随型铺设的第一外置油路,和与所述竖向风道随型铺设的第二外置油路;
[0019]所述第一外置油路和所述第二外置油路之间设置连接二者的第二折弯弯头。
[0020]优选地,在上述烟机油路布置结构中,所述第一外置油路和所述第二外置油路安装于所述排烟风道的外壁面;
[0021]所述竖向风道的进烟端设置集烟罩,所述外置油路和所述内油路均连通至所述集烟罩内的主油杯。
[0022]一种油烟机,其排烟风道内设置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设置于所述排烟风道的出风端,所述排烟风道上设有的油路具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烟机油路布置结构。
[0023]本技术提供的烟机油路布置结构,包括由竖向风道和横向风道组成的排烟风道,排烟风道内设置对烟气进行抽送的排烟风机;排烟风道上设有,铺附于排烟风道的风道内壳壁,对其内积油进行导出的内油路,和贯穿排烟风机的风机壳壁,将风机壳壁上的积油导出的外置油路。烟机排烟风道内的油路为由内油路和外置油路组成的两条,内油路收集排烟风道的风道内壳壁上吸附的积油,经内油路导出。外置油路连通排烟风机,其导油端贯穿排烟风机的风机壳壁,将风机壳壁上积油导出,避免风机壳壁上油液堆积,通过内油路和外置油路的组合导油,对烟机排烟风道内部油污有效导出,保持排烟风道内部洁净。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烟机油路布置结构的第一布置结构主视图;
[0026]图2为图1中烟机油路布置结构的外置油路剖视图;
[0027]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烟机油路布置结构的第二布置结构主视图;
[0029]图5为图4中烟机油路布置结构的外置油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机油路布置结构,实现了对烟机排油的有效除油;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油烟机。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

图3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烟机油路布置结构的第一布置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烟机油路布置结构的外置油路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机油路布置结构,包括由竖向风道11和横向风道12组成的排烟风道1,排烟风道1内设置对烟气进行抽送的排烟风机2;排烟风道1上设有,铺附于排烟
风道1的风道内壳壁,对其内积油进行导出的内油路,和贯穿排烟风机2的风机壳壁,将风机壳壁上的积油导出的外置油路3。烟机排烟风道1内的油路为由内油路和外置油路3组成的两条,内油路收集排烟风道1的风道内壳壁上吸附的积油,经内油路导出。外置油路3连通排烟风机2,其导油端贯穿排烟风机2的风机壳壁,将风机壳壁上积油导出,避免风机壳壁上油液堆积,通过内油路和外置油路3的组合导油,对烟机排烟风道1内部油污有效导出,保持排烟风道内部洁净。
[0034]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排烟风机2为轴流风机,轴流风机设置于横向风道12的排烟末端;横向风道12和竖向风道11之间设有密封连接二者的弧形风道接头13。排烟风机2采用轴流风机,并与排烟风道1采用同轴布置结构,轴流风机设置于排烟风道1的管道排烟末端,该位置可布置于室内厨房吊顶4的顶部,有效降低烟机噪音。
[0035]烟机由集烟罩至排烟风机2为管道结构,竖向风道11将集烟罩5收集的油烟向上抽送,优选横向风道12安装于吊顶顶部,横向风道12和竖向风道11之间通过弧形风道接头13进行过渡。排烟风机2布置于排烟风道1的末端,油烟抽送过程中,油滴一部分吸附于排烟风道1的风道内壳壁上,一部分由排烟风机2的扇叶转动,甩至排烟风机1的风机内壁面上。
[0036]进一步地,在对吸附于排烟风道1内壁油液导出时,横向风道12设置由轴流风机至弧形风道接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机油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竖向风道和横向风道组成的排烟风道,所述排烟风道内设置对烟气进行抽送的排烟风机;所述排烟风道上设有,铺附于所述排烟风道的风道内壳壁,对其内积油进行导出的内油路,和贯穿所述排烟风机的风机壳壁,并将所述风机壳壁上的积油导出的外置油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机油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风机为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设置于所述横向风道的排烟末端;所述横向风道和所述竖向风道之间设有密封连接二者的弧形风道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机油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风道设置由所述轴流风机至所述弧形风道接头下沉的导油倾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机油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倾角为2
°
~5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机油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油路与所述轴流风机之间设置有缓冲弯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机油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弯头包括由所述轴流风机的壁厚方向向所述排烟末端折弯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闫茂松范强陈兴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