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秀宝专利>正文

一种胸外术后护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53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外术后护理器,其结构包括透气孔、肩带、按压头、沿轴框、粘扣,透气孔固定连接在粘扣内部,粘扣上焊接连接有肩带,且其内侧通过沿轴框安装有两个以上的按压头,在助力机构内部设置有纠偏装置和引导组件,利用纠偏装置和引导组件在连带扣外相配合,当不同排列的按压头会产生不同朝向的偏移时,将会接触到连带扣,使得连带扣向两侧延伸,在引导组件的正确推动下,保证纠偏装置扩张支撑在按压头外部,从而保证按压头会顺着正确方向回正。正。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术后护理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胸外科医疗设备领域,特别的,是一种胸外术后护理器。

技术介绍

[0002]手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的健康,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目的是医治或诊断疾病,如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等,在胸外手术后,为了保证患者胸部不会出现因外界撞击而导致的二次伤害,有时需要使用胸外术后护理器对患者进行保护操作,现有的胸外术后护理器,在进行呼吸训练时,由于胸部皮肤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得多个按压头会在按压的同时,不同排列的按压头会产生不同朝向的偏移并顺着其偏移方向回正,以致于在每一次呼吸后,按压头相互纠缠在一起,下次按压难以起到针对性的按压效果,降低设备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胸外术后护理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胸外术后护理器,其结构包括透气孔、肩带、按压头、沿轴框、粘扣,所述透气孔固定连接在粘扣内部,所述粘扣上焊接连接有肩带,且其内侧通过沿轴框安装有两个以上的按压头,所述沿轴框包括轨槽、套板、助力机构、基座,所述基座焊接连接在粘扣上,且其上方固定连接有轨槽,所述轨槽之间嵌接连接有套板,所述套板活动卡合在按压头外圆周,所述助力机构安装在轨槽的槽形结构内。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助力机构包括纠偏装置、引导组件、连带扣、隔顶座、外限片,所述纠偏装置与引导组件沿连带扣外圆周等距排列,所述隔顶座通过外限片过渡配合在轨槽内部,所述外限片为船形结构,其中部铰接连接在隔顶座两端和轨槽之间。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带扣的横截面呈四角星结构,其尖端间接配合在按压头外部,且底部固定连接在轨槽上。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纠偏装置包括囊括套、量位件、顶舌,所述囊括套为空心结构,其内部通过顶舌安装有量位件,所述顶舌尖端与连带扣尖端两侧滑动接触。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量位件包括反勾条、磨合带、弹簧、回扣,所述反勾条一端通过弹簧在外限片内侧过渡配合,另一端嵌接连接在顶舌内部,所述回扣与反勾条之间焊接连接有磨合带,所述磨合带滑动配合在囊括套内圆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分压件、堆叠袋、限压片、托座、活动槽,所述分压件安装在托座内侧,所述托座两侧固定连接有限压片,且托座之间通过堆叠袋活动卡合在活动槽内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压件包括固定层、支撑条、滚球、弓板、回正托,所述回正托固定连接在固定层底部,且其弧形底部在托座间接配合,所述固定层内部插嵌
连接有支撑条和弓板,所述支撑条之间焊接连接有滚球,所述弓板外表面与限压片过渡配合。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槽采用嵌接连接的方式垂直连接在隔顶座内侧,加强上方托座呈倒八字形对其内部固定推送受力。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球通过顶舌与囊括套外部间接配合,受囊括套中部凹陷结构限制下,使得滚球在固定范围内顺畅的滚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在助力机构内部设置有纠偏装置和引导组件,利用纠偏装置和引导组件在连带扣外相配合,当不同排列的按压头会产生不同朝向的偏移时,将会接触到连带扣,使得连带扣向两侧延伸,在引导组件的正确推动下,保证纠偏装置扩张支撑在按压头外部,从而保证按压头会顺着正确方向回正。
[0015]2、本专利技术因囊括套套接在量位件外部,给量位件提供了有良好的活动范围,可以有效量位件尖端缓解纠偏分力长时间的对抗作而产生的过量变形。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托座的不断靠近,将弓板折弯接触于限压片弧形一侧,可以对弓板所承受的力进行缓冲和分散,以防受力过于集中,无法对下一步工作进程做准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胸外术后护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沿轴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助力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纠偏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量位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引导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分压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透气孔

1、肩带

2、按压头

3、沿轴框

4、粘扣

5、轨槽

41、套板

42、助力机构

43、基座

44、纠偏装置

431、引导组件

432、连带扣

433、隔顶座

434、外限片

435、囊括套

1a1、量位件

1a2、顶舌

1a3、反勾条

a21、磨合带

a22、弹簧

a23、回扣

a24、分压件

2b1、堆叠袋

2b2、限压片

2b3、托座

2b4、活动槽

2b5、固定层

b11、支撑条

b12、滚球

b13、弓板

b14、回正托

b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胸外术后护理器,其结构包括透气孔1、肩带2、按压头3、沿轴框4、粘扣5,所述透气孔1固定连接在粘扣5内部,所述粘扣5上焊接连接有肩带2,且其内侧通过沿轴框4安装有两个以上的按压头3,所述沿轴框4包括轨槽41、套板42、助力机构43、基座44,所述基座44焊接连接在粘扣5上,且其上方固定连接有轨槽41,所述轨槽41之间嵌接连接有套板42,所述套板42活动卡合在按压头3外圆周,所述助力机构43安装在
轨槽41的槽形结构内,所述助力机构43包括纠偏装置431、引导组件432、连带扣433、隔顶座434、外限片435,所述纠偏装置431与引导组件432沿连带扣433外圆周等距排列,所述隔顶座434通过外限片435过渡配合在轨槽41内部,所述外限片435为船形结构,其中部铰接连接在隔顶座434两端和轨槽41之间,所述连带扣433的横截面呈四角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术后护理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透气孔(1)、肩带(2)、按压头(3)、沿轴框(4)、粘扣(5),所述透气孔(1)固定连接在粘扣(5)内部,所述粘扣(5)上焊接连接有肩带(2),且其内侧通过沿轴框(4)安装有两个以上的按压头(3),所述沿轴框(4)包括轨槽(41)、套板(42)、助力机构(43)、基座(44),所述基座(44)焊接连接在粘扣(5)上,且其上方固定连接有轨槽(41),所述轨槽(41)之间嵌接连接有套板(42),所述套板(42)活动卡合在按压头(3)外圆周,所述助力机构(43)安装在轨槽(41)的槽形结构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术后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机构(43)包括纠偏装置(431)、引导组件(432)、连带扣(433)、隔顶座(434)、外限片(435),所述纠偏装置(431)与引导组件(432)沿连带扣(433)外圆周等距排列,所述隔顶座(434)通过外限片(435)过渡配合在轨槽(41)内部,所述外限片(435)为船形结构,其中部铰接连接在隔顶座(434)两端和轨槽(4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外术后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带扣(433)的横截面呈四角星结构,其尖端间接配合在按压头(3)外部,且底部固定连接在轨槽(4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外术后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装置(431)包括囊括套(1a1)、量位件(1a2)、顶舌(1a3),所述囊括套(1a1)为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秀宝
申请(专利权)人:林秀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