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247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其包括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上端的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将污泥输送到所述罐体内;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布料装置,所述布料装置上设置有若干可调节的布料孔;其中,所述进料装置将污泥输送到罐体内,并经过所述布料装置的布料孔均匀散落在所述罐体内。体内。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生物干化的生态移动床,属于污泥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污泥产量也逐年增加。城市污泥是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体,同时包括混入污水中的泥砂、纤维和动植物残体等固体物质,以及吸附的有机物、重金属、病菌、虫卵等物质。大量的城市污泥若不加以妥善处置,将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0003]目前污泥处置的方法主要有填埋、土地利用和焚烧等。由于城市污泥通常含水率较高,经浓缩脱水处理后仍高达80%左右,具有体积庞大、不利运输、性质不稳定等特点。直接填埋将会占用大量土地,同时会产生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土地利用则因运输量大、分散困难、容易污染地下水而受到很大限制;直接焚烧也会因为含固率低而导致热值太低,无法维持有效自燃而需耗费大量辅助燃料,使处置成本明显增加。因此,对城市污泥进行干化处理、降低污泥含水率,是解决目前在污泥处置过程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的关键。
[0004]传统的污泥干化法采用污泥干化场的形式,将污泥堆积在室外的干化场,通过自然通风和重力作用对污泥进行干化。现代化的干化工艺主要为热干化,即通过外加热源将污泥中水分蒸发的一种工艺,它具有占地面积小、减量化明显、产品用途灵活等优点。但是热干化工艺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投资和运行费用高、设备运行能耗高,并且具有粉尘爆炸安全隐患,难以在我国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发展一种更经济、更节能的干化技术成为我国城市污泥处理的迫切需要。
[0005]生物干化最早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jewell等人于1984年研究牛粪生物干燥的操作参数时提出的,有时也叫做生物干燥、生物稳定。生物干化是通过采取过程控制手段,利用微生物高温好氧发酵过程中有机物降解所产生的生物能,配合强制通风促进水分的蒸发去除,从而实现快速干化的一种处理工艺。
[0006]目前国内外生物干化工艺形式多样,常用的生物干化技术有条垛式发酵干化及发酵槽(仓)式发酵干化。条垛式发酵一般为露天发酵,一般将原料混合物堆成长条形的条垛,其断面可是梯形也可是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好氧发酵方法。条垛太大,中心易产生厌氧区,翻垛时产生臭气;垛太小,散热迅速,难以保证杀灭病原体和杂草种子。发酵槽式发酵在厂房或隧道仓中进行,可分为阳光棚发酵槽和隧道式发酵仓两类,目前常用的发酵工艺普遍存在传质不均匀,发酵时间长;系统占地面积大;臭味大,难于收集及处理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能够在罐体内发酵,并且堆积均匀,发酵效果好,还便于移动。
[0008]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包括:
[0009]罐体,
[0010]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上端的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将污泥输送到所述罐体内;
[0011]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布料装置,所述布料装置上设置有若干可调节的布料孔;
[0012]其中,所述进料装置将污泥输送到罐体内,并经过所述布料装置的布料孔均匀散落在所述罐体内。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布料装置包括圆形的布料盘,所述布料盘的上面设置有可以旋转的推料装置,下面叠放有调节所述布料孔的调节盘;
[0014]其中,污泥落到所述布料盘上后,通过推料装置将污泥摊铺在布料盘的上表面,并通过布料孔下落到所述罐体的下部。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布料孔沿以所述布料盘的中心环形布置若干组;并且所述布料孔为与其所在的环形位置相匹配的扇形或梯形。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盘为与所述布料盘同心设置的圆形结构,所述调节盘上的环形位置设置有若干层调节孔;
[0017]其中,所述调节盘能够相对于所述布料盘旋转,当所述调节孔与所述布料孔重合或部分重合时,所述布料孔处于开通的状态;当所述调节孔与所述布料孔错开时,所述布料孔处于关闭的状态。
[00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布料盘从中心到边缘在环向位置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组布料孔、第二组布料孔和第三组布料孔,所述调节盘上从中心到边缘在环向位置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组调节孔、第二组调节孔和第三组调节孔。
[001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组布料孔的数量是所述第一组布料孔的数量的两倍,所述第三组调节孔的数量是所述第一组调节孔的数量的两倍;
[0020]当所述第三组布料孔与所述第三组调节孔重合时,所述第一组布料孔与所述第一组调节孔重合,或第一组调节孔处于两个第一组布料孔之间。
[002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组布料孔与所述第二组调节孔重合时,所述第一组布料孔和所述第三组布料孔均处于关闭的状态。
[002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料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桨叶,所述桨叶的旋转轴与所述布料盘的中心轴重合,并且所述桨叶为弧形的叶片。
[002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布料盘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罐体顶盖的中心支撑杆,所述中心支撑杆上设置有带动所述推料装置旋转的摊铺转轴,以及带动所述调节盘旋转的调节转轴。
[002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装置,污泥经过干燥后通过所述出料装置排出罐体外。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一种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能够在罐体内发酵,并且堆积均匀,发酵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无需外加热源,无需外加辅料,无需添加额外菌种,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所放出的大量生物能进行干化,仅污泥输送及曝气风机需要耗电,运行成本低。实现55

80℃中温堆肥5d以上,满足堆肥要求,可作园林绿化用肥料。采用竖向重力流设计,无需翻堆,竖向设计占地面积极小,仅为常规堆肥占地面积的10%;
[0027]同时,无臭气排放,无需除臭。整套设备系统采用密闭式设计,无臭气外溢,无需二次增加成本安装昂贵的除臭系统,可直接安装在厂区,进行污泥集中处置,冷凝水可直排,无需二次处理。采用了密闭式系统设计,无热量损失,冬天亦可高效运行,无热损,百分百热利用,不受季节限制。
[0028]本专利技术中的罐体全密闭,在55

80℃中温工作,粉尘浓度<60g/m3,颗粒温度<70℃,无扬尘与爆炸隐患,出料温度<50℃,无需二次冷却,可直接储存,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0030]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布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上端的进料装置(11),所述进料装置(11)将污泥输送到所述罐体(1)内;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的布料装置(2),所述布料装置(2)上设置有若干可调节的布料孔(24);其中,所述进料装置(11)将污泥输送到罐体(1)内,并经过所述布料装置(2)的布料孔(24)均匀散落在所述罐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装置(2)包括圆形的布料盘(21),所述布料盘(21)的上面设置有可以旋转的推料装置(23),下面叠放有调节所述布料孔(24)的调节盘(22);其中,污泥落到所述布料盘(21)上后,通过推料装置(23)将污泥摊铺在布料盘(21)的上表面,并通过布料孔(24)下落到所述罐体(1)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孔(24)沿以所述布料盘(21)的中心环形布置若干组;并且所述布料孔(24)为与其所在的环形位置相匹配的扇形或梯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盘(22)为与所述布料盘(21)同心设置的圆形结构,所述调节盘(22)上的环形位置设置有若干层调节孔(25);其中,所述调节盘(22)能够相对于所述布料盘(21)旋转,当所述调节孔(25)与所述布料孔(24)重合或部分重合时,所述布料孔(24)处于开通的状态;当所述调节孔(25)与所述布料孔(24)错开时,所述布料孔(24)处于关闭的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生物干化处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料盘(21)从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英英陈传好王涛王萍王媚潘震任升郑玉丽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