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盘组件及压缩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盘组件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噪声已被视为严重的污染源之一,而且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逐渐提高。作为家用制冷设备、热泵设备及中央空调的动力源和心脏,制冷压缩机及热泵压缩机的噪声问题已成为衡量其综合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0003]涡旋压缩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吸排气连续稳定、振动小、噪声小、耗能低等诸多优点,被普遍应用在空调制冷、动力工程、交通运输等领域。涡旋压缩机主要由两个双函数方程涡卷的动、静涡旋相互啮合而成,在压缩运行过程中,静涡盘固定在机架上,动涡盘由曲轴驱动并由防自转机构制约,围绕静涡旋盘的基圆中心做很小半径的平面转动,气体或冷媒从静涡旋盘的外围被吸入,并随着偏心轴旋转,使气体或冷媒在动、静涡旋盘啮合所形成的若干个月牙形的压缩腔内被逐级压缩,被压缩后的气体或冷媒再从静涡盘中心的轴向排气孔连续排出。
[0004]但在涡旋压缩机的运行过程中,压缩机的噪声源主要有气动噪声、机械噪声及电机噪声。其中,机械噪声主要是通过改进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精度及轴系运动部件之间装配的平衡性来进行降低;电机的电磁噪声主要是通过降低电机的电磁负荷、减小各方向的电磁差异性、优化电机定转子的槽形、增加气隙宽度、增加电机体积及变更载波频率等来进行降低。
[0005]气动噪声的降低除在静盘的排气口加装消音盖之外,还可通过改变排气口的形状及大小来对噪声的减弱作用进行调节。但是,现有技术中对压缩机的气动噪声的消音效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盘本体(10),所述静盘本体(10)具有排气孔(11);调节组件(20),所述调节组件(20)设置在所述静盘本体(10)上;所述调节组件(20)包括第一调节件(21)和第二调节件(22),所述第一调节件(21)和所述第二调节件(22)围成让位孔(23),所述让位孔(23)与所述排气孔(11)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并连通,以使由所述排气孔(11)排出的气体经过所述让位孔(23);其中,所述第一调节件(21)上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24),和/或所述第二调节件(22)上设置有第二弹性组件(25),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4)至少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5)的至少部分为热感应部分,以感应压缩机内的热量变化,并使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4)和/或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5)的拉伸或压缩状态发生改变,进而使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4)和/或所述第二调节件(22)产生弹性力,以驱使所述第一调节件(21)和所述第二调节件(22)之间相对可移动地设置,从而调节所述让位孔(23)的流通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4)包括第一弹性部(241)和第三弹性部(242),所述第一弹性部(241)和所述第三弹性部(24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调节件(21)的至少部分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部(241)卡设在所述第一调节件(21)和所述静盘本体(10)上,所述第三弹性部(242)卡设在所述第一调节件(21)和所述静盘本体(10)上,以当所述第一弹性部(241)进行压缩或拉伸时,所述第三弹性部(242)进行拉伸或压缩,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调节件(21)移动;和/或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5)包括第二弹性部(251)和第四弹性部(252),所述第二弹性部(251)和所述第四弹性部(25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调节件(22)的至少部分的两侧,所述第二弹性部(251)卡设在所述第二调节件(22)和所述静盘本体(10)上,所述第四弹性部(252)卡设在所述第二调节件(22)和所述静盘本体(10)上,以当所述第二弹性部(251)进行压缩或拉伸时,所述第四弹性部(252)进行拉伸或压缩,进而带动所述第二调节件(22)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241)为热感应弹簧,所述第三弹性部(242)为压力弹簧;所述第一弹性部(241)和所述第三弹性部(24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调节件(21)的至少部分的靠近所述让位孔(23)的一侧和远离所述让位孔(23)的一侧;当所述第一弹性部(241)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弹性部(241)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第一弹性部(241)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弹性部(241)逐渐拉伸;或者所述第一弹性部(241)和所述第三弹性部(24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调节件(21)的至少部分的远离所述让位孔(23)的一侧和靠近所述让位孔(23)的一侧;当所述第一弹性部(241)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弹性部(241)处于拉伸状态;当所述第一弹性部(241)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弹性部(241)逐渐压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251)为热感应弹簧,所述第四弹性部(252)为压力弹簧;所述第二弹性部(251)和所述第四弹性部(25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调节件(22)的至少部分的靠近所述让位孔(23)的一侧和远离所述让位孔(23)的一侧;当所述第二弹性部(251)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二弹性部(251)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第二弹性部(251)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二弹性部(251)逐渐拉伸;或者
所述第二弹性部(251)和所述第四弹性部(25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调节件(22)的至少部分的远离所述让位孔(23)的一侧和靠近所述让位孔(23)的一侧;当所述第二弹性部(251)的温度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二弹性部(251)处于拉伸状态;当所述第二弹性部(251)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二弹性部(251)逐渐压缩。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241)和所述第三弹性部(242)均为热感应弹簧;所述第一弹性部(241)和所述第三弹性部(24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调节件(21)的至少部分的靠近所述让位孔(23)的一侧和远离所述让位孔(23)的一侧;当所述第一弹性部(241)的温度和所述第三弹性部(242)的温度均小于第五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弹性部(241)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三弹性部(242)处于拉伸状态;当所述第一弹性部(241)的温度和所述第三弹性部(242)的温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预设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业林,史正良,贾波,陈晓晓,郑慧芸,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