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明抗滴落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229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透明抗滴落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高透明抗滴落剂的制备方法采用聚碳酸酯粉末和聚四氟乙烯乳液混合,促进聚碳酸酯粉末和聚四氟乙烯乳液颗粒充分附着粘合,再在混有特定分散剂混合液的预分散液中加入硬单体混合液悬浮聚合形成以PC和PTFE为核、硬单体聚合为壳的核壳结构颗粒,同时在特定分散剂混合液的作用下间隔开各个核壳结构颗粒,从根源上解决抗滴落剂难分散、影响物性等问题;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生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透明抗滴落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高透明抗滴落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TFE在作为防滴落剂时,其分子量大,聚四氟乙烯在受到螺杆的剪切力的作用后纤维化从而形成网状结构,起到防滴落的作用。它主要使用在需要阻燃剂达到V0级的塑料材料中,能防止熔化滴落并提高阻燃性能,在减少阻燃剂的用量时同样能达到UL94 V

0的要求,同时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其中以PC、PC/ABS原料采用防滴落剂用得最为常见。
[0003]现阶段抗滴落剂是一种特殊改性的聚四氟乙烯粉末,四氟固含量≥99%,添加于热塑性塑料的配方中,起到阻燃抗滴落作用,帮助热塑性材料达到更高的阻燃标准,但是加入该抗滴落剂会影响制品表面平整度,制品存在“发雾”现象,在塑料体系中难分散、熔体流动速率低,不易加工,加工后存在银丝纹、不透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明抗滴落剂的制备方法,采用聚碳酸酯粉末和聚四氟乙烯乳液混合,促进聚碳酸酯粉末和聚四氟乙烯乳液颗粒充分附着粘合,再在混有特定分散剂混合液的预分散液中加入硬单体混合液悬浮聚合形成以PC和PTFE为核、硬单体聚合为壳的核壳结构颗粒,同时在特定分散剂混合液的作用下间隔开各个核壳结构颗粒,从根源上解决抗滴落剂难分散、影响物性等问题;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明抗滴落剂,与传统的PTFE抗滴落剂相比,本申请的高透明抗滴落剂中PTFE的含量更少,添加至PC中共混改性的用量更低,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阻燃防滴落效果,同时更易分散易于分散在PC、PC/ABS的体系中、加工,可以保证制品表面光泽洁净,无杂质斑点、银丝纹,保证制品高透明度,对改性PC的物性影响小,更加适用于PC薄片、PC薄膜等制品。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透明抗滴落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按重量份取20

50份聚碳酸酯粉末、20

50份聚四氟乙烯乳液和500

800份水混合均匀,得到预分散液;
[0008](S2)、加入22

35份分散剂混合液于所述预分散液中,再持续在800

1000rpm搅拌条件下向所述预分散液加入50

90重量份含引发剂的硬单体混合液,升温至65

75℃发生悬浮聚合,保温2

4h,得到高透明树脂混合液;
[0009](S3)、将所述高透明树脂混合液脱水、洗涤、烘干,即得所述高透明抗滴落剂。
[0010]本专利技术高透明抗滴落剂的制备方法,采用聚碳酸酯粉末和聚四氟乙烯乳液混合,促进聚碳酸酯粉末和聚四氟乙烯乳液颗粒充分附着粘合,再在混有特定分散剂混合液的预分散液中加入硬单体混合液悬浮聚合形成以PC和PTFE为核、硬单体聚合为壳的核壳结构颗
粒,同时在特定分散剂混合液的作用下间隔开各个核壳结构颗粒,更易于悬浮聚合形成5

10目的颗粒,从根源上解决抗滴落剂难分散、影响物性等问题;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其中,步骤(S1)中,采用聚碳酸酯粉末和聚四氟乙烯乳液混合,提高了聚碳酸酯粉末与聚四氟乙烯乳液颗粒的附着粘合效果,促进其硬单体聚合后将聚碳酸酯粉末与聚四氟乙烯乳液颗粒共同包覆于壳内,从而更易于分散在PC、PC/ABS的体系中。步骤(S2)中,在800

1000rpm转速下持续搅拌,升温至65

75℃发生悬浮聚合,保温2

4h,保证反应缓慢进行,待反应物充分反应后,出料。
[0011]优选的,所述聚碳酸酯粉末的粒径为260

400μm;所述聚四氟乙烯乳液为杜邦PTFE DISP 30乳液。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碳酸酯粉末的粒径控制在260

400μm,其比表面积更好,提高了聚碳酸酯粉末与聚四氟乙烯乳液颗粒的附着粘合效果,促进硬单体聚合后将聚碳酸酯粉末与聚四氟乙烯乳液颗粒共同包覆于壳内,从而更易于分散在PC、PC/ABS的体系中。
[0013]优选的,每份所述分散剂混合液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份将9

18.5份分散剂、13

15份分散助剂和0.5

1份体系稳定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分散剂混合液。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悬浮颗粒均匀分散在水相中,使得悬浮颗粒之间不在继续发生团聚,特别是在悬浮聚合过程中,如果不加入分散剂混合液,颗粒与颗粒之间碰撞会粘结在一起。
[0015]更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焦磷酸钠、聚乙烯醇、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按重量比3.0

5.5:2.0

6.0:2

3:2

4混合而成;所述分散助剂为月桂酸聚氧乙烯酯;所述体系稳定剂为氯化钠。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焦磷酸钠、聚乙烯醇、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按特定比例作分散剂,更好地附着分散于核壳结构颗粒的表面起到阻隔作用,避免了各个核壳结构颗粒粘合,以月桂酸聚氧乙烯酯作分散助剂,增强分散剂在水中的悬浮效果,防止分散剂沉降而无法附着分散于核壳结构颗粒的表面导致失效,以氯化钠作体系稳定剂,进一步提高体系悬浮稳定性,防止沉降。
[0017]优选的,所述含引发剂的硬单体混合液为引发剂和硬单体按重量比0.2

0.5:50

70混合而成。
[0018]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异苯甲酰或过氧化二异丙苯;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环已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苯乙烯、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引发剂和硬单体混合成含引发剂的硬单体混合液,再加入至预分散液中引发悬浮聚合成壳,保证反应缓慢进行,提高反应稳定性,保证核壳结构颗粒的得率。更优选的,所述硬单体为苯乙烯和丙烯腈按重量比3:1

3混合而成。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脱水的方式为抽滤或离心,烘干的温度为75

85℃、烘干时间5

6h。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水、洗涤和烘干,以便于去除水份、表面残留的乳化剂、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残余单体。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加入50

90重量份含引发剂的硬单体混合液的方式为滴加,滴加时间1

1.5h。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反应缓慢进行,提高反应稳定性,保证核壳结构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明抗滴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按重量份取20

50份聚碳酸酯粉末、20

50份聚四氟乙烯乳液和500

800份水混合均匀,得到预分散液;(S2)、加入22

35份分散剂混合液于所述预分散液中,再持续在800

1000rpm搅拌条件下向所述预分散液加入50

90重量份含引发剂的硬单体混合液,升温至65

75℃发生悬浮聚合,保温2

4h,得到高透明树脂混合液;(S3)、将所述高透明树脂混合液脱水、洗涤、烘干,即得所述高透明抗滴落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明抗滴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粉末的粒径为260

400μm;所述聚四氟乙烯乳液为杜邦PTFE DISP 30乳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明抗滴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份所述分散剂混合液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份将9

18.5份分散剂、13

15份分散助剂和0.5

1份体系稳定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分散剂混合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透明抗滴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焦磷酸钠、聚乙烯醇、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按重量比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瑶陈杰马博孙佳男
申请(专利权)人:铨盛聚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