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和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2253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成本的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和施工方法。所述检测成本的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向混凝土中掺入磁粉;制作钢筋笼,铜导线设置于钢筋笼内并沿钢筋笼的内圈向下螺旋设置,将钢筋笼下放至预定位置;将强磁体下放至钢筋笼的预留空管道内;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调整强磁体在预留空管道内的上升速度;电流检测器接入铜导线的两端并监测电流的变化,检测水下灌注桩的桩身是否完整。上述施工方法检测原理简单且可操作性强,能够适应复杂的施工现场环境,并且适用于混凝土浇筑时或成型后的任何时间段,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同时,上述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造价低廉,有利于节约检测成本。利于节约检测成本。利于节约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和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灌注桩因其具有强大承载力的优点,在许多大型工程中被广泛运用。但由于灌注桩本身是隐蔽工程,在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时难免会因各种偶发的施工问题,导致灌注桩的桩身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缺陷,如:离析、夹泥、空洞、缩颈、断桩等,这些缺陷使得灌注桩在成桩后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桩基承载力,最终成为废桩。
[0003]传统的桩基础完整性检测方法有声测管法、温度场感应法等。其中,声测管法是利用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递频率不同、产生声波不均匀扩散,从而绘制声波云图。温度场感应法是利用不同介质的比热容不同、传导温度的速率不同,从而绘制温度场的变化。上述这些检测方法利用声波云图或者温度场的变化来判断桩身混凝土介质是否均匀。
[0004]然而,上述方法在工程实施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养护龄期、需要精确计算混凝土水化热的温度场、需要降低监测光纤的传感误差等大量且繁琐的准备和处理工作,这些工作直接或间接的增大了检测成本、降低了施工现场检测的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检测方法存在检测繁琐、检测成本大、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测方便、可操作性强且可以节约检测成本的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和施工方法。
[0006]一种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所述灌注桩内设有钢筋笼,在所述钢筋笼内部设有沿所述钢筋笼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预留空管道,所述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包括:
[0007]铜导线,与所述钢筋笼粘接连接,所述铜导线一端伸出所述灌注桩,另一端沿所述钢筋笼的内圈向下螺旋设置后再向上延伸并伸出所述灌注桩外;
[0008]电流检测器,所述铜导线的两端与所述电流检测器连接;
[0009]高度调整部,位于所述灌注桩的上方;
[0010]强磁体,通过调节绳与所述高度调整部连接,所述强磁体位于所述预留空管道内并能够通过所述高度调整部调节其在所述预留空管道内的移动速度。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导线的表面包覆有绝缘材料层。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匝所述铜导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留空管道的中心线与所述钢筋笼的中心线重合。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整部包括滚轮、电机和控制器,所述调节绳一端缠绕于所述滚轮,另一端与所述强磁体连接,所述滚轮和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连接。
[0015]上述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向混凝土中掺入磁粉,并使所述磁粉均匀分布在所述混凝土中;
[0017]制作钢筋笼,铜导线一端伸出灌注桩外,另一端沿所述钢筋笼的内圈向下螺旋设置后再向上延伸并伸出所述灌注桩外,所述钢筋笼内设有预留空管道;
[0018]将粘接有所述铜导线的钢筋笼下放至预定位置;
[0019]将强磁体下放至所述预留空管道内;
[0020]采用掺入磁粉的混凝土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通过高度调整部调整强磁体在所述预留空管道内的上升速度;
[0021]电流检测器接入所述铜导线的两端并监测电流的变化,通过观察电流的稳定情况,检测水下灌注桩的桩身是否完整。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采用掺入磁粉的混凝土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通过高度调整部调整强磁体在所述预留空管道内的上升速度的步骤中,所述强磁体在所述预留空管道内的上升速度与灌注桩内混凝土液面上升的速度同步。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待灌注桩浇筑成型后,通过所述预留空管道下放所述强磁体,对所述灌注桩桩身进行检测。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粉为铁硅铝磁粉。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磁体为钕铁硼强磁铁。
[0026]上述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在使用时,通过向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磁粉,增大混凝土本身的磁导率,通过高度调整部调节强磁体在灌注桩内的移动速度,并采用电流检测器监测电流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桩身是否完整。上述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改变混凝土的磁导率,通过检测强磁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来判断水下混凝土在浇筑时是否有其它介质(淤泥)掺入,检测原理简单且可操作性强,能够适应复杂的施工现场环境,并且适用于混凝土浇筑时或成型后的任何时间段,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同时,上述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造价低廉,有利于节约检测成本。此外,上述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的施工方法操作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一实施例的灌注桩的俯视图;
[0028]图2为一实施例的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的应用场景图;
[0029]图3为一实施例的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的另一应用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检测水箱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方法,通过改变混凝土的磁导率,利用强磁体切割磁感线产生规律的电流,进而判断水下混凝土在浇筑时是否有其它介质(淤泥)掺入。相较于传统声波检测法以及温度场感应法,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检测过程快捷,可在成桩的各阶段进行检测。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检
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以及施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灌注桩1内设有钢筋笼2,在钢筋笼2内部设有沿钢筋笼2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预留空管道3,一实施例的检测水下灌注桩1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包括铜导线10、电流检测器12、高度调整部14和强磁体16,铜导线10与钢筋笼2粘接连接,铜导线10一端伸出灌注桩1,另一端沿钢筋笼2的内圈向下螺旋设置后再向上延伸并伸出灌注桩1外,铜导线10的两端与电流检测器12连接,高度调整部14位于灌注桩1的上方,强磁体16通过调节绳18与高度调整部14连接,强磁体16位于预留空管道3内并能够通过高度调整部14调节其在预留空管道3内的移动速度。
[0033]上述检测水下灌注桩1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在使用时,通过向混凝土4中掺入适量的磁粉,增大混凝土4本身的磁导率,通过高度调整部14调节强磁体16在灌注桩1内的移动速度,并采用电流检测器12监测电流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桩身是否完整。上述检测水下灌注桩1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改变混凝土4的磁导率,通过检测强磁体16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来判断水箱混凝土4在浇筑时是否有其它介质(淤泥)掺入,检测原理简单且可操作性强,能够适应复杂的施工现场环境,并且适用于混凝土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所述灌注桩内设有钢筋笼,在所述钢筋笼内部设有沿所述钢筋笼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预留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包括:铜导线,与所述钢筋笼粘接连接,所述铜导线一端伸出所述灌注桩,另一端沿所述钢筋笼的内圈向下螺旋设置后再向上延伸并伸出所述灌注桩外;电流检测器,所述铜导线的两端与所述电流检测器连接;高度调整部,位于所述灌注桩的上方;强磁体,通过调节绳与所述高度调整部连接,所述强磁体位于所述预留空管道内并能够通过所述高度调整部调节其在所述预留空管道内的移动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导线的表面包覆有绝缘材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匝所述铜导线之间的距离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空管道的中心线与所述钢筋笼的中心线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部包括滚轮、电机和控制器,所述调节绳一端缠绕于所述滚轮,另一端与所述强磁体连接,所述滚轮和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连接。6.一种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水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亚磊周文佐龙莉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