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跳仓法和间歇式膨胀加强带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211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跳仓法和间歇式膨胀加强带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划分浇筑区域,并设定浇筑区域的浇筑顺序;完成先浇筑区域的浇筑,再由先浇筑的区域靠近后浇筑区域的边界为基准向后浇筑的区域划定间歇式膨胀加强带,且在间歇式膨胀加强带与后浇筑的区域之间设置密孔钢丝网;在对后浇筑区域进行浇筑时,从远离密孔钢丝网的一侧至靠近密孔钢丝网一侧的区域进行浇筑;待后浇筑区域浇筑完毕后,立即对间歇式膨胀加强带进行浇筑,且对后浇筑区域进行浇筑所使用的混凝土为比原设计强度高一标号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对间歇式膨胀加强带进行潮湿养护。基于跳仓法的应用,取消温度后浇带,降低施工缝处的渗漏隐患。降低施工缝处的渗漏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跳仓法和间歇式膨胀加强带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跳仓法和间歇式膨胀加强带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最常见的住宅结构形式,一般是一至两层地下车库,主楼分成三至四排分布在车库范围内。简单从结构上来说,主楼和车库的沉降速率不同,为解决这种沉降差,设计上会在主楼周圈设置一圈沉降后浇带。而主楼和主楼之间的车库部分仍属于超长结构,为解决车库这种超长结构因伸缩产生裂缝,设计上会按照每隔30~40米的原则设置一条温度后浇带,把车库划分成若干个区块。
[0003]常规的车库施工会按照设计给出的温度后浇带作为车库施工段划分的依据,一块块的车库有序的浇筑,然后过2个月后再封闭温度后浇带。
[0004]在施工中这条后浇带长期得不到封闭,需要进行专门防护,影响车库上整体场区布置、材料堆放和运输;防护不到位的话,后浇带内易积水、积存垃圾、钢筋锈蚀。
[0005]后浇带在浇筑前还必须彻底凿毛清理干净,由于钢筋密集,凿毛清理异常困难,后浇带极易成为渗漏点和结构安全隐患。
[0006]后浇带改变了结构受力状态,结构板处于悬臂状态,两侧支承楼板的模板支架长期不能拆除,影响正常周转,增加了成本,同时影响地下材料的堆放运输和施工的提前进入,无法进行立体交叉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跳仓法和间歇式膨胀加强带的施工方法,基于跳仓法的应用,取消温度后浇带的留设,降低施工缝处的渗漏隐患。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跳仓法和间歇式膨胀加强带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划分浇筑区域,该浇筑区域至少为两个,并设定浇筑区域的浇筑顺序;
[0010]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设定的浇筑顺序,完成先浇筑区域的浇筑,再由先浇筑的区域靠近后浇筑区域的边界为基准向后浇筑的区域划定间歇式膨胀加强带,并在先浇筑的区域与间歇式膨胀加强带之间留有施工缝,所述施工缝中间设置与施工缝垂直的止水带,且在间歇式膨胀加强带与后浇筑的区域之间设置密孔钢丝网;
[0011]步骤三,在对后浇筑区域进行浇筑时,从远离密孔钢丝网的一侧至靠近密孔钢丝网一侧的区域进行浇筑;
[0012]步骤四,待后浇筑区域浇筑完毕后,立即对间歇式膨胀加强带进行浇筑,且对后浇筑区域进行浇筑所使用的混凝土为比原设计强度高一标号的补偿收缩混凝土;
[0013]步骤五,对间歇式膨胀加强带进行潮湿养护,养护周期不少于14天。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间歇式膨胀加强带所使用的混凝土的膨胀率不小于0.025%。
[0015]作为优选的,所述间歇式膨胀加强带的宽度为2m。
[0016]作为优选的,所述止水带为钢板。
[0017]作为优选的,所述止水带的长度大于所述施工缝的宽度。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跳仓法和间歇式膨胀加强带的施工方法,基于跳仓法的应用,取消温度后浇带的留设,降低施工缝处的渗漏隐患。能够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实现混凝土良好的密实性,达到结构自防水的目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0]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跳仓法和间歇式膨胀加强带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一,划分浇筑区域,该浇筑区域至少为两个,并设定浇筑区域的浇筑顺序;根据跳仓法的浇筑顺序,通过跳仓法进行前期浇筑,该前期浇筑逇区域即为在先浇筑区域,剩余的未浇筑区域则为后浇筑区域。
[0022]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设定的浇筑顺序,完成先浇筑区域的浇筑,再由先浇筑的区域靠近后浇筑区域的边界为基准向后浇筑的区域划定间歇式膨胀加强带,本实施例中设置该间歇式膨胀加强带为2米,并在先浇筑的区域与间歇式膨胀加强带之间留有施工缝,所述施工缝中间设置与施工缝垂直的止水带,用于防止施工缝渗漏,该止水带可以为钢板等结构,该止水带的长度大于施工缝的宽度,避免未将施工缝中部隔断导致渗漏;且在间歇式膨胀加强带与后浇筑的区域之间设置密孔钢丝网,该密孔钢丝网用于将间歇式膨胀加强带与后浇筑区域进行隔离,避免在对后浇筑区域进行浇筑时混凝土进入间歇式膨胀加强带内。
[0023]步骤三,在对后浇筑区域进行浇筑时,从远离密孔钢丝网的一侧至靠近密孔钢丝网一侧的区域进行浇筑;即从间歇式膨胀加强带较远端向较近端的顺序进行浇筑。
[0024]步骤四,待后浇筑区域浇筑完毕后,立即对间歇式膨胀加强带进行浇筑,且对后浇筑区域进行浇筑所使用的混凝土为比原设计强度高一标号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该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不小于0.025%。
[0025]步骤五,对间歇式膨胀加强带进行潮湿养护,养护周期不少于14天。
[0026]在本实施例中,先期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应清理凿毛并充分湿润。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对暴露在大气中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潮湿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d。对水平构件,常温施工时,可采取覆盖塑料薄膜并定时洒水、铺湿麻袋等方式。底板宜采取直接蓄水养护方式。墙体浇筑完成后,可在顶端设多孔淋水管,达到脱模强度后,可松动对拉螺栓,使墙体外侧与模板之间有2~3mm的缝隙,确保上部淋水进入模板与墙壁间。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跳仓法和间歇式膨胀加强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划分浇筑区域,该浇筑区域至少为两个,并设定浇筑区域的浇筑顺序;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设定的浇筑顺序,完成先浇筑区域的浇筑,再由先浇筑的区域靠近后浇筑区域的边界为基准向后浇筑的区域划定间歇式膨胀加强带,并在先浇筑的区域与间歇式膨胀加强带之间留有施工缝,所述施工缝中间设置与施工缝垂直的止水带,且在间歇式膨胀加强带与后浇筑的区域之间设置密孔钢丝网;步骤三,在对后浇筑区域进行浇筑时,从远离密孔钢丝网的一侧至靠近密孔钢丝网一侧的区域进行浇筑;步骤四,待后浇筑区域浇筑完毕后,立即对间歇式膨胀加强带进行浇筑,且对后浇筑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川陈丽平周世忠王龙谢海许王孟华
申请(专利权)人:碧源建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