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锌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2046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锌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氧化锌表面负载碳硅、(2)纳米氧化锌定型、(3)锌材料常温胶结、(4)表面修饰聚集金属离子、(5)材料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缓电极工作中枝晶的生成、利于锌负极表面的枝晶脱落,防止枝晶的聚集降低电池的电能转换效率,使得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锌负极材料制作的电池放电稳定,电流转化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锌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锌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化学蓄电池是电动工具、电动车、电网等储能的重要手段,是正在发展的储能技术,是智能电网、智能微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电池具有良好的电性能,且容易做到环保清洁无污染,因此竞争力很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0003]锌基电池是化学蓄电池的重要分支,是化学电源的研发热点。锌的贮藏量丰富、价格便宜、比容量高,而且锌基电池的生产和使用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是真正的绿色电池负极材料。由于具有这些优良特性,锌基电池,如锌镍二次电池、锌镍液流电池、锌溴电池等,备受研究者关注,成为储能电池的重要研发方向。
[0004]当前技术中关于电池锌负极的研究较多,如专利号为CN201510534765.8的一种锌负极材料的烧结制备方法,将包括有锌源和磷源的混合物在保护性气体的保护下,在550℃~850℃,恒温反应0.5h~48h,反应结束后,经冷却、粉碎,得到磷酸锌、焦磷酸锌与三聚磷酸锌的一种或其混合物的述锌负极材料;但是其制作中使用的锌来源单一,加入过多组分,导致使用中放电稳定性较差。又如专利号为CN201611191755.X的一种锌空气电池锌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材料包含金属锌粉、氧化锌粉、粘接剂以及由双层金属氧化物构成的一维管状结构的双功能添加剂,其制备方法是将金属锌粉、氧化锌粉、导电剂及双功能添加剂加入到含粘接剂的溶液中,超声分散处理,再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蒸发溶剂,得到锌负极材料,但是其偏重于电池容量,对于电池放电中锌负极的微观变化带来的影响并没有针对性设计,使得电池工作中锌负极容易结晶,导致电池的使用中放电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池锌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降低锌负极在电解液中的结晶,提高锌负极的使用时间,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氧化锌表面负载碳硅将硅橡胶、硅烷偶联剂、正己烷混合密封,在40

50℃下浸泡20

30min,将温度降低至15

20℃,以30

50r/min的速度搅拌5

8min,得到混合液,在混合液中加入纳米氧化锌,经300

500W的超声波分散20

30min,将混合物在50

55℃、0.3

0.4个标准大气压下干燥10

12h,回收正己烷,将干燥后的产物收集备用;(2)纳米氧化锌定型将上一步骤干燥后的产物在真空度为10

15Pa下加热,以10

15℃/min加热到1000

1200℃,保温10

15h,将温度降低后,将所得产物与其质量5

8倍的超纯水混合,在30

35℃下搅拌15

20min,离心分离后,将沉淀物减压干燥得到表面负载碳硅的氧化锌;(3)锌材料常温胶结以质量份计,将表面负载碳硅的氧化锌80

90份、锌粉3

5份、花瓣状纳米氧化镧
0.1

0.3份、微晶纤维素0.05

0.08份混合均匀,加入200

300份的聚四氟乙烯混合液中,搅拌速度700

800r/min下搅拌30

50min,在80

90℃减压干燥并制备成细度80

100目的粉末;(4)表面修饰聚集金属离子在氮气保护下,将上一步骤制备得粉末,放入其质量10

15倍的0.1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浸泡20

30min,过滤,再浸入氯化物溶液中,浸泡10

15min,再将粉末置于氢氧化钾溶液中,浸泡3

5min,过滤后置于氯化物溶液中浸泡3

5min,将所得产物在80

100℃干燥1

2h;(5)材料成型以质量份计,将上一步骤的粉末80

90份与1

2份聚氨酯树脂、0.1

0.3氧化铋、0.05

0.08份氧化铟混合,在氩气保护下,加热到500

600℃,烧结10

15h即得所述电池锌负极材料。
[0006]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所述硅橡胶为细度200

300目的生胶粉末。
[0007]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丁二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0008]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硅橡胶、硅烷偶联剂、正己烷的质量比为1

3:0.1

0.5:300

320;所述混合液和纳米氧化锌的质量比为10:3

5。
[0009]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氯化物溶液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3

5份氯化钙、1

2份氯化镁溶于100

120份水搅拌溶解即可;氯化物溶液质量为粉末质量的15

20倍。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硅橡胶、硅烷偶联剂溶解到正己烷中,形成均匀的溶液,使得加入纳米氧化锌之后溶液 可以均匀的覆盖在纳米氧化锌表面,在减压干燥后,纳米氧化锌的表面均匀分布着硅橡胶和硅烷偶联剂分子,便于下一步制作中碳硅的负载。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高温处理,使得氧化锌表面的硅橡胶和硅烷偶联剂分子直接分解,产生的碳颗粒和硅颗粒留在氧化锌表面,然后通过超纯水清洗,出去其他分解物,使得制备出来的表面负载碳硅的氧化锌纯度高,碳硅在氧化锌表面分布均匀。通过碳、硅在氧化锌表面减少氧化锌和电解液的接触,减缓电极工作中枝晶的生成。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表面负载碳硅的氧化锌、锌粉、花瓣状纳米氧化镧、微晶纤维素、聚四氟乙烯混合,形成微观细度不同的晶体,使得电池工作中与电解液有更大的接触反应面积,以形成稳定的电流供应,同时,通过花瓣状纳米氧化镧的局部空腔和较好的电流效率,增强锌负极材料的微观硬度,提高锌负极材料的抗电子腐蚀效果,延长锌负极的使用时间,使得电池工作中有稳定的电流供应。而且,加入的微晶纤维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气体利于锌负极材料微孔隙的形成,在原来的位置产生碳聚集,使得锌负极材料中枝晶形成时吸附碳粒子,降低枝晶的整体性,利于锌负极表面的枝晶脱落,防止枝晶的聚集降低电池的电能转换效率。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常温胶结后的粉末浸泡到氢氧化钾溶液中,使得粉末表面均匀覆盖氢氧化钾粒子,再将粉末浸泡到氯化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锌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纳米氧化锌表面负载碳硅将硅橡胶、硅烷偶联剂、正己烷混合密封,在40

50℃下浸泡20

30min,将温度降低至15

20℃,以30

50r/min的速度搅拌5

8min,得到混合液,在混合液中加入纳米氧化锌,经300

500W的超声波分散20

30min,将混合物在50

55℃、0.3

0.4个标准大气压下干燥10

12h,回收正己烷,将干燥后的产物收集备用;(2)纳米氧化锌定型将上一步骤干燥后的产物在真空度为10

15Pa下加热,以10

15℃/min加热到1000

1200℃,保温10

15h,将温度降低后,将所得产物与其质量5

8倍的超纯水混合,在30

35℃下搅拌15

20min,离心分离后,将沉淀物减压干燥得到表面负载碳硅的氧化锌;(3)锌材料常温胶结以质量份计,将表面负载碳硅的氧化锌80

90份、锌粉3

5份、花瓣状纳米氧化镧0.1

0.3份、微晶纤维素0.05

0.08份混合均匀,加入200

300份的聚四氟乙烯混合液中,搅拌速度700

800r/min下搅拌30

50min,在80

90℃减压干燥并制备成细度80

100目的粉末;(4)表面修饰聚集金属离子在氮气保护下,将上一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国朱玉巧汪晓俊靳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鹰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