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1757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不降低操作性且难以扭结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具有:外侧软管,在内腔配置有医疗用管状体;内插部件,配置于上述外侧软管的内腔;以及引导线材插通部件,比上述医疗用管状体靠近位侧,在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形成有供引导线材插通于内腔的贯通路,上述内插部件的一部分固定于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相对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满足下述式(1)。截面积Sa表示在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最远位位置与固定该引导线材插通部件和上述内插部件的固定区域的最近位位置的轴向的中央位置处的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截面积,截面积Sb表示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上述固定区域的最近位位置处的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截面积。截面积Sa>截面积S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开发有将医疗用管状体运送并配置到体内的病变部位的微创治疗技术。在该技术中,使用了经过体内管腔将医疗用管状体运送并配置到病变部位的运送装置。上述运送装置具备外侧软管,并在将医疗用管状体保持于该外侧软管的内腔的状态下,经过体内管腔将医疗用管状体运送到病变部位。在运送完成后,能够通过从外侧软管的内腔释放医疗用管状体而将医疗用管状体配置于病变部位。
[0003]作为上述医疗用管状体,例如使用支架、支架移植物、阻塞物、注射导管、人工瓣膜等。其中支架一般是对因血管或者其他的生物体内管腔狭窄或者闭塞而产生的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医疗用管状体。
[0004]对运送上述医疗用管状体的装置要求具有容易将手头的操作传递到远位侧的良好的随动性、操作性,且要求在使用时难以产生变形、扭结、损坏,以便能够沿着体内的管腔无阻力地进入。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这样的运送医疗用管状体的装置。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支架输送导管,即包含外轴、和内轴,上述外轴具有双腔,上述内轴具有引导线材用引导软管和推动线材且使其并列,上述引导线材用引导软管与上述推动线材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分开插入到上述外轴的上述双腔,并且在上述引导线材用引导软管的长度方向的中间接合有上述推动线材。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64040号公报
[0006]在图1中表示以往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图1是以往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具有:供医疗用管状体11配置于内腔的外侧软管12、配置于该外侧软管12的内腔的内插部件13、以及比上述医疗用管状体11靠近位侧的引导线材插通部件14,上述内插部件13的一部分固定于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14。内插部件13延伸至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的近位端(施术者的手头),能够将手术者的手头的操作经由内插部件13朝远位侧传递。另外,将外侧软管12朝近位侧拉动,由此医疗用管状体11被引导线材插通部件14从外侧软管12的内腔朝体内管腔推出、释放。具体而言,若将外侧软管12朝近位侧拉动,则医疗用管状体11随动于外侧软管12的动作朝近位侧移动,压缩引导线材插通部件14和内插部件13。在针对该压缩的应力在引导线材插通部件14和内插部件13产生的反作用力超出医疗用管状体11的摩擦阻力时,医疗用管状体11被朝外侧软管12的外方侧放出。但是,公知有:在医疗用管状体11的摩擦阻力过大的情况、引导线材插通部件14和内插部件13过度柔软的情况、以及这些部件是阻碍长轴方向的应力传递的构造的情况等状况下,将外侧软管12朝近位侧拉动的载荷增大。
[0007]另外,如图1所示,在引导线材插通部件14形成有供引导线材插通于内腔的贯通路15,在比该贯通路15靠远位侧的位置配置有在该贯通路15固定的引导线材用软管16。引导线材用软管16的远位端延伸至前端末梢17的内腔。这样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插入到体
内管腔,但体内管腔复杂地屈曲,因此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也随动于体内管腔弯曲。但是,若在引导线材插通部件14的近位侧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则容易过度弯曲、扭结。另外,有时若在扭结的状态下将上述外侧软管12朝近位侧拉动,则无法将医疗用管状体11朝体内管腔推出。为了使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难以扭结,例如能够想到提高外侧软管12的强度,但若提高强度,则在经过体内管腔处的弯曲曲折的弯曲部或分支的分支部时难以配合它们来变形。因此能够想到接触阻力在其与体内管腔等之间增加,难以将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朝体内管腔插入,操作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不降低操作性,且难以扭结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
[0009]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的专利技术。
[0010][1]一种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是将医疗用管状体向体内运送的装置,上述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外侧软管,在内腔配置有上述医疗用管状体;内插部件,配置于上述外侧软管的内腔;以及引导线材插通部件,比上述医疗用管状体靠近位侧,在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形成有供引导线材插通于内腔的贯通路,上述内插部件的一部分固定于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相对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满足下述式(1),
[0011]截面积Sa>截面积Sb

(1)
[0012]“在式(1)中,截面积Sa表示在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最远位位置与固定该引导线材插通部件和上述内插部件的固定区域的最近位位置的轴向的中央位置处的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截面积,在式(1)中,截面积Sb表示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上述固定区域的最近位位置处的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截面积。”[0013][2]根据[1]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经过上述贯通路的重心的轴线设为轴线a,将经过在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最远位位置与该引导线材插通部件中的上述固定区域的最近位位置的轴向的中央位置处的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相对于轴向垂直的截面上的重心的轴线设为轴线b,将经过上述内插部件的重心的轴线设为轴线c,上述轴线a与上述轴线c的距离ac一方大于上述轴线a与上述轴线b的距离ab。
[0014][3]根据[1]或[2]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近位侧端部是锥形形状。
[0015][4]根据[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比上述固定区域靠近位侧处的上述内插部件在外方侧配置有保护部件。
[0016][5]根据[4]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护部件的最远位位置与上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最近位位置的距离为30mm以下。
[0017][6]根据[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为上述外侧软管具有引导线材端口的快速更换型,上述引导线材端口配置于比上述外侧软管的近位端靠远位侧的位置。
[0018][7]根据[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贯通路内配置有供上述引导线材插通于内腔的引导线材用软管,该引导线材用软管向比上
述贯通路的近位侧开口靠近位侧的位置、以及比上述贯通路的远位侧开口靠远位侧的位置延伸。
[0019][8]根据[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侧软管的内腔配置有供上述引导线材插通于内腔的内侧软管,上述内侧软管的远位端与上述贯通路的近位侧开口被固定。
[0020][9]根据[1]~[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侧软管的内腔配置有供上述引导线材插通于内腔的引导线材用软管,该引导线材用软管的近位端与上述贯通路的远位侧开口被固定。
[0021][10]根据[6]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侧软管的内腔配置有供上述引导线材插通于内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是将医疗用管状体向体内运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外侧软管,在内腔配置有所述医疗用管状体;内插部件,配置于所述外侧软管的内腔;以及引导线材插通部件,比所述医疗用管状体靠近位侧,在所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形成有供引导线材插通于内腔的贯通路,所述内插部件的一部分固定于所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所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相对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满足下述式(1),截面积Sa>截面积Sb

(1)在式(1)中,截面积Sa表示在所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最远位位置与固定该引导线材插通部件和所述内插部件的固定区域的最近位位置的轴向的中央位置处的所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截面积,在式(1)中,截面积Sb表示所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所述固定区域的最近位位置处的所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经过所述贯通路的重心的轴线设为轴线a,将经过在所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最远位位置与该引导线材插通部件中的所述固定区域的最近位位置的轴向的中央位置处的所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相对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重心的轴线设为轴线b,将经过所述内插部件的重心的轴线设为轴线c,所述轴线a与所述轴线c的距离ac大于所述轴线a与所述轴线b的距离ab。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近位侧端部是锥形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比所述固定区域靠近位侧处的所述内插部件在外方侧配置有保护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件的最远位位置与所述引导线材插通部件的最近位位置的距离为30mm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为所述外侧软管具有引导线材端口的快速更换型,所述引导线材端口配置于比所述外侧软管的近位端靠远位侧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村想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钟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