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含塑化剂的乙丙无规共聚物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68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烯烃聚合领域,涉及一种不含塑化剂的乙丙无规共聚物和应用。以乙丙无规共聚物的重量计,该乙丙无规共聚物含有93-98wt%的丙烯和2-7wt%的乙烯;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的熔点低于143℃,二甲苯可溶物含量≤5wt%,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97wt%的丙烯和3-5wt%的乙烯。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的熔点低于140℃,乙丙无规共聚物的熔点低,更有利于降低热封膜的热封温度。
[0011]本专利技术中聚合物的熔点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法测试。具体可采用Perkin-Elmer DSC-7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美国),样品用量4~5mg。首先以10℃/min速度加热样品至200℃,保持5min消除热历史,然后以10℃/min速度降温至50℃,在50℃保持1min后以10℃/min速度再次升温至200℃,从降温和重新升温记录的热流曲线测定结晶温度、结晶热焓、熔融温度和熔融热焓。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的二甲苯可溶物含量≤4wt%,优选二甲苯可溶物含量≤3wt%。
[0013]本专利技术中,聚合物的二甲苯可溶物含量按照GB/T 24282-2009测试。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经
13
C NMR测得的[PEP]/[E]>80%,优选>83%。
[0015]本专利技术中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及组成由
13
C NMR(
13
C核磁共振分析)测得。具体可采用Bruker公司(德国)的AvanceⅢ400MHz型核磁共振波谱仪。溶剂为氘代邻二氯苯,测试温度125℃,扫描次数5000次以上。
[0016]根据
13
C NMR谱的数据可计算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及组成。具体计算式如下:
[0017][PEP]/[E]=[PEP]/([EEE]+[EEP]+[PEP])
[0018][PEP]/[E]的比值高,表示乙烯在分子链上分布更为均匀,有利于降低共聚物的熔点。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中不含重均分子量低于1000的部分。小分子部分含量少,则制品中的可析出物少,人体接触的安全性更高。
[0020]本专利技术中,聚合物重均分子量小于1000部分的百分含量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定。“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中不含重均分子量低于1000的部分”是指:通过GPC方法对该乙丙无规共聚物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中,重均分子量低于1000的部分为零。具体可采用岛津LC-10AT型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其中,三氯苯为流动相,温度为150℃。
[0021]本专利技术的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优选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在烯烃聚合条件下,在催化剂和氢气存在下,将丙烯和乙烯进行聚合,得到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
[0022]其中,所述催化剂含有固体组分、烷基铝化合物以及任选的外给电子体化合物,所述固体组分含有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
[0023](i)含镁化合物;
[0024](ii)含钛化合物;以及
[0025](iii)内给电子体;
[0026]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包含内给电子体化合物a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b,并且,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a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b的摩尔比为0.1~20:1,优选为0.3~8:1;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a为二醇酯类化合物,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b为二醚类化合物。
[0027]本专利技术的内给电子体中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a为式Ⅰ所示的二醇酯类化合物,
[0029][0030]式Ⅰ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卤素、C
1-C
20
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
2-C
20
的直链或支链烯烃基、C
3-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C
6-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C
7-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或C
7-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芳基,所述芳基、芳烷基或烷芳基中的芳环任选地被选自卤素、C
1-C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和C
1-C6的烷氧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取代;
[0031]R3、R4、R5、R6和R
1-R
2n
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C
1-C
20
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
3-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C
6-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C
7-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芳基、C
7-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C
2-C
20
的直链或支链烯烃基、C
2-C
20
的酯基和C
10-C
20
的稠环芳基中的一种,R3、R4、R5、R6和R
1-R
2n
任选地含有杂原子,所述杂原子为氮、氧、硫、硅、卤素和磷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R3、R4、R5、R6和R
1-R
2n
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键合,以形成饱和的或不饱和的环;
[0032]n为0-10的整数。
[0033]式Ⅱ的中括号“[]”里的内容表示有n个碳原子依次键连,且每个碳原子还与2个取代基键连,即中括号内共有n个碳原子和R1、R2、R3…
R
2n
等2n个取代基。其中,n为0-10的整数,当n=0时,则式Ⅱ所示的二元醇酯化合物中,取代基为R6、R7的碳原子直接与取代基为R8、R9的碳原子键连。
[0034]本专利技术中,C
1-C
20
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1-乙基丙基、2-甲基丁基、3-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丙基、正己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正庚基、2-甲基己基、3-甲基己基、4-甲基己基、5-甲基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四氢香叶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八烷基、正十九烷基、正二十烷基。
[0035]本专利技术中,C
2-C
20
的直链或支链烯烃基的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烯丙基、异丙烯基、1-丙烯基、2-甲基-1-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2-乙基-1-丁烯基、3-甲基-2-丁烯基、1-戊烯基、2-戊烯基、3-戊烯基、4-戊烯基、4-甲基-3-戊烯基、1-己烯基、2-己烯基、3-己烯基、4-己烯基、5-己烯基、1-庚烯基、1-辛烯基、苯基乙烯基、苯基正丁烯基、香叶基、1-癸烯基、1-十四碳烯基、1-十八碳烯基、9-十八碳烯基、1-二十碳烯基、3,7,11,15-四甲基-1-十六碳烯基。
[0036]本专利技术中,C
3-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的实例可以包括但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含塑化剂的乙丙无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以乙丙无规共聚物的重量计,该乙丙无规共聚物含有93-98wt%的丙烯和2-7wt%的乙烯;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的熔点低于143℃,二甲苯可溶物含量≤5wt%,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经
13
C NMR测得的[PEP]/[E]>7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丙无规共聚物,其中,以乙丙无规共聚物的重量计,该乙丙无规共聚物含有95-97wt%的丙烯和3-5wt%的乙烯;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的熔点低于140℃,二甲苯可溶物含量≤4wt%,优选二甲苯可溶物含量≤3wt%,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经
13
C NMR测得的[PEP]/[E]>80%,优选>83%;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中不含重均分子量低于1000的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丙无规共聚物,其中,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在烯烃聚合条件下,在催化剂和氢气存在下,将丙烯和乙烯进行聚合,得到所述乙丙无规共聚物;其中,所述催化剂含有固体组分、烷基铝化合物以及任选的外给电子体化合物,所述固体组分含有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i)含镁化合物;(ii)含钛化合物;以及(iii)内给电子体;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包含内给电子体化合物a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b,并且,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a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b的摩尔比为0.1~20:1,优选为0.3~8:1;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a为二醇酯类化合物,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b为二醚类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乙丙无规共聚物,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a为式Ⅰ所示的二醇酯类化合物,式Ⅰ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卤素、C
1-C
20
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
2-C
20
的直链或支链烯烃基、C
3-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C
6-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C
7-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或C
7-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芳基,所述芳基、芳烷基或烷芳基中的芳环任选地被选自卤素、C
1-C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和C
1-C6的烷氧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取代;R3、R4、R5、R6和R
1-R
2n
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C
1-C
20
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
3-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C
6-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C
7-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芳基、C
7-C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C
2-C
20
的直链或支链烯烃基、C
2-C
20
的酯基和C
10-C
20
的稠环芳基中的一种,R3、R4、R5、R6和R
1-R
2n
任选地含有杂原子,所述杂原子为氮、氧、硫、硅、卤素和磷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R3、R4、R5、R6和R
1-R
2n
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键合,以形成饱和的或不饱和的环;n为0-10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乙丙无规共聚物,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a为式IV所示的二醇酯类化合物,式IV中,R
10
、R
11
、R
12
、R
13
、R
14
和R
15
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
1-C
20
的直链或支链烷基。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乙丙无规共聚物,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b为式Ⅱ所示的二醚类化合物,式Ⅱ中,R
’1、R
’2、R
’3、R
’4、R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瑾夏先知周俊领刘月祥高富堂凌永泰谭扬陈龙任春红李威莅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