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力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166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力发电装置,其中,该流力发电装置设有本体,该本体贯穿有流道,该本体在该流道设有流体入集口、流体出口;而该流体出口衔接有叶轮组,该叶轮组下方设有下支撑体,该叶轮组上方设有上支撑体,而该下支撑体与该上支撑体之间限位有旋转叶轮;而该下支撑体设有衔接该流体出口的衔接管,该衔接管下伸有下引流顺体,并该下支撑体上方搭接有该旋转叶轮,该旋转叶轮周围平均环布有同向倾斜的叶片,且该旋转叶轮中央固定有心轴,该心轴枢接及驱动有发电机;而该旋转叶轮上方的该上支撑体周围平均环布及斜置有与该叶片倾斜方向相反的导流叶片,借此,该旋转叶轮能够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具有简易化、快速化、方便大量制作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力发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是一种流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经公开的一种地热流体供应模组10,地热流体供应模组10是输送地热生产井1的地热流体。一汽液分离器20是将地热流体供应模组10的地热流体分为热水与蒸汽。一汽轮发电机组30包含汽轮机31与第一发电机32;汽轮机31带动第一发电机32产生电力。一全流式水轮发电机组40包含水轮机41与第二发电机42;水轮机41以汽液分离器20的热水驱动第二发电机42产生电力。全流式水轮发电机组40还包含喷射组件43与温差用冷却模组44。水轮机41包括水轮机涡轮410与水轮机涡轮410两端的输入段411及排出段412,输入段411与排出段412之间形成有空腔413。第二发电机42与水轮机涡轮410的主轴414以同轴或异轴方式连动。温差用冷却模组44伸入于冷凝器50底部,且冷凝器50与排出段412末端连通;来自汽液分离器20的热水注入全流式水轮发电机组40,经喷射组件43的喷嘴430高速喷向水轮机涡轮410运转第二发电机42产生电力(如图1、图2所示)。
[0003]而喷射组件43包括盘座431与设于盘座431相对水轮机涡轮410环布喷嘴430。每一喷嘴430包含热水注入段430a、注气段430b及汇集喷发段430c。热水注入段430a一端贯通至盘座431顶面形成与汽液分离器20连通的热水注入口432;每一注气段430b一端连通热水注入段430a,其另端贯通至盘座431的通口431a的内缘;汇集喷发段430c一端连通热水注入段430a末端且口径逐扩大往下斜向延伸而贯通至盘座431底面。
[0004]再者,喷射组件43的喷嘴430为一文氏管设计,文氏管设计的喷嘴430极佳流动气体与液体的加压效果,加上喷嘴430的倾斜设置来有效对水轮机涡轮410执行喷压旋转的驱动,被喷压旋转的水轮机涡轮410同步驱动有第二发电机42产生电力(如图2所示)。
[0005]然而,喷射组件43的喷嘴430为一加工精度要求极高的文氏管设计,而且只能采用精密加工机以高成本方式制作喷嘴430,致喷射组件43极难大量快速制作喷嘴430,迫使喷嘴430运用无法普及于流体发电。但喷嘴430的倾斜设置用来喷压旋转水轮机涡轮410是一高效实施原理,故若欲普及此高效实施原理则只有朝向简化喷射组件43一途(如图2所示;另外,喷射组件43请配合参照中国台湾公告号:第M529066号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流体驱动旋转叶轮旋转,再由旋转的旋转叶轮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的流力发电装置,从而解决已知喷嘴制作成本过高的缺陷。
[0007]本专利技术的流力发电装置设有一本体,该本体上、下贯穿有一流道,该流道上方设有一流体入集口,下方设有一流体出口;而后,该流体出口衔接有一叶轮组,该叶轮组下方设有一下支撑体,下支撑体周围设有一衔接该流体出口的衔接管,该下支撑体在该衔接管中央下伸有一圆锥状的下引流顺体,且该下引流顺体突伸有固接该衔接管内侧的下支撑部,并该下支撑体上方搭接有一旋转叶轮,该旋转叶轮周围平均环布有同向倾斜的叶片,且该
旋转叶轮中央固定有一心轴,该心轴枢接有一发电机,该发电机设有固定该流力发电装置的发电机支撑体。一旋转叶轮上方的该上支撑体周围平均环布及斜置有与该叶片倾斜方向相反的导流叶片,而后,该上支撑体中央上伸有一圆锥状的上引流顺体。
[0008]可选地,本专利技术的该上支撑体的该导流叶片上方斜凹有一上导流曲面,且该导流叶片下方斜突有一下导流曲面,而该导流叶片上方的该上导流曲面与相临该导流叶片下方的该下导流曲面之间具有一导流增速流道。而后,该旋转叶轮的该叶片设有一倾斜的推旋段,而该叶片与相临的该叶片是以该推旋段之间具有一推旋流道。
[0009]可选地,本专利技术的该本体上方设有一右弯的曲折部,该曲折部右侧设有一朝右的入口接部,该入口接部中央设有一朝左凹穿及连通该流道的入衔接口;而后,该曲折部上方固接有该发电机支撑体,该发电机支撑体上方固接有该发电机,另于,该发电机支撑体通过该曲折部进入该流道中插接该上引流顺体,而后,该心轴通过该上引流顺体及该发电机支撑体枢接及驱动有该发电机;另于,该衔接管下侧设有一朝下的出口接部,该出口接部中央设有一朝上凹穿及通过该衔接管连通该流道的出衔接口。
[0010]可选地,本专利技术的该上支撑体在该上引流顺体设有一纳置该发电机的上发电机纳室,且该发电机下方设有衔接该上支撑体的该发电机支撑体,而后,该心轴通过该上支撑体与该发电机支撑体枢接及驱动有该发电机。
[0011]可选地,本专利技术的该下支撑体在该下引流顺体设有一纳置该发电机的下发电机纳室,且该发电机上方设有衔接该下支撑体的该发电机支撑体,而后,该心轴另通过该下支撑体与该发电机支撑体枢接及驱动有该发电机。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该旋转叶轮周围平均环布有同向倾斜的叶片,且旋转叶轮上方的该上支撑体周围平均环布及斜置有与该叶片倾斜方向相反的导流叶片,该旋转叶轮中央固定有心轴,该心轴枢接有生产电能的发电机的实质效益。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传统的地热流体供应模组示意图。
[0014]图2为传统的全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流力发电装置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叶轮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流力发电装置实施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支撑体具有发电机示意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支撑体具有发电机示意图。
[0020]图中:已知技术:1地热生产井;10地热流体供应模组;20汽液分离器;30汽轮发电机组;31汽轮机;32第一发电机;40全流式水轮发电机组;41水轮机;410水轮机涡轮;411输入段;412排出段;413空腔;414主轴;42第二发电机;43喷射组件;430喷嘴;430a热水注入段;430b注气段;430c汇集喷发段;431盘座;432热水注入口;44温差用冷却模组;50冷凝器;本专利技术:A流体;1流力发电装置;11本体;12流道;121流体入集口;122流体出口;13曲折部;14入口接部;141入衔接口;2叶轮组;21下支撑体;211衔接管;212下引流顺体;213下支撑部;214下发电机纳室;22上支撑体;221导流叶片;221a上导流曲面;221b下导流曲面;
221c导流增速流道;222上引流顺体;223上发电机纳室;3旋转叶轮;31叶片;31a推旋段;31aa推旋流道;32心轴;4发电机;41发电机支撑体;5出口接部;51出衔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2]本专利技术指一种流力发电装置1,其中,该流力发电装置1至少设有一本体11,该本体11至少上、下贯穿有一流道12,该本体11在该流道12上方设有一流体入集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力发电装置至少设有一本体,该本体至少由上至下贯穿有一流道,该本体在该流道的上方设有一流体入集口,并该本体在该流道的下方设有一流体出口;而后,该流体出口衔接有一叶轮组,该叶轮组的下方设有一下支撑体,该叶轮组的上方设有一上支撑体,而该下支撑体与该上支撑体之间限位有一旋转叶轮;而该下支撑体的周围设有一衔接该流体出口的衔接管,该下支撑体在该衔接管的中央下伸有一圆锥状的下引流顺体,且该下引流顺体至少突伸有一个固接该衔接管的内侧的下支撑部,并该下支撑体的上方搭接有该旋转叶轮,该旋转叶轮的周围平均环布有同向倾斜的叶片,且该旋转叶轮的中央固定有一心轴,该心轴至少枢接及驱动有一个发电机,该发电机至少设有一个固定该流力发电装置的发电机支撑体;而后,该旋转叶轮的上方的该上支撑体周围平均环布并斜置有与该叶片倾斜方向相反的导流叶片,而后,该上支撑体的中央向上延伸有一圆锥状的上引流顺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支撑体的该导流叶片的上方又斜凹有一上导流曲面,且该导流叶片的下方又斜突有一下导流曲面,而该导流叶片的上方的该上导流曲面与相临该导流叶片的下方的该下导流曲面之间另具有一导流增速流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力发电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境界贾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四季洋圃生物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