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叠合墙水电预埋底盒的防护模具制作和安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082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墙水电预埋底盒的防护模具制作和安装工艺,包括防护模具规格设计、防护模具打磨、防护模具安装和拆卸回收防护模具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工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预制叠合墙水电预埋成品保护存在的保护强度太过薄弱导致漏浆线管堵塞所造成的施工不便等问题;在应用中根据预制叠合墙上的水电预埋底盒不同的安装方式提供了设计了规格不同的防护模具;完成安装后的各个防护模具能够完全封闭水电预埋底盒的敞口,防止墙体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混凝土堵塞底盒及线管的情况;墙体浇筑完成后可拆下回收,由于能够重复利用,从而大幅度加工减少施工成本,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叠合墙水电预埋底盒的防护模具制作和安装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电预埋底盒防护
,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制叠合墙水电预埋底盒的防护模具制作和安装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装配式政策的推广,装配率以及预制率要求越来越高,预制叠合墙也得到了更多的应用空间,叠合墙中的水电预埋的精准度及成品保护是保证后序现场施工能否高效顺利进行的关键。现在常用的技术是使用透明胶带对线盒和线管进行保护及封堵,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不会进入线盒和线管内导致造成堵塞。但由于透明胶带保护太过薄弱,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发生破裂造成混凝土渗入底盒内造成堵塞线盒及线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处一种预制叠合墙水电预埋底盒的防护模具制作和安装工艺,能够对水电预埋底盒提供良好的防护,从而保证预制叠合墙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叠合墙水电预埋底盒的防护模具制作和安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防护模具规格设计:防护模具根据预制叠合墙上水电预埋底盒不同的安装方式提供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用于单个水电预埋底盒的单排模具宽度规格为80mm、用于两个水电预埋底盒的双排模具规格为170mm、用于大于两个水电预埋底盒的多排模具宽度则根据水电预埋底盒数量N设计其宽度规格为80*N+(N

1)10mm;设计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的高度为80mm。
[0006]S2.防护模具打磨:采用数控机床切割对防护模具的原料板材进行切割得到模具半成品,随后进行边缘磨削处理,使板材边缘厚度保持一致,得到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成品。
[0007]S3.防护模具安装:将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固定在相应的水电预埋底盒安装位置使水电预埋底盒敞口完全封闭。
[0008]S4.拆卸回收防护模具:预制叠合墙运至现场安装完成后,利用工具将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拆下。
[0009]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工艺中,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预制叠合墙水电预埋成品保护存在的保护强度太过薄弱导致漏浆线管堵塞所造成的施工不便等问题;在步骤1中,本技术方案根据预制叠合墙上的水电预埋底盒不同的安装方式提供了设计了规格不同的防护模具;对于单个水电预埋底盒采用单排模具,其宽度和高度均为80mm,使之与单个水电预埋底盒相契合,对于两个水电预埋底盒则采用双排模具,其宽度与高度为170mm和80mm;符合水电预埋底盒边到边的间距10mm的原则;而对于大于两个的水电预埋底盒的安装方式则根据个数调整宽度;实现针对不同安装方式进行精确调整;规格设计完成后在步骤2中先后经过
切割打磨完成对三类不同规格的防护模具的制造,步骤3完成安装后,各个防护模具能够完全封闭水电预埋底盒的敞口,防止墙体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混凝土堵塞底盒及线管的情况;墙体浇筑完成后可拆下回收,由于能够重复利用,从而大幅度加工减少施工成本,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0010]优选的,安装在所述预制叠合墙墙面的水电预埋底盒通过绑扎带与预制叠合墙内钢筋一同固定。
[0011]优选的,在S2中,经过切割得到的所述模具半成品厚度为10mm。
[0012]优选的,在S2中,所述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利用磨床进行边缘打磨,使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边缘厚度为5mm。
[0013]优选的,在S2中,所述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采用的板材为铁板。
[0014]优选的,在S3中,同时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封闭水电预埋底盒前采用塑料扣件封闭水电预埋底盒的管线端口。
[0015]优选的,在S3中,所述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采用压力机将其嵌入水电预埋底盒边缘,使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边缘与水电预埋底盒边缘完全贴合。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预制叠合墙水电预埋成品保护存在的保护强度太过薄弱导致漏浆线管堵塞所造成的施工不便等问题;在应用中根据预制叠合墙上的水电预埋底盒不同的安装方式提供了设计了规格不同的防护模具;完成安装后的各个防护模具能够完全封闭水电预埋底盒的敞口,防止墙体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混凝土堵塞底盒及线管的情况;墙体浇筑完成后可拆下回收,由于能够重复利用,从而大幅度加工减少施工成本,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墙水电预埋底盒的防护模具制作和安装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这里,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专利技术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专利技术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专利技术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便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2]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叠合墙水电预埋底盒的防护模具制作和安装
工艺,该工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预制叠合墙水电预埋成品保护存在的保护强度太过薄弱导致漏浆线管堵塞所造成的施工不便等问题;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防护模具规格设计:防护模具根据预制叠合墙上水电预埋底盒不同的安装方式提供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用于单个水电预埋底盒的单排模具宽度规格为80mm、用于两个水电预埋底盒的双排模具规格为170mm、用于大于两个水电预埋底盒的多排模具宽度则根据水电预埋底盒数量N设计其宽度规格为80*N+(N

1)10mm;设计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的高度为80mm;在步骤1中,本实施例能够根据预制叠合墙上的水电预埋底盒不同的安装方式提供了设计了规格不同的防护模具;对于单个水电预埋底盒采用单排模具,其宽度和高度均为80mm,使之与单个水电预埋底盒相契合,对于两个水电预埋底盒则采用双排模具,其宽度与高度为170mm和80mm;符合水电预埋底盒边到边的间距10mm的原则;而对于大于两个的水电预埋底盒的安装方式则根据个数调整宽度;例如,当水电预埋底盒数量为三个时,根据计算公式多排模具的宽度为260mm;实现针对不同安装方式进行精确调整。
[0023]步骤2.防护模具打磨:采用数控机床切割对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叠合墙水电预埋底盒的防护模具制作和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防护模具规格设计:防护模具根据预制叠合墙上水电预埋底盒不同的安装方式提供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用于单个水电预埋底盒的单排模具宽度规格为80mm、用于两个水电预埋底盒的双排模具规格为170mm、用于大于两个水电预埋底盒的多排模具宽度则根据水电预埋底盒数量N设计其宽度规格为80*N+(N

1)10mm;设计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的高度为80mm;S2.防护模具打磨:采用数控机床切割对防护模具的原料板材进行切割得到模具半成品,随后进行边缘磨削处理,使板材边缘厚度保持一致,得到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成品;S3.防护模具安装:将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固定在相应的水电预埋底盒安装位置使水电预埋底盒敞口完全封闭;S4.拆卸回收防护模具:预制叠合墙运至现场安装完成后,利用工具将单排模具、双排模具和多排模具拆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墙水电预埋底盒的防护模具制作和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预制叠合墙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邹莹剑杨祥瑞姚丽刘永强许世军唐文俊刘汉坤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城投远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