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MCU的智能化有源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082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40
一种带MCU的智能化有源光缆,包括电光转换模组和光电转换模组,电光转换模组包括MCU,MCU连接有两片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每片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有激光器,每片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有光电二极管,激光器和光电二极管连接有光电转换耦合部件,MCU还连接有聚合芯片,MCU与外部的交互信号通道连接,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光电转换耦合部件通过光缆连接所述光电转换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动态监控每一路信号的状态且能够形成回路控制,通过MCU的交互信号通道与外界设备进行交互,及时关闭闲置通道,节省功耗,若发生故障,则保存产品的故障信息,安全性能得到提高,可防止非法连接。可防止非法连接。可防止非法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MCU的智能化有源光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
,尤其是一种带MCU的智能化有源光缆。

技术介绍

[0002]在通信领域,线缆包括有源铜缆、无源铜缆和有源光缆等,有源光缆广泛应用在数据中心和消费电子产品中,有源光缆是指通信过程中需要借助外部能源,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或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通信线缆,光缆两端的光收发器提供光电转换以及光传输功能,相较于传统线缆,有源光缆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长、能耗低、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能够帮助通信设备享受到光传输的巨大优势,是数据中心、消费电子等领域理想的传输线缆。
[0003]现在市面上的有源光缆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带MCU的,只有光电混合光缆和光电转换模组,若没有供电需求,则可为纯光缆,此种光缆没有MCU,不具备智能化功能,另外一种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增加了MCU,但MCU不具备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功能,很多控制指令只能在出厂前进行设定,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不能达到交互的目的,智能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闭环、实时、安全、动态最优的带MCU的智能化有源光缆。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带MCU的智能化有源光缆,包括电光转换模组和光电转换模组,所述电光转换模组包括MCU,每条有源光缆都有独一无二的电子标识,方便生产测试,出厂参数可进行追踪,安全性能得到提高,可防止非法连接,所述MCU连接有两片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每片所述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有激光器,每片所述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有光电二极管,所述激光器和光电二极管连接有光电转换耦合部件,所述MCU还连接有聚合芯片,所述聚合芯片连接其中一片所述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另一片所述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连接外部高速信号通道,用于传输高速数据信号,MCU和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聚合芯片连接,能够动态监控每一路信号的状态且能够形成回路控制,所述MCU与外部的交互信号通道连接,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通过MCU的交互信号通道与外界设备进行交互,实现状态上报、读取外界设备指令的目的,可以实时监控器件的工作参数,并及时关闭闲置通道,节省功耗,所述聚合芯片连接若干个外部低速信号通道,用于传输低速数据信号,所述光电转换耦合部件通过光缆连接所述光电转换模组,所述光电转换模组的结构与所述电光转换模组的结构相同,所述光电转换模组也包括有光电转换耦合部件,所述光电转换模组的光电转换耦合部件通过光缆与所述电光转换模组的光电转换耦合部件相连,所述光电转换模组的MCU也连接有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和聚合芯片,所述光电转换模组的MCU连接外部设备的交互信号通道,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0007]优选的,所述电光转换模组和光电转换模组均连接有电源接口,用于传输电能信
号。
[0008]优选的,所述电光转换模组和光电转换模组连接的电源接口处的电源电压为5V。
[0009]优选的,所述电光转换模组和光电转换模组中的光电转换耦合部件为波分复用光电转换耦合部件。
[0010]优选的,所述电光转换模组和光电转换模组的组成结构相同,且外部连接信号通道相同,所述电光转换模组和光电转换模组内的电信号和光信号处理过程相同,所述电光转换模组将外部数据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经过光缆传输至光电转换模组,再由所述光电转换模组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进行信息的交互。
[00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2]本专利技术的MCU和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聚合芯片连接,能够动态监控每一路信号的状态且能够形成回路控制,通过MCU的交互信号通道与外界设备进行交互,实现状态上报、读取外界设备指令的目的,可以实时监控器件的工作参数,并及时关闭闲置通道,节省功耗,若发生故障,则保存产品的故障信息,方便诊断,且因为每条有源光缆都有MCU,所以每条有源光缆都有独一无二的电子标识,方便生产测试,出厂参数可进行追踪,安全性能得到提高,可防止非法连接。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混合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化有源光缆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化有源光缆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1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0020]如图1所示为现有传统的光电混合光缆,只有用于控制激光器的驱动芯片、激光器和阵列透镜组成,不存在担当控制中心的MCU,只能实现光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互相转换的基础功能,不具备智能化,且不能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0021]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带MCU的智能化有源光缆的第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中包括电光转换模组和光电转换模组,电光转换模组包括MCU,每条有源光缆都有独一无二的电子标识,方便生产测试,出厂参数可进行追踪,安全性能得到提高,可防止非法连接,MCU连接有两片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每片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有激光器,每片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有光电二极管,激光器和光电二极管连接有光电转换耦合部件,MCU还连接有聚合芯片,聚合芯片连接其中一片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另一片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连接外部高速信号通道,用于传输高速数据信号,MCU和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聚合芯片连接,能够动态监控每一路信号的状态且能够形成回路控制,MCU与外部的交互信号通道连接,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通过MCU的交互信号通道与外界设备进行交互,实现状态上报、读取外界设备指令的目的,可以实时监控器件的工作参数,并及时关闭闲置通道,节省功耗,聚合芯片连接若干个外部低速信号通道,用于传输低速数据信号,光电转换耦合部件通过光缆连接光电转换模组,光电转换模组的结构与电光转换模组的结构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MCU的智能化有源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光转换模组和光电转换模组,所述电光转换模组包括MCU,所述MCU连接有两片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每片所述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有激光器,每片所述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有光电二极管,所述激光器和光电二极管连接有光电转换耦合部件,所述MCU还连接有聚合芯片,所述聚合芯片连接其中一片所述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另一片所述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连接外部高速信号通道,用于传输高速数据信号,所述MCU与外部的交互信号通道连接,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聚合芯片连接若干个外部低速信号通道,用于传输低速数据信号,所述光电转换耦合部件通过光缆连接所述光电转换模组,所述光电转换模组的结构与所述电光转换模组的结构相同,所述光电转换模组也包括有光电转换耦合部件,所述光电转换模组的光电转换耦合部件通过光缆与所述电光转换模组的光电转换耦合部件相连,所述光电转换模组的MCU也连接有激光驱动与接收芯片和聚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灏秦海棠莫程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耀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