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MT贴片线全自动治具内自动装夹PCBA板的回流线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078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PCB板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产效率较高的SMT贴片线全自动治具内自动装夹PCBA板的回流线体,包括通过第一机械手将PCB板植入治具内的上料机、移栽机以及下料机,其中,移栽机用于接收第二升降机传送的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传感器用于识别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中治具的特征;移栽机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将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对应送入SMT线体进行装配;下料机用于接收经装配后的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第三机械手将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进行拆解后,通过翻转机构对PCB板翻转180度,再进行二次定位,再通过SMT线体对送入的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的另一面进行装配。配。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MT贴片线全自动治具内自动装夹PCBA板的回流线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PCB板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SMT贴片线全自动治具内自动装夹PCBA板的回流线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自动化设备需求不断增加,由于电子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电路板的需求量巨大。目前,电路板生产工序较为繁琐,需经过印刷机、SPI设备、AOL设备以及贴片机等加工检测设备,现有的生产方式中的每道工序设备需进行单独作业,使得所有工艺用人多且劳动强度大,导致PCB板的加工过程需要耗费的人力较大。
[0003]因此,如何减少PCB板加工的人力以及提高工作生产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现有的生产方式中的每道工序设备需进行单独作业,使得所有工艺用人多且劳动强度大,导致PCB板的加工过程需要耗费的人力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效率较高的SMT贴片线全自动治具内自动装夹PCBA板的回流线体。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SMT贴片线全自动治具内自动装夹PCBA板的回流线体,具备:
[0006]上料机,其设置在回流线的一端,其通过第一机械手将PCB板植入治具内,并通过第一升降机送入所述回流线;
[0007]移栽机,其配置于所述回流线的另一端,并与第二升降机相配合,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升降机传送的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其中,
[0008]在所述移栽机内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识别所述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中治具的特征;
[0009]所述移栽机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将所述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对应送入SMT线体进行装配;
[0010]下料机,其配置于所述SMT线体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经装配后的所述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其中,
[0011]在所述下料机上设有第三机械手以及翻转机构,
[0012]所述第三机械手将所述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进行拆解后,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对PCB板翻转180度,再进行二次定位,再通过所述SMT线体对送入的所述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的另一面进行装配。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上料机的上表面设有径向排列的三条轨道;其中,
[0014]第一轨道用于放置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
[0015]第二轨道用于放置半成品,
[0016]第三轨道用于放置半成品,
[0017]在所述下料机的上表面设有径向排列的三条轨道;其中,
[0018]第四轨道用于放置经所述SMT线体装配后的所述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
[0019]第五轨道用于放置成品,
[0020]第六轨道用于放置经拆解后所述PCB板。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轨道通过治具料仓与所述第四轨道连接,
[0022]所述第二轨道通过所述治具料仓与所述第五轨道连接,
[0023]所述第三轨道与所述第六轨道连接,形成翻转轨道。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第六轨道的内侧。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机械手横向设置在所述第四轨道、所述第五轨道以及第六轨道一端的上表面。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三轨道的内侧设有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抓取经翻转180度的PCB板,并将所述PCB板植入所述第二轨道的治具内,以进行二次定位。
[00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拆板时,所述第三机械手将所述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进行拆解后,所述第三机械手将PCB板放置到所述第六轨道,并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对所述PCB板翻转180度,并送入所述第三轨道内,
[0028]所述第二机械手将所述PCB板抓取至所述第二轨道进行二次定位。
[00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升降机为提升升降机,所述第二升降机为下降升降机。
[0030]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SMT贴片线全自动治具内自动装夹PCBA板的回流线体中,包括上料机、移栽机以及下料机,其中,上料机用于将PCB板植入治具内,在移栽机内设有用于识别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中治具的特征,移栽机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将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对应送入SMT线体进行装配;下料机用于接收经装配后的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第三机械手将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进行拆解后,通过翻转机构对PCB板翻转180度,再进行二次定位,再通过SMT线体对送入的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的另一面进行装配。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上料机与下料机的配合使用,可对PCB板的一面进行装配,然后再通过下料机对PCB板翻转180
°
,再将PCB板植入空治具内,以对PCB板的另一面就进行装配。一方面,可实现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作业,减少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避免产品被二次污染,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SMT贴片线全自动治具内自动装夹PCBA板的回流线体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SMT贴片线全自动治具内自动装夹PCBA板的回流线体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34]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上料机与下料机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结构图;
[0035]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上料机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36]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下料机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37]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二次定位机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9]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SMT贴片线全自动治具内自动装夹PCBA板的回流线体的第一实施例中,SMT贴片线全自动治具内自动装夹PCBA板的回流线体10包括上料机101、下料机102、治具料仓103、第一升降机104、回流线105、第二升降机107以及移栽机108。
[0040]具体地,上料机101形成为长方体结构,其设置在回流线105的一端。
[0041]其中,在上料机101的上表面设有径向排列的三条轨道;其中,
[0042]三条轨道分别为第一轨道101a、第二轨道101b以及第三轨道101c。
[0043]进一步地,在上料机101上设有第一机械手101e以及第二机械手101f。
[004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机械手101e设置在第一轨道101a的上方,第二机械手101f设置在第二轨道101b及第三轨道101c的上方。
[0045]其中,在第一轨道101a上设有二次定位机构101g,在二次定位机构101g放置有治具101g5。
[0046]第一机械手101e将进料轨道101d送来的PCBA板(此时为光板)植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MT贴片线全自动治具内自动装夹PCBA板的回流线体,其特征在于,具备:上料机,其设置在回流线的一端,其通过第一机械手将PCB板植入治具内,并通过第一升降机送入所述回流线;移栽机,其配置于所述回流线的另一端,并与第二升降机相配合,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升降机传送的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其中,在所述移栽机内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识别所述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中治具的特征,所述移栽机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将所述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对应送入SMT线体进行装配;下料机,其配置于所述SMT线体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经装配后的所述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其中,在所述下料机上设有第三机械手以及翻转机构,所述第三机械手将所述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进行拆解后,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对PCB板翻转180度,再进行二次定位,再通过所述SMT线体对送入的所述PCB板与治具的组合体的另一面进行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贴片线全自动治具内自动装夹PCBA板的回流线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机的上表面设有径向排列的三条轨道;其中,第一轨道用于放置PCBA板与治具的组合体,第二轨道用于放置半成品,第三轨道用于放置半成品,在所述下料机的上表面设有径向排列的三条轨道;其中,第四轨道用于放置经所述SMT线体装配后的PCB板半成品与治具的组合体,第五轨道用于放置成品,第六轨道用于放置经拆解后所述PCBA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方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聚亿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